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规小报

法规小报

发布时间: 2020-12-27 22:04:36

㈠ 关于法律的电子小报(DOC格式)

分几个栏目:

一、法庭传真,主要刊登一些典型的法院审理的案件;并附带该案例的评论。

例如:案件一
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刘某小的时候,父亲很疼爱他,随着刘某的长大,父亲对他的爱就越来越少,甚至讨厌他。只要刘某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上初中以后,父亲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想到要挨打,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食品店里偷。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后,对他又踢又打。父亲打得越厉害,刘某越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一次是父亲用铁链子把他锁住,下班回就打他。一次,父亲用细铁条狠狠地打他时,不论他怎么求饶,父亲都不肯放手,他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经检查,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案发后,刘某说:当初父亲如果能好好地教育我,不要动不动就打就骂,更不要把我往死里打,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

案件二
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件三
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讲堂,主要讲解一些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小知识

1、不要轻信一些“诱人”的虚假广告,例如所谓“学习朋友的福音”、“留学之路的可靠保证”、“学校承诺办理签证”等等。

2、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明,不要轻易把护照交给学校,更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3、不要随便透露个人银行卡的密码,卡上的本人签字要尽量复杂,防止他人模仿。类似银行卡和手机等物品丢失后要及时到有关部门报失。

4、外出时慎重选择出行伙伴和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携带月票或购买车票。任何无票乘车或逃票行为一旦被发现,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租房一定要签署租赁合同,入住时要根据合同仔细检查房屋内的设施是否齐全或有损坏。

6、一定要购买人身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

7、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后一定要冷静,注意取证和寻找目击证人,在寻求法律保护时多提供书面材料。如人身受到伤害则要立即去医院诊治,因为医生的诊断证明是将来获取民事和刑事赔偿的有效依据。

8、在出国留学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让自己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时刻提高警惕。

劳动争议的法律小知识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

劳动争议范围: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

1、企业与职工自行协商解决;

2、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经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处理时效:

1、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可申请调解;

2、必须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

3、仲裁裁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法院起诉。

三、法律新闻,主要登一些相关的法律新闻;

四、法在身边,主要说一些与老师或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并用法律来说明;
五、少年与法,可主要讲一些未成年人、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一、 不良家庭教育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看了以上这些沉重的案件,我想,类似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会正确矫治或纵容子女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子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仅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心理伤害,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教育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成互相报复的工具,甚至不给付子女抚养费、教育费,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满痛苦、仇恨等极端的情绪,影响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长;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具有赌博、吸毒、偷窃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态度或方法不当,例如溺爱、要求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据2002年12月8日《北京晚报》报道:在我国,有70%的家庭教育不合格,其中有30%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极强,自我生存能力很差;30%的家长属于“过分干涉”型,喜欢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另有10%的家长采取严厉打骂的形式,导致孩子畏缩、懦弱的个性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粗暴、野蛮;而懂得用温暖、平等、理解和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却相当有限。据北京市少管所1999年的统计,在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中被家长溺爱的占18.2%,经常受家长粗暴打骂的占7.2%;北京市少管所的另一项数据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未成年犯占未成年人罪犯总数的34%。据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对60例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进行调查,其中有87.5%的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据河北省少管所的调查,失足少年中,父母有不良嗜好,行为不端,受过行政拘留以上处分的占33.4%;家庭结构残缺,父母感情不合,离异或分居的占37.3%。据上海的调查统计,在各类家庭中仅占5%的单亲家庭中,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人数的30%。

二、正确教育未成年子女,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父母的法定责任。

父母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奠基,又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和迫使其离家出走,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严加管教或者配合学校将其送入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三、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5岁的男孩,因经常被父亲打骂而离家出走共12次,每次都是外地的警察将他遣送回家,记者问他:你认为你会不会犯罪?男孩回答:我认为我会犯罪,因为父母对我不好,我刚15岁,打工没有人要我,说我是童工,可我要活下去呀,那么我只有去偷、去抢。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要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解决家庭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不仅要求父母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法制教育、自护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心理教育,预防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父母的侵犯;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要提高法律责任意识,认识到抚养教育子女是他们的法定义务,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同时我们希望,我国应尽快建立起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各级政府、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居委会或村委会和全社会应当切实作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的案件及时有效的投诉和处理,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关怀备至的家庭生长环境。

