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社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1-04 15:22:15
A. 古代的四书、五经、六艺、二十四史指的是什么
四书抄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六艺,含义有二:
1、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2、指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春秋时期孔子开私学也授六艺,但此六艺即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