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律师援助 »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法律顾问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法律顾问

发布时间: 2025-07-12 11:33:07

A. 如何有效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简称为法律六进。
(一)积极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1、适用范围及对象:办事处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纳入公务员序列的事业单位人员。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法治国、依法执政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宪法、重要法律法规以及与机关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郑州市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理论学习参考》等。
3、方式方法
(1)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核制度、以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
(2)加强机关公务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带头学习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概念。
(3)加强公务员学法制度建设,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工作,逐步实现机关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
(4)积极参加全省评选10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建立100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双百”工程活动,在全辖区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和学法用法示范单位评选活。
4、活动目标
(1)办事处各科室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参学率达到100%,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带头学法用法。
(2)全体机关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法律素质显著增强,实现三个提高一个具备:即各级领导干部普遍提高依法执政、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公职人员普遍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和水平,社会组织普遍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普遍具备履行职务所需要的职业法律知识和职业法律素质。
(3)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集体或个人重大违法犯罪案件。
(二)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适用范围及对象:农村干部、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物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婚姻法、农业法、农村合作医疗章程等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农民法律知识读本》,全省五五普法教材《农民法律知识简明读本》和《农村党员干部法律知识问答》、《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等。
3、方式方法
(1)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投入 , 达到“五个一”,即建立一个法制辅导站,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一个法律学习室(农民夜校),每个村民小组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栏,每户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学习书籍。
(2)开展“法律五进乡村”活动和“一村一师(律师)”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送法下乡宣传活动,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每季度要参加一次农村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活动,每位村民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有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教育。
(3)“五五”普法期间,对农村党员干部分期、分批进行集中教育培训,每年集中培训率达到20%。
(4)开展农村学法考核测验活动,检验农村学法效果,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书面测验、案例讨论分析、法律知识竞赛、学法演讲比赛等,以激发广大农民学法热情。
(5)根据辖区实际情况,针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进行农村法纪教育整顿活动。
(6)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要规划建设农村法治文化景观景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基层法治文化活动,组织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为农民演出法制文艺节目。
(7)利用现代宣传工具向农民进行法制教育,区广播电视台开办学法专栏,引导农民收听收看中央、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法制节目。
(8)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把法律进乡村活动与依法治村相结合,依法解决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4、基本目标
(1)辖区农村初步形成学法用法的氛围,农民群众学法用法的兴趣逐渐增强。
(2)农民群众普遍了解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树立基本的法制观念,每户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3)农村基层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较好地树立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法律意识,逐渐学会依法管理农村各项事务,依法解决农村的矛盾问题。
(4)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农村各项事物逐渐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农民的各种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护,农村法治环境不断优化,保持农村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三)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法治社区建设
1、适用范围及对象: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社区流动人口、社区单位。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物权法、婚姻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等。
3、方式方法
(1)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达到五个一,即: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工作站(设在调解委员会)、一个法制宣传橱窗、一个法律图书角、一个法制学习室(社区居民学校)、每个居民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学习书籍。
(2)抓好社区干部、社区管理人员带头学法,对社区干部进行法律知识集中培训,社区干部、管理人员坚持每季度集体学法制度。
(3)开展有组织的社区居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办事处每季度、社区每半年举行一次公益性法制讲座或社区论坛,社区每年组织一次社区居民法律知识学习测验答题活动,适时举办社区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演讲比赛等。
(4)加强城市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1支志愿者队伍,人数不少于3人;鼓励并支持志愿者经常深入社区,结合各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为居民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5)开展社区法律服务活动,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服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6)加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建立1个普法广场和1个普法长廊等融标志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固定性普法设施,逐步建立一些社区法治文化景观景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法治文化活动。
(7)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闲散青少年进行集中法律知识学习,组织好中小学生暑假、寒假期间的课外法制教育活动。
(8)协调抓好社区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9)开展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依法治理,把社区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4、基本目标
(1)辖区各社区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普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
(2)社区干部、管理人员做到带头学法用法,逐步学会依法管理社区事务、依法处理社区出现的矛盾和纠纷。
(3)社区居民家庭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居民家庭成员依法办事的能力普遍提高。
(4)社区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70%的社区达到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标准,城区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促进和保障城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1、适用范围及对象:辖区内在校学生、教师、员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权法等。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读本》,全国青少年学法教材《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等。
3、方式方法
(1)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2)要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采用有效措施确实推进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落实。
(3)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建设,依托家庭、社区、村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4)要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形成一定宣传教育规模。
4、基本目标
(1)辖区内学校形成学习法律知识的氛围,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起尊重法制、学习法律的兴趣。
(2)中小学生受到法律启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能力,养成守法习惯。
(3)大中专学生学习掌握法律基础理论知识,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基本具备现代社会必需的法律素质。
(4)学校教师、员工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做到依法执教育人。
(5)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违法犯罪现象减少。
(五)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1、适用范围及对象:辖区内各类企业、企业领导层、经营管理人员、职工及农民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工会法、产品质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读本》、《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等。
3、方式方法
(1)建立健全企业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各个企业要制定年度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建立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学法制度(每半年1次);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并参加全区年度法律知识学习考试活动;对企业职工每年进行一次有组织的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并参加全区年度法律知识学习测验答题活动。
(2)加强对企业领导层的法制培训。
(3)加强企业职工学法阵地建设,建立职工法制学习室或园地,在个体经营者集中的市场联合建立职工法制教育阵地,为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配备必要的法律学习书籍。
(4)加强企业法律顾问队伍建设,五五期间,国有大中型企业、大中型私营企业都建立起法律顾问制度。
(5)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常年使用农民工的企业普遍达到“五个一”要求:每个用工单位有一个法制宣传教育兼管机构,每个农民工有一本法律学习书籍(参考书《农民进城务工法律知识问答》),每个用工单位每年度为农民工集中讲一次法制课,每个农民工每年参加一次法律知识书面答题活动,每个用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法律知识学习活动。
(6)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企业职工法制文艺演出、法制书画展览、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漫画、法制宣传橱窗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
(7)加强企业职工及农民工维权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8)开展“依法治企”、“依法经营、诚信服务”教育活动和“争创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进企业民主法制建设。
4、基本目标
(1)辖区各类企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企业法治文化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和加强。
(2)企业领导层和经营管理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
(3)企业职工及农民工的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参与企业管理、依法表达诉求的能力显著提高。
(4)企业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基本纳入法治化轨道,职工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80%以上的企业达到“诚信守法企业”标准。
(六)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适用范围及对象:辖区内科学研究机构、公益性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未能涵盖的单位、单位管理人员、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服务人员及职工。
2、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
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物权法及与本单位业务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参考教材:全国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读本》、《医疗卫生人员法律必读》等。
3、方式方法
(1)规范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学习、有考试考核。
(2)建立单位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每半年要集体学习法律知识1次。
(3)采取上法制课、法制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单位职工学习法律知识,并积极参加全区年度法律知识学习考试测验活动。
(4)公共服务单位要结合服务工作,向社会宣传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公园、车站等管理单位在人员流动密集地点设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
(5)组织丰富多彩的单位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法治氛围,感悟法治文化,培养法律信仰。
(6)深入开展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参加全省“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单位民主法制建设,把单位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4、基本目标
(1)各个单位形成学法用法的氛围,普遍建立法律知识学习考试考核制度。
(2)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显著提高。
(3)科技人员及广大职工掌握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普遍增强。
(4)各个单位的民主法制建设普遍得到加强,法治化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显著提高,五五期间,30%以上的单位达到全省“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B. 谁知道青春与法手抄报的内容应该写什么