六、法律格言,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人的关于法律的言论。

法律,由精美的语言表达,有一种穿透心灵的美。法律格言,将精深的法理平实讲述,是法律语言的精品,更显精致和富有魅力。

1,法律不能让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2,如果律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舌头。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2.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

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

4.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5.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 .亨金

1.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 属按语》

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西方法谚

5.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1、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2、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意】贝卡利亚

4、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我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法]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

5、习惯法所不同于法律的仅仅在于,它们是主观地和偶然地被知道的,因而它们本身是比较不确定的,思想的普遍性也比较模糊。——[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格言不是拿来装饰的,而是拿来做武器的。格言最大的魅力不是在于它多简洁,多优美,而是在于它的力量,它的智慧,它的生命力。(lawyerbar)

1.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

2.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 ——贝卡利亚

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4.在法典时代开始后,静止的社会和进步的社会之间的区分已暴露出来。——梅因

5.法律不规定正确的定义,而委任善良人裁量。

1.期待比法律更为贤明的明智便是愚蠢。

2.胸怀造就法学家。

3.法之理乃法之魂。

4.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实。

5.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3、有二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格言和反省》

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摩西的一些错误》

5、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㈡ 遵守交通规章的小报(英语版)

Value the safety of travel
"First you shoot, I shoot one, traffic safety should bear in mind that ... ..." This is my regular singing of a "safety" clapping song "." This summer, I am lucky enough to take part in Meizhou City, by the Bureau of Ecation and the City co-hosted by the traffic police brigade in the primary "big hand little hand," Road safety summer camp activity, a three-day first-hand experience, so I learned a lot of traffic safety knowledge, deep deeply felt the importance of road safety, I want to see, smell, the study back to the community, schools, small to be a traffic safety advocates.
First of all, we came to visit Huizhou City traffic police detachment study, watching the traffic police at the scene of law enforcement uncle, uncle and aunt at the traffic polic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our standing on the road to observe the traffic lights at a crossroads, cities and our county is not the same mountain, the road up the crowd surging, all kinds of vehicles, as many as ant colony, uniformed traffic police uncle, aunt standing traffic Kong whistle blowing, hands pointing forward to the traffic signal, Hey! True Spirit, on the one pointing it will enable the many pedestrians and vehicles safe passage there is an orderly manner; if someone or vehicle traffic violations, traffic police comrades will be correct and timely treatment. In such hot weather, they still stand fast at their posts, their professionalism really respect, our study are a good example. Next, we went to the traffic police detachment, one into the hall, come into view are row after row of television monitors, each monitor every Units are at a crossroads, if there has been a traffic accident can be the first time to see the whole process of , and quickly rushed to the scene to carry out treatment, monitoring television can also be readily available each intersection, such as traffic conditions,

㈢ 未成年人保护法手抄报

可以从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等多个方面介绍: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工作,包括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又包括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基地,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未成年人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因此,学校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的保护。

长期以来,许多学生都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作为教作的主要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工作,关心爱护学生,为位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做出重要贡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保护是指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位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及职责。家庭保护对位成年人的健康心理、良好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正确理解家长的教育和监护,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

司法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定条件下,它是维护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其早日改过自新的保护措施,是教育、感化、挽救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举措。

㈣ 中学生法律小知识,做法制小报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重 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目 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旷课、也不归宿;带管制道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 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以高尚道德

热点内容
法治理念新闻 发布:2025-05-03 11:16:16 浏览:9
中级法院下级 发布:2025-05-03 11:14:03 浏览:458
浙江省高院婚姻法 发布:2025-05-03 11:08:13 浏览:701
经济法有关名词解释 发布:2025-05-03 11:06:10 浏览:803
教师道德差 发布:2025-05-03 10:43:17 浏览:992
有兴趣学习法律知识 发布:2025-05-03 10:32:57 浏览:562
工程建设依法治企 发布:2025-05-03 10:31:07 浏览:781
民法典听 发布:2025-05-03 10:25:24 浏览:92
韩丽芳律师 发布:2025-05-03 10:12:05 浏览:525
替代通知期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5-03 10:11:29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