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

发布时间: 2020-12-28 10:32:50

Ⅰ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者之间的区别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制定的机关不同、效力不同、适用的对版象不同。

一、权制定的机关不同

1、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

3、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法规。

二、效力不同

1、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限制人身自由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

2、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的效力,但高于地方性法规的效力。

3、地方性法规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效力。

三、适用的对象不同

1、法律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

2、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

3、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实施。

Ⅱ 法律,法规和 法律,行政法规区别

1、范围不同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回围最大,包答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3、适用对象不同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Ⅲ 行政法规中的应当和可以有什么区别

一般说来,在法律条文中,“可以”与“应当”是具有明显区别的。所谓“可以”,是授权性规定,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有权”怎样做;所谓“应当”,是义务性规定,是法定的必须如此;是命令性的指引要求,要求人们“为”一定行为,如果“不为”就是违法,因而具有“强制性”。

先看看下面两个法律条文:

(1)《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三项:

承运人明知是烟草专卖品而为无准运证的单位、个人运输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

(2)《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在条文(1)中,对承运人没收违法所得后,是否处以罚款,由烟草专卖管理部门根据违法人员的违法情节自由裁量,可以罚也可以不罚。而在条文(2)中,“行政机关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则意味着行政机关在告知与不告知之间没有裁量权,只要作出的处罚符合听证标准,行政机关就必须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果不告知当事人这一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就不成立。可见,“可以”与“应当”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Ⅳ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

1、范围不同

法律抄法规、行政法规和袭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

2、制定人不同

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

3、适用对象不同

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4)行政法规扩展阅读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立法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员会,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规定等,也是经济法的来源。

Ⅳ 以下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我来告诉你一下,来国务院颁布自的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为命名,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公布的法律以“****法”命名,不过,也有个别例外,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198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等少数条例也是全国人大暂时立法的用词,你提问的第二个B项为行政法规!对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也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

Ⅵ 什么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1、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如我国的《刑法》、《专物权法》、《属行政法》、《劳动法》。

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或者其部属单位(如商务部、公安部)制订,一般都有“条例”“细则”之类文字,如我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3、地方性法规,顾名思义就是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订的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实施。如《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

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及地方法规。限制人身自由的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发生冲突的,由国务院决定。

热点内容
慈善捐款法规 发布:2025-05-07 03:54:35 浏览:393
如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发布:2025-05-07 03:54:35 浏览:64
与初中生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5-07 03:38:11 浏览:503
永康法院上班 发布:2025-05-07 03:25:54 浏览:857
劳动合同法补偿工资 发布:2025-05-07 03:24:18 浏览:286
明光市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5-07 03:18:46 浏览:94
劳动法事假含义 发布:2025-05-07 03:07:50 浏览:771
河北司法吧 发布:2025-05-07 03:07:46 浏览:809
2017年东莞劳动法产假天数 发布:2025-05-07 03:05:06 浏览:237
贵州王凯律师 发布:2025-05-07 03:05:02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