楼楼,一下是我的意见。健请采纳OUO
我害怕看见这样一双眼睛,稚嫩的眼神里透出荒凉与绝望,我害怕看见这样一个身影,矫健的身姿被沉重的镣铐禁锢;我害怕看见这样一个灵魂,走在少年的花季里却只能透过铁窗仰望一角星空。我痛心,一个花样年华的生命就这样消沉,我迷惑,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怎么会结出罪恶的果实?

青少年宛如初升的太阳,是祖国与民族的希望,也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这一代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存亡。而青少年犯罪,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他们不仅亲手葬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令父母亲友哀伤悲痛,而且扰乱社会治安,给人们生活笼上阴影。更有甚者,为了区区小事,竟扼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制造一起起惨绝人寰的人间惨案。

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在我国不容乐观,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一直较高,约为65%,居高不下。而14—18岁的花季少年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
“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天真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坐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他们为什么要触法律这条危险的高压线呢?

一方面,青少年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是人从一个幼稚懵懂的儿童向理智的青年的过渡时期。因此,这个年龄的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热情中藏着冲动的鲁莽,幻想中包含着叛逆和迷茫,虚荣心、求知欲、自尊心都在这一时期急剧的膨胀。正是由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抗干扰能力显得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做出越轨的举动。

记得浙江金华亲子杀母的悲剧吗?母亲的望子成龙,儿子的忍无可忍,竟酿成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惨案。母亲的苛刻与现实的残忍使徐力的最后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将生他养他的亲生母亲砸死在血泊之中;我无法想象,他是怎样在母亲背后举起冰冷的榔头;我无法想象,那位母亲最后的目光充满了怎样的不解和绝望——母爱是生命中最温暖的阳光,倘若他是知法懂法的少年,他怎会不懂得用何种方式解决与母亲的矛盾和代沟呢,又怎会如此冲动夺取自己至爱母亲的鲜活生命呢?只有与法同行,才能为青少年不平衡的心理和懵懂的世界观指明正确的方向。

