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法规
❶ 计量法律法规的计量法制
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了《计量法实施细则》,从而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计量法制。 根据国家计量法的规定:国家采取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废除。
国家通过对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的强制管理,保障量值的准确可靠。计量器具管理包括:①对计量器具制造和修理的管理;②对计量器具新产品的管理;③对计量器具进口的管理;④对计量器具使用的管理。
计量监督是我国《计量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技术监督局依法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计表监督管理。
我国《计量法》专章规定了法律责任,违反《计量法》的单位或个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这些违法行为包括:①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进行制造和修理计量器具的;②制造、销售未经审查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③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的;④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规定申请检定不合格还继续使用的;⑤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⑥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
对上诉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处理,也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当事人如果不服计量行政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❷ 计量法规体系的相关条文
关于企业使用的非强检计量器具由企业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年第6号)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关于印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通知规定(国办发[1998]84号),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决定对企业使用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和检定对企业依法自方管理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企业使用的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是指除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人强制检定目录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企业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
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方式由企业根据生产和科研的需要可以自行决定在本单位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测试任何单位不得干涉。
企业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人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当进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企业不得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一条: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七条:计量标准器具的使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经计量检定合格;2.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3.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4.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九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的本部门各项最高计量标准,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不受行政区划和部门管辖的限制。
❸ 我国的计量法规体系包括( )。
正确答案:A,C,D
解析:选择ACD。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它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计量法、计量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计量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❹ 计量技术法规的分类有哪些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❺ 计量法规体系的介绍
计量法规体系是指以(计量法》为母法及其从属于(计量法》的若干法规、规章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计量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❻ 目前我国计量技术法规有多少件
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套装上下册)(2002年度合订本)》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上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套装上下册)(2002年度合订本)》上册包括计量检定规程22种;下册包括计量检定规程17种、计量技术规范22种。国家计量技术法规是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法定技术文件,是全国计量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保证技术法规的品种齐全,特编辑出版年度合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套装上下册)(2002年度合订本)》分为上册、下册,汇集了2002年度经国家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全部计量技术法规。其中计量检定规程39种、计量技术规范22种,共计61种。这些新颁布的计量技术法规同时代替了旧版的计量技术法规59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上册)》目录:
1.JJG 17——2002 杆秤检定规程
2.JJG 30——2002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JJG 33——2002 万能角度尺检定规程
4.JJG 107——2002 单机型和集中管理分散计费型电话计时计费器检定规程
5.JJG 142——2002 非自行指示轨道衡检定规程
6.JJG 180——2002 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检定规程
7.JJG 188——2002 声级计检定规程
8.JJG 191——2002 水平仪检定器检定规程
9.JJG 195——2002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10.JJG 241——2002 精密杯型和u形液体压力计检定规程
11.JJG 278——2002 示波器校准仪检定规程
12.JJG 300——2002 小角度检查仪检定规程
13.JJG 310——2002 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
14.JJG 383——2002 光谱辐射亮度标准灯检定规程
15.JJG 384——2002 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检定规程
16.JJG 396——2002 电感测微仪检定规程
17.JJG 453——2002 标准色板检定规程
18.JJG 490——2002 脉冲信号发生器检定规程
19.JJG 512——2002 白度计检定规程
20.JJG 520——2002 粉尘采样器检定规程
21.JJG 525——2002 斜块式测微仪检定器检定规程
22.JJG 564——2002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法规(下册)》目录:
23.JJG 595——2002 测色色差计检定规程
24.JJG 696——2002 镜向光泽度计和光泽度板检定规程
25.JJG 705——200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26.JJG 745——2002 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检定规程
27.JJG 763——2002 温盐深测量仪检定规程
28.JJG 781——2002 数字指示轨道衡检定规程
29.JJG 869——2002 电话电声测试仪检定规程
30.JJG 879——2002 紫外辐射照度计检定规程
31.JJG 968——2002 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
32.JJG 969——2002 7放射免疫计数器检定规程
33.JJG 970——2002 变压比电桥检定规程
34.JJG 971——2002 液位计检定规程
35.JJG 972——2002 离心式恒加速度试验机检定规程
36.JJG 973——2002 冲击测量仪检定规程
37.JJG 974——2002 水泥软练设备测量仪检定规程
38.JJG 975——200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检定规程
39.JJG 976——2002 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
40.JJF 1015——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和型式批准通用规范
41.JJF 1016——2002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
42.JJF 1077——2002 测微准直望远镜校准规范
43.JJF 1078——2002 光学测角比较仪校准规范
44.JJF 1079——2002 阴极射线管彩色分析仪校准规范
45.JJF 1080——2002 -50~+90黑体辐射源校准规范
46.JIF 1081——2002 垂准仪校准规范
47.JIF 1082——2002 平板仪校准规范
48.JJF 1083——2002 光学倾斜仪校准规范
49.JJF 1084——2002 框式水平仪和条式水平仪校准规范
50.JJF 1085——2002 水平尺校准规范
51.JJF 1086——2002 膜式煤气表定型鉴定大纲
52.JJF 1087——2002 直流大电流测量过程控制
53.JJF 1088——2002 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500mm~3 000mm)校准规范
54.JJF 1089——2002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测量仪校准规范
55.JJF 1090——2002 非金属建材塑限测定仪校准规范
❼ 计量法规体系的简介
第一是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第二是法规,包括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专准的属计量行政法规,如《计量法实施细则》、《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迄今共有八件。其次还包括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计量法规;
第三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有关计量的部门规章,如《计量法条文解释》、《计量基准管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管理办法)。货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等,迄今共有三十多件。其次还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计量管理办法,如《国家海洋局计量监督办法》等。此外,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计量行政部门制定的地方计量管理规范性文件。
以上三个方面的计量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构成了我国计量法规体系,这些法规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具有不同的层级效力,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
❽ 我国计量法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计量法规体系是指以(计量法》为母法及其从属于(计量法》的若干法规、规章所构成的回有机答联系的整体。计量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法律,即(计量法);
第二是法规,包括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如(计量法实施细则)。帽防计量监视治理条例)、(进口计量用具监视治理办法)等,迄今共有八件。其次还包括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计量法规;
第三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家技术监视局制定的有关计量的部分规章,如(计量法条文解释)。(计量基准治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办法》、(制造,修理计量用具许可证治理办法)。货量用具新产品治理办法》等,迄今共有三十多件。其次还包括国务院有关部分制定的计量治理办法,•如《国家海洋局计量监视办法》等。此外,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计量行政部分制定的地方计量治理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