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

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

发布时间: 2020-12-29 05:54:31

⑴ 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审计区别

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

1、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按工程进度、施工合同、施工监理情况办理的工程价款结算,以及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超出施工合同范围的工程变更情况,调整施工图预算价格,确定工程项目最终结算价格。

它分为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和建设项目竣工总结算。竣工结算工程价款等于合同价款加上施工过程中合同价款调整数额减去预付及已结算的工程价款再减去保修金。

2、竣工决算审计包括从筹集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费用,即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及预备费和投资方向调解税等费用。

按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有关文件规定,竣工决算是由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工程竣工图和工程竣工造价对比分析四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又称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竣工决算的核心内容。

二、编制人和审查人不同

1、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由承包人编制,发包人审查;实行总承包的工程,由具体承包人编制,在总承包人审查的基础上,发包人审查。单项工程竣工结算或建设项目竣工总结算由总(承)包人编制,发包人可直接审查,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查。

2、建设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文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人员编写,上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时抄送有关设计单位。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还应抄送财政部、建设银行总行和省、市、自治区的财政局和建设银行分行各一份。

三、二者的目标不同

1、结算是在施工完成已经竣工后编制的,反映的是基本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

2、决算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核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分析投资效果,建立健全经济责任的依据,是反应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竣工决算要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投资效果。

(1)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扩展阅读:

竣工计算和竣工决算审计类似的编制依据如下:

(1)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书;

(2)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及其概算书或修正概算书;

(3)经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及其施工图预算书;

(4)设计交底或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5)招投标的标底、承包合同、工程结算资料;

(6)施工记录或施工签证单及其他施工发生的费用记录;

(7)竣工图及各种竣工验收资料;

(8)历年基建资料、财务决算及批复文件;

(9)设备、材料等调价文件和调价记录;

(10)有关财务核算制度、办法和其他有关资料、文件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竣工结算

⑵ 预防医学工作对象包括

预防医学是普通高复等制学校本科专业,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专业人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防疫工作的基本能力;掌握对人群劳动、生活、学习、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督的基本能力。

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和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措施与计划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熟悉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本科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可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⑶ 1,工程建设管理法规的概念及调整对象各是什么

1)建设法规复的定义:是指国家权制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国家及其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在建设活动中或建设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统称。
2)建设法规调整的对象:任何法律都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其调整对象。

⑷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一章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展资料:

职业病的现状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工艺落后,卫生防护设施差,工作场所普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用工制度发生了变化,新兴产业日益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新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大量出现。

造成我国目前职业病危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由于我国还是一个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与目前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劳动条件、劳动保护科学技术装备一时还跟不上。

  •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国有企业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形成庞大流动劳动力大军。在当前职业卫生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损害劳动者健康权益,不惜以牺牲劳动者健康为代价追求高额盈利的现象,在一些地区和企业仍十分普遍。

  • 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更为突出。由于中小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使原来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区的职业病危害迅速向农村地区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日益严重。

参考资料:法律法规数据库-中国政府网

热点内容
法律词汇第一责任人 发布:2025-05-08 22:52:38 浏览:423
民事诉讼法解释三 发布:2025-05-08 22:50:38 浏览:987
经济法基础车船税税目税率表 发布:2025-05-08 22:50:36 浏览:89
法官很烦律师 发布:2025-05-08 22:43:41 浏览:711
罗湖律师楼 发布:2025-05-08 22:42:17 浏览:774
新劳动法对调休工资的规定 发布:2025-05-08 22:41:24 浏览:236
投标书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5-08 22:40:47 浏览:784
劳动法专题研究 发布:2025-05-08 22:31:36 浏览:115
劳动法出差工资 发布:2025-05-08 22:30:50 浏览:60
刑法打贵妃 发布:2025-05-08 22:28:19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