其次,由于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加之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对这个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具有模仿力。武侠上的飞檐走壁,侠肝义胆,江湖义气,被他们诠释成拉帮结伙,斗殴滋事;影片中武艺高强、气盖四方的孤单英雄,被他们演绎成亡命称霸,为所欲为。在这种强烈的物质欲、报复欲的支配下,一些青少年树立了“哥们义气”高于一切的封建行帮式的友谊观,拉帮结伙,危害一方,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忘不了沈阳网吧前的那场惨案。虽然沈阳实施了“上网实名制”,以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但这种限制阻挡不住某些少年如痴如狂,火烧火燎的欲望。在一个仲夏的深夜,夜里的寂寞掩盖了白日所有的喧哗,凉爽的夜风酝酿着熟睡的人们的好梦。然而一家网吧前那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撕碎了人们安谧的梦,划破了夜的沉寂和宁静。由于上网与人发生口角。两名十几岁的花季少年竟恶语相加,扬言报复,并聚集自己的狐朋狗友大打出手,许多青少年为显示自己够哥们义气,为人仗义,也加入了这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斗殴事件上。撕打之中,一片刀光闪过,一名少年的前胸被猛刺两刀,他惨叫一声栽倒在地,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终因抢救无效离开人间。一个花一样的生命就这样夭折,无不令人叹息与惋惜。若没有法律的同行,这样的故事又会发生多少,若没有法律的同行,青少年何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友谊观。只有法在心中,才能摈弃这种善恶、美丑、荣辱、爱憎、是非、苦乐、得失完全颠倒的道德观,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另外,生活在家庭阴影里的孩子,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没有父母的关心、体贴、爱护、管理和教育,只有父母粗暴的打骂和虐待,冷漠的表情和言语。这一切都给子女的身心造成伤害,许多青少年因此变得孤僻、抑郁、自卑、冷漠、任性、因为一点不快就对他人产生仇恨,肆意报复。

记得北京“蓝极速”网吧内那场熊熊大火了吗?九名大学生和中学生在这场飞来横祸中殒命。九条鲜活而充满朝气的生命啊,就在无情的火舌吞噬中化为灰烬。可谁能想到,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报复。两名纵火犯竟是不过是十三、四岁的男孩!是他们制造了这场惨不忍睹的纵火案,扼杀了九条活生生的生命啊!据悉,这两个男孩的父母离异。缺乏家庭管教的他们心里脆弱,以至与网吧服务员发生口角,便无法承受,遂购买汽油纵火。没有法律的同行,青少年难以走出家庭支离破碎的阴影,没有法律的同行,青少年不能正视生命中的挫折与伤痛。

其实,违法犯罪都是平时不良行为诱发的,从违反校规校纪,小偷小摸,小打小闹发展为违法犯罪,其间没有不可逾越得的鸿沟。只有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做到与法同行。于善者,法可视为无形、透明的;与逆者,法律永远缠着你,跟着你。法律,若你善之,好;若你逆之,后果难测。与法同行,可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

而青春,又是一个永远绚丽的词汇,它的灿烂令许多词汇贫血。它应永远是湛蓝的天,浓绿的草,芬芳的花,和美丽的心灵相缀而成,任何笼罩在它上空的阴霾都是不和谐的,更不必说那幕幕惨剧。青春,是一个充满梦与理想的季节,它的蓬勃朝气应将知识的圣火点燃,而绝不能触法律这条高线。因此,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与法同行。

与法同行,让我们懂得岁月之短暂,生命之宝贵;与法同行,让我们走出冲动与鲁莽,变得沉稳而理智;与法同行,让我们摒弃脆弱和梦动,变得茁壮与坚强;与法同行,法如灯塔,为生命的航船指明了航向,让我们向着光明不断跋涉。

青春,沐浴在法制的阳光下,折射着生命的美丽光芒。与法同行的我们,必将走出一道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

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己任

以人性化为指导,全心全意做好青少年的维权工作

“少年强则国强。”但是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环节却相当薄弱,导致一方面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青少年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也不知道如何维护。王军认为,改变这种状况,挽救迷途青少年,是律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本所研究成立青少年维权小组时,作为团支部书记的年轻律师王军,自荐担当了青少年维权小组组长的重任。他指出,青少年维权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作,但不论多么复杂,青少年维权工作必须人性化,必须关爱他们;在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上必须实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

