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的体系
『壹』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属,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是保障我们国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各项法律制度的有机的统一整体。
这个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
『贰』 中国法律体系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
(2)法规的体系扩展阅读
中国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 换届后的十届全国人大提出,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的目标是“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重点将是“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样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了更为突出、更加紧迫的要求。
中国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叁』 法律法规清单中的三体系是指的什么
一、三体系标准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管理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现代化企业必须建立系统、开放、高效的管理体系,企业的每一部分工作都要纳入体系中,这是现代生产集约化的需要,也是运行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因此企业要通过建立系列化、规范化、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来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从而达到现代管理的目的。1、使企业的管理走向法制化的重要途径:建立管理体系后,系统、规范的制度化文件成为企业上下人人遵守的内部法规,使企业的管理走向法制。2、是发动全体员工参与管理的好形式:管理层的理念、思路及目标通过体系文件变成全员的自觉行动,使管理部门的工作得到各有关部门的主动支持与配合。3、使企业建立起主动的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有效机制。通过管理体系特有的日常监测与测量、年度审核及管理评审,企业能主动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持续改进的机制。二、向公众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和社会责任的佐证和媒介:1、质量管理体系:展示企业确保服务质量稳定,追求“零缺陷”的目标,对客户负责的形象。2、环境管理体系:展示企业确保在服务过程中节约资源,少甚至无污染,追求“零排放”目标,对社会负责的形象与责任。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展示企业确保生产过程中少甚至无事故、职业病,追求“零事故”的目标,对员工负责的形象与责任。三、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企业实施并通过三体系认证,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不仅有造福社会的社会效益,也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1、质量管理体系:稳定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企业信誉,直接有利于拓展市场2、环境管理体系:节约能源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持续达到排放、减少排污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保护环境作贡献。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减少工伤事故,杜绝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企业损失,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保持社会稳定作贡献。目前通过三体系认证的公司越来越多,而在体系中的公司对供应商资质审查中,供应商的体系运行情况也是重要审查项目,为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留有一席之地,通过三体系认证是目前企业发展大势所趋。
『肆』 中国的法律体系
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专法规、地属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
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4)法规的体系扩展阅读
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以及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它的形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伍』 法律法规清单中的三体系是指的什么
实际认证企业不同,法律法规是不一样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如下:
1、质量: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b.《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2004 年第61 号)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废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C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26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0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许可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等等。
3、职业健康安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本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5.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7.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自2003年6月1日起施 行
8.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9.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1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1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2008年2月1日实施
『陆』 法规的定义
解释:泛称法律、条例规章等。
指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柒』 什么是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Legal System)(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版行法律规范分类组权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
(7)法规的体系扩展阅读
法律体系主要特征
第一,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构成的整体。
第二,法律体系是一个由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整体。
第三,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第四,法律体系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另有法律体系的特征
1、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包括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
2、它是现行法构成的体系
3、构成法律体系的单位是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由若干相关的法律规范构成的,因此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构成的最基本单位。
『捌』 什么是法规体系
法律体系,法学中有时也称为“法的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版同的法律部权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Legal System):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简单地说,法律体系就是部门法体系。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规范的总称。
参考内容:法律界网站法务通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