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释放条例

释放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1-03 16:24:13

❶ 看守所条例中下班期间是否能办理释放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规定,第八章出所第三十八条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回二年执行答、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罪犯,看守所根据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判决书出所手续。第三十九条对于被依法释放的人,看守所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释放通知文书,释放手续。释放被羁押人,发给释放证明书。

❷ 今年有服刑人员提前释放的条例吗

你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4日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草案。草案规定,为纪念,对2015年1月1日前正在服刑、释放后不具有现实社会危险性的四类罪犯实行特赦。草案拟予以特赦的四类罪犯: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服刑罪犯。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目的在于突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体现本次特赦的历史意义。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符合上述条件的服刑罪犯曾经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作出过贡献,符合本次特赦目的。草案规定对上述罪犯中犯贪污受贿犯罪,危害人民安全的严重暴力性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及涉恐、涉黑等有组织犯罪的主犯,以及累犯不予特赦。三是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服刑罪犯。对这类人员予以特赦,既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也符合国际上通行的人道主义赦免原则。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实践中已体现了对75周岁以上老年人犯罪予以从轻处罚的精神。四是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服刑罪犯,但几种严重犯罪的罪犯除外。对这类罪犯予以特赦,体现了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精神,能够实现刑法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同时,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他们中犯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贩卖毒品犯罪的罪犯,不予特赦。谢谢。

❸ 今年中央将出台的条例规定释放了哪些政治信号

今年,中央将陆续出台党内问责条例、党务公开条例、党内表彰条例、党的工内作机关条例容、加强和改进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性文件、防止干部“带病提拔”意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修订党内监督条例、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
目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已经出台,在前面的“鄂温克天使”公众号中已做出了相关的学习,那么接下来出台的条例和规定释放出哪些政治信号?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部分,问责是关键,党内政治生活是基础,防止带病提拔是具体要求,党内监督是手段,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具体任务。这些都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可见当前形势的紧迫性,要做到守规矩、讲规则的具体要求,充分展现出了制度的“约束性”、“政治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党内表彰是激励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的必要举措,也是“奖惩分明”的重要体现,有效防止“干好干赖都一样”,也更有利于从严治党更好的开展。
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必要手段,做到党务公开才能更好的让群众知道我们党做了什么,我们党工作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党的工作机关条例也是将从严治党贯穿于机关的重要“约束”和“规定”。

❹ 辽宁省监狱管理局有下发刑满释放人员不许去北京上海工作的条例吗

应该是没有这个条例。

❺ 刑满释放人员能否入党。“答案要求有说服力或名文条例”!

对于刑满释放人员申请入党,必须慎重对待,认真考察,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考回察、教育,并要按答照发展党员程序履行组织手续。
组织部门答复: 对刑满释放人员提出入党申请的问题,除要求他们具备入党的必要条件以外,还要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对待。对于政治犯、惯犯或因严重刑事犯罪,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的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般不宜发展为党员。对于那些因偶然因素和单纯因素犯罪或者过失犯罪、犯罪时年纪较小等情况,只要本人切实痛改前非,悔过自新、经过党组织较充分、较深入的考察和考验,确实具备了党员条件,作出了突出成绩或贡献,从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确实需要发展的,可以经过规定的培养和发展程序,予以发展。但在确定发展对象之前,应当征得上级党委的同意。

❻ 刑满释放后违反治安管理条例该怎样处罚

1、《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作废,被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取代。版
2、《治安管理权处罚法》第十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❼ 刑事拘留时间到了,被释放的话会提前通知家属么

拘留期满拘留所核实身份予释放并发放解除拘留证明书需要通知家属 。

《拘留所条例实施办》第六十四条

拘留拘留期满拘留决定机关决定其停止执行拘留或者拘留决定机关决定其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拘留所应核实其身份查验关律文书,并且发给解除拘留证明书按解除拘留。

(7)释放条例扩展阅读:

第六十五条 被拘留人在解除拘留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拘留所应当向办案单位移交被拘留人:

(依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

(一)依法被决定驱逐出境、遣送出境或者执行驱逐出境、遣送出境的;

(二)依法被决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依法被决定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的;

(四)依法被决定采取强制性教育矫治措施的。

移交时,拘留所民警应当核实被拘留人身份,查验办案单位工作人员的证件以及有关法律文书或者公函。办案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在被拘留人基本情况登记表上注明被拘留人出所时间、原因、去向并签名后,拘留所移交被拘留人。

移交被拘留人应当在拘留所进行。

第六十六条 异地收拘的被拘留人,拘留决定机关要求带回原地执行的,拘留所凭拘留决定机关的法律文书或者公函,按照本办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向拘留决定机关移交被拘留人。