几年来,在“人性化”思想指导下,他带领全所首先从教育入手,组织全所20名律师到驻泰大学、中学、小学、中专等10余所学校讲授法制课,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听课人数达数万人,从而增强了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这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了重要作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事前预防在教育,事后的挽救则在于辩护和感化。为此,王军从关爱犯罪青少年出发,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入手,采取“以情动人”的辩护方式,取得了很好的维权效果。例如,在张某抢劫罪一案中,王军为张某辩护。他接受委托后,发现张某6岁时父母离异,后因此辍学而流浪街头。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刚满16周岁的张某伙同其他不满18周岁的少年对某校学生实施多次抢劫。在看守所里,张某为其再婚的母亲写了一封“血泪信”。信称:“妈妈,你走了,我16岁了,我坐牢了!但我很想你,我好后悔呀!”王军受托后分析认为,张某的犯罪与父母离异直接有关。王军在充分分析张某犯罪原因的基础上,将“血泪信”中的张某与父母合睦下的幸福孩子作了比较后,发表了动情的辩护词。听完王军的动情辩护,听众泣不成声,法官也为之动容。后人民法院从轻判处张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再如,未成年人乔某故意杀人一案,泰山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乔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王军作为乔某的二审辩护人出庭辩护,认为乔某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泰安中院采纳了王军的辩护意见,二审改判乔某为寻衅滋事罪,由十年有期徒刑改判为四年,从而有力地维护了乔某的合法权益。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迅速涌向城市务工。于是,做好进城务工青年的维权和法律服务工作就成了“维权”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泰安市团市委的协助下,王军与王元成(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一起,于2001年在泰安共同倡导并开办了“进城务工青年服务热线”,由王军组织的19名律师团队专门为进城务工青年免费提供法律服务。这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对维护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起了重要作用。

王军关爱青少年、进城农民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事迹,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受到了全省广大进城务工青年和各级团组织的高度评价。对此,齐鲁晚报、齐鲁电视台都作了采访和报道。王军因此而被山东省律协选定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委员,被泰安市团市委聘请为“进城务工青年法律顾问”。

C. 临时工能否申请社保

临时工是可以申请社保的。

社会保险办理流程:

  1. 各类企业(含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企业化管理(职工工资及退休待遇按企业标准执行)的事业单位,均应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到纳税地(非纳税单位按单位地址区域);

  2. 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登记手续。新成立的单位应在单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个月内输登记手续。参保单位必须为与其发生事实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聘用的退休人员除外)办理社会保险手续。

办理社会保险需填报的表格及附报资料:

  1. 社会保险登记表及在职职工增减异动明细表(一式两份)并在所管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

  2.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或其他核准执业或成立证件(企业代理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4. 地税登记证;

  5. 私营企业如相关证件无法清楚地认定其单位性质,应补报能证明其私营性质的社保卡相关资料(如:工商部门的证明、国税登记证、验资报告等);

  6. 事业单位应附有关事业单位成立的文件批复;

  7. 驻汉办事处应附总公司或总机构的授权书;

  8. 附报资料:新参保职工身份证复印件(户口不在本市的职工还需提供户口或者暂住证复印件)。

D.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法律顾问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解析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旨在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引导务工人员正确解决法律问题。

书中讲解每个法律问题,包含四个关键部分:展现真实案例,剖析法律关系,律师支招解疑,提供法律依据。旨在让务工人员从大量案例中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本书还提供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仲裁、诉讼指南,常用法律文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务工人员维护自身权益的必备助手。

本书涵盖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法律问题,以真实案例为引导,通过律师的专业解析和提供法律依据,使务工人员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和解决问题,避免法律风险。同时,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仲裁、诉讼的流程和相关法律文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务工人员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本书是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量身定制的一本实用法律指南。它不仅提供了实用的法律知识,还针对务工人员在城市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无论是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工资权益,还是处理合同纠纷、避免法律风险,本书都能为务工人员提供切实的帮助。

热点内容
无人车上路法规 发布:2025-07-12 16:12:08 浏览:4
监管改造条例 发布:2025-07-12 16:05:29 浏览:826
口头辞职员工证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12 15:57:30 浏览:211
杭州法官要求 发布:2025-07-12 15:43:08 浏览:28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法规与案例 发布:2025-07-12 15:37:40 浏览:671
公司有法律诉讼能注销的了吗 发布:2025-07-12 15:26:05 浏览:375
2017民法录音 发布:2025-07-12 15:26:02 浏览:449
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2 15:12:35 浏览:7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14婚假 发布:2025-07-12 14:58:27 浏览:551
司法所工作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7-12 14:58:26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