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地方性法规有哪些

地方性法规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0-12-27 13:36:33

Ⅰ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1. 地方性法规可以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自、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

  2. 同时,地方行政法规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Ⅱ 重庆涉及安全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有哪些

很多,例如《重庆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重庆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专全保护条例》、《重庆市安全生属产监督管理条例》、《重庆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庆市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及事故处理条例》等等

Ⅲ 国务院批准的可制订地方性法规的市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较大的市”是一个法律概念,是指除直辖市以外有立法权的城市,包括省会城市、特区城市和国务院特批的设区城市。目前,我国的“较大的市”有49个,其中省会城市27个、经济特区城市4个、国务院批准的其它城市有18个。这些较大的市,大多为副省级(或市委书记高配为副省级)。可见,地级市人大制定法规说法不准确。
2、《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里自治州是地级市级别,可以制定法规。
自治州名单(30个)
吉林省(1个):
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1952-9-3
湖北省(1个):
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1983-12-1
湖南省(1个):
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1957-9-20
四川省(3个):
①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1950-11-24
②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1952-10-1
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1953-1-1
贵州省(3个):
①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1956-7-23
②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1956-8-8
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1982-5-1
云南省(8个):
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1953-1-24
②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县—1953-7-24
③怒江僳僳族自治州—泸水县—1954-8-23
④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1956-11-22
⑤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香格里拉县)—1957-9-13
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1957-11-18
⑦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1958-4-1
⑧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1958-4-15
甘肃省(2个):
①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1953-10-1
②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1956-11-19
青海省(6个):
①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1951-12-25
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1953-12-6
③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1953-12-22
④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1953-12-31
⑤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1954-1-1
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1954-1-25
新疆(5个):
①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1954-6-23
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1954-7-13
③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1954-7-14
④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1954-7-15
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1954-11-27

Ⅳ 陕西省修订地方性法规有哪些

27日,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悦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省人大常委会紧盯渭河水污染治理不放松,坚持每年冬季督查大气污染防治,连续两年开展秦岭生态保护执法检查,连续五届20多年坚持每年开展“三秦环保世纪行活动”。

Ⅳ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地方性专法规可以设定行属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但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受侵犯。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依照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权利才受到限制。地方性法规不能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作出限制性或者惩罚性规定。

Ⅵ 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从目前情况看,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有三大类:
1、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办法。国家在制定有关法律时,一般都明确授权地方立法机关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和办法,以进一步明确法律的内容、范围、权利和义务关系等等,使法律更加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地的特殊问题。
2、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此类授权立法的内容,一般属于中央立法的事项,但由于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只涉及全国部分地区的特殊问题,故将这方面的立法权授予地方行使为宜。如1984年7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事案件办案期限的补充规定》第二款规定:“可以延长办案期限的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由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
3、根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原则、精神,结合本行政区域和实际需要而进行地方立法。这实际上就是地方立法先行一步。
虽然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都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从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性法规是由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并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草案也都是在常委会主持下起草的。所以,地方立法的工作主要是由常委会来承担的。

Ⅶ 请问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有什么区别

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制定颁布的机关不同。地方性法规是有立法权的地回方国家机关依法制答定与发布,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甘肃省嘉峪关市、海南省三沙市等四个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

二是权威性和产生的社会效力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地方性法规的效力要高于政府规章。双方有冲突的,则适用地方性法规。

(7)地方性法规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它们的效力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政府规章是根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规程、规则、细则、办法、纲要、标准、准则等。

Ⅷ 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哪些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1.“省、自治区、直辖版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权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2.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4.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5.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一共五类

Ⅸ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规定:

第十一条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即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但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受侵犯。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依照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权利才受到限制。地方性法规不能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作出限制性或者惩罚性规定。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自1996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持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行政处罚法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制定的法律。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热点内容
经营风险包括哪些经济法 发布:2025-05-01 02:05:11 浏览:981
司法考试2016年改革 发布:2025-05-01 00:51:19 浏览:429
劳动法实习规定 发布:2025-05-01 00:05:48 浏览:168
法院合同法警 发布:2025-05-01 00:01:21 浏览:182
中国法官协会成员 发布:2025-04-30 23:32:23 浏览:141
法院办公室先进材料 发布:2025-04-30 23:26:23 浏览:272
环卫工人有劳动法吗 发布:2025-04-30 23:11:12 浏览:682
北大国际经济法大纲 发布:2025-04-30 23:10:58 浏览:137
司法局签名 发布:2025-04-30 22:23:56 浏览:124
街道机关规章制度总则 发布:2025-04-30 22:04:22 浏览: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