第六十七条 被拘留人解除拘留出所时,拘留所民警应当对其人身和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并返还代为保管的财物。

拘留所民警在被拘留人登记表上登记被拘留人出所原因、时间及去向并签名,并录入拘留所管理信息系统。

❽ 再次修改巡视工作条例释放什么信号

再次修改巡视工作条例释放什么信号?
1、首提政治巡视,这是着重于对被巡视单位的思想路线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巡视。其实,在过去几年的巡视工作中,也对“政治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检查,但是此次把“政治巡视”正式写入工作条例,无疑是把它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了,与“业务巡视”相比较,政治巡视被单独列出,显示了对“思想观念”巡视的重要性。
2、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开展巡视,这就意味着要结束中央巡视组“单打独斗”的局面,发展成各国家机关相互配合作战的形势。过去,巡视工作的全覆盖,全靠中央巡视组抽调组成的各小组,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系统实现巡视目的,而此次条例修改明确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实行巡视制度,设立巡视机构,这就意味着把临时的“巡视机构”发展成了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了,巡视不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与日常工作相伴相生的一项工作制度了。
3、根据六中全会精神明确巡视监督重点,这代表着巡视监督的视角在不断变化,程度也在不断深入。巡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时代发展和具体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而审时度势地进行改变,比如将原条例中的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修改为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两个责任”的外延和内涵在随着实践要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这就意味着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随着要求的变化而做出自我调整。

❾ 今年中央将出台的条例规定释放了哪些政治信号

问责条例释放强烈政治信号
瞭望东方周刊 │ 本刊评论员 │ 2016-07-28
中共中央日前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级党组织认真遵照执行。《条例》将党内问责的实践创新成果固化为制度,这是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重要制度创新,再次释放出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强烈信号。
当前,有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仍然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缺乏责任担当,不敢较真碰硬。随着治党管党力度的不断加大,问责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要求也越发迫切,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将已经取得的经验做法通过制度规矩固化下来。
在现有的党内法规制度中,行政问责规定多,但相对缺少准确界定责任概念,体现权责对等的内容,因此迫切需要整合规范问责制度,形成一部基础性党内法规。新颁布的《条例》可谓应运而生,它的出台是立足党的事业发展和全面从严治党现实需要的又一次顶层设计,对促进解决管党治党突出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条例》尽管只有十三条,但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处处体现了“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问责原则。
概括起来,《条例》突出强调了“四个明确”,以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为抓手,为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指明了方向。
明确问责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党的问责工作主体是各级党组织。问责由党组织按照职责权限展开。问责对象除党员领导干部个人,还包括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各级党委(党组)、党的工作部门及各级纪委(纪检组),这些党组织的领导成员也是问责的重点对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则是问责对象的重中之重。
明确问责工作的内容和情形。条例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等6个方面失职失责行为进行问责。不仅在问责中追究直接责任、主体责任,也严肃追究监督责任、领导责任等。
明确党进行问责的主要方式方法。现有的各类问责规定中,共有14种问责方式。《条例》将这些问责方式规范为对党组织的检查、通报、改组3种方式和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4种方式。这些方式均在党内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经常使用,从而实现了纪法分开、依规治党,进一步强化了问责和治党工作的法理化、规范化水平。
明确建立终身问责制和问责通报制。终身问责,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问责通报,还包括建立健全问责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制度,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问责处理一般向社会公开。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正处在从治标为主走向标本兼治的重要节点。《条例》的颁布实施,擦亮了“问责之剑”,把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制度藩篱扎得更紧。牢牢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一“牛鼻子”,把问责作为管党治党利器,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才能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切实走向“严、紧、硬”。

热点内容
劳动法公司不给员工交保险可以立即离职吗 发布:2025-07-20 01:23:11 浏览:477
法治社会要求公民有遇事找法 发布:2025-07-20 01:19:45 浏览:213
刑事诉讼法中非法逮捕 发布:2025-07-20 01:15:23 浏览:209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官网 发布:2025-07-20 01:14:23 浏览:651
台湾立法禁吃狗肉 发布:2025-07-20 01:07:57 浏览:493
门诊流程及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0 01:02:50 浏览:324
公司规章制度讨论会会议纪要模板 发布:2025-07-20 01:00:06 浏览:932
劳动法辞退赔偿2014未签合同 发布:2025-07-20 00:57:52 浏览:285
法院调查令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20 00:54:59 浏览:739
需要法律咨询怎么处理 发布:2025-07-20 00:50:20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