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中央法规网

中央法规网

发布时间: 2020-12-31 05:38:08

① 中国中央银行对比特币的政策法规

为保护社会公众的财产权益,保障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防范洗钱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联合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银发〔2013〕289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认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从性质上看,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是,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

《通知》要求,现阶段,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比特币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接受比特币或以比特币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开展比特币与人民币及外币的兑换服务;开展比特币的储存、托管、抵押等业务;发行与比特币相关的金融产品;将比特币作为信托、基金等投资的投资标的等。

《通知》规定,作为比特币主要交易平台的比特币互联网站,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在电信管理机构备案。同时,针对比特币具有较高的洗钱风险和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风险,《通知》要求相关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要求,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等法定反洗钱义务,切实防范与比特币相关的洗钱风险。

为了避免因比特币等虚拟商品借“虚拟货币”之名过度炒作,损害公众利益和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正确使用货币概念,注重加强对社会公众货币知识的教育,将正确认识货币、正确看待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理性投资、合理控制投资风险、维护自身财产安全等观念纳入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内容,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

今后,人民银行将基于自身职责,继续密切关注比特币的动向和相关风险。(完)

比特币之家网有解读。

② 中央新修订公布了两个最要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是什么

《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
十八大以来,涉及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项目和法规工作总共是34项,这些工作现在有的已经完成了,有的正在抓紧贯彻落实。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反腐三人谈》节目30日邀请中央办公厅法规局处长林飞、中央纪委法规室处长周鹏飞、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副处长李炜围绕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做客在线访谈。
关于中央对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周鹏飞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专门有一章,就如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制度建设要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协调机制,第二是如何改进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第三个方面是如何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的制度。这三个方面,都对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
周鹏飞介绍,另外,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发了两个五年规划,一是中办法规局起草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还有一个就是中央纪委起草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这两个五年工作规划也都对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也梳理了十八大以来,涉及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项目和法规工作总共是34项,这些工作现在有的已经完成了,有的正在抓紧贯彻落实。

林飞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对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也非常重视。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大了顶层设计的力度。从2012年底开始,中央部署开展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用两年半的时间,从中央各部门到省区市各党委全覆盖,经过清理摸清了家底,解决了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在清理的基础上,中央又出台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纲要》提出要在未来5年重点制定45件党内法规项目,其中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的就有14件。
林飞表示,另外,十八大以来中央又先后出台了一些新的党风廉政制度。比如,在制度建设方面,十八大结束后不久,就出台了我们大家后来都耳熟能详的中央八项规定(《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中办、国办又联合下发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为中共开展作风建设、改进作风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或修订党内法规具体超50部法规有哪些

1、《廉洁自律准则》是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简称。由党中央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在201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基础上修订而成。全文共8条、281字,包括导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3)中央法规网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超过50部,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由重点治标走向了重点治本,管党治党由宽松软走向严实硬。”辽宁省锦州市委书记王明玉代表说,如《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遵循。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山西省运城市委书记王宇燕代表指出,一部部党内法规的接连出台,为管党治党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出台后,运城用好这一‘利器’,2016年全市共有161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严肃问责,其中一把手的比例显著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王宇燕说。

④ 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有哪些

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事项有:

1、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事项

人口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适用下列情况:

(一)未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人口控制指标的;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两年以上严重失调且治理不力的;

(三)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和使用严重违规的;

(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有严重弄虚作假行为、人口数据严重失实的;

(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因违法行政导致发生重大恶性案件或辖区内发生影响重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违法违纪案件的;

(六)第二条第一项所列单位的干部职工(含聘用制工作人员)中有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且不按规定处理到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

(七)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为他人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

2、社会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事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包括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严重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等。保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的政策依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法律依据是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的规定》。

3、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票否决”事项

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是指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严重问题的,纪检监察机关对其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及个人提拔任用资格予以否决的制度。

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和个人,单位取消各类综合性的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等评选资格,个人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和提拔任用资格。

4、环境保护“一票否决”事项。

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是保证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重要措施与手段,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票否决由区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委托区环保分局行使查究权,各镇(街道)及主管部门对所辖单位有一票否决的建议权。

5、节能减排“一票否决”事项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未落实国家和省确定的重大节能措施的;污染减排考核分值不及格的;对所辖行政区域内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未建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或者体系运行情况较差的。

⑤ 一般哪些网站能看到中央或地方的最新颁布的法规以及司法解释

这个.每日更新,而且免费.个人感内觉很不容错.
http://www.law-lib.com/law/

⑥ 但地方法规有别于中央法规,在地方以谁为准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六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四个月内予以批准。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对报请批准的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时,发现其同本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的规章相抵触的,应当作出处理决定。

第九十条 第二款规定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因此,法规之间相互抵触时应以谁为准,必须按程序办理。

⑦ 当中央法律法规与地方法律法规冲突时如何执行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务院的部门规章与地方法规冲突时要交国务院裁决决定,所以并不是地方一定听中央的。

⑧ 参考文献中的政府文件或法规怎么写呢

参考文献格式为:

1、技术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权

2、报告:[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3、或者是找到颁布该文件或文件的组织或单位的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原始文件,引用电子文献即可。

(8)中央法规网扩展阅读:

1、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2、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3、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做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⑨ 如何党的中央组织制定中央党内法规的是

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是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供你参考。

⑩ 中央对截访法规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第四十条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二)行政机关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的;

(四)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的。

第四十六条打击报复信访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从以上法律条款可以看出截访者侵害信访人员会受到处分,严重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截访问题在一些地方长期存在且触目惊心,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截访伴生的一些“黑监狱”以及非法拘禁等问题,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以截访的形式限制甚至剥夺公民上访的权利,更有甚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是对公民权利的“抢劫”。

截访最恶劣之处,就是未经任何法律程序就非法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非法拘禁的刑事犯罪。

宪法第37条明确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10)中央法规网扩展阅读

也有地方性信访条例,例如广东:

《广东信访条例》

第七十三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导致信访事项发生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决策,严重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二)超越或者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三)依法应当作为而不作为,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四)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五)违反法定程序,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热点内容
2014年劳动合同法解读 发布:2025-05-15 18:17:36 浏览:389
刑法枪毙 发布:2025-05-15 18:06:59 浏览:495
法院聘用制法警 发布:2025-05-15 18:01:11 浏览:948
考试作弊的刑法 发布:2025-05-15 18:00:37 浏览:98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属于 发布:2025-05-15 17:59:52 浏览:37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第一节讲义 发布:2025-05-15 17:54:33 浏览:334
法律法规死伤标准 发布:2025-05-15 17:52:33 浏览:622
民法与思政 发布:2025-05-15 17:47:31 浏览:190
如经济法般 发布:2025-05-15 17:43:29 浏览:23
民法典上新 发布:2025-05-15 17:42:47 浏览: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