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条例修改意义
㈠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问题
它说抄明了巡视工作以后会袭常态化。
《条例》是贯彻落实党章关于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的规定,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巡视制度,规范巡视工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满意请采纳
㈡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为什么再次修改
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决定廉政准则修改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版处分条例》《中国权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实现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这些扎紧的制度笼子为全体党员确立了“高标准”、划出了纪律“底线”,也为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
㈢ 新修改的巡视工作条例对市县党委巡察的规定有哪些
必须坚持实事求原则、与民群众结合原则、依据党章党规原则、依办事原版则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治巡察聚权焦全面严治党紧贴基层实际侵害群众利益风腐败问题作巡察工作重重通深入群众掌握第手资料、辩证析探究问题本质、着眼节挖掘腐败线索等式发现问题牢牢牵住巡察工作牛鼻
坚持资源整合形监督合力整合监督资源要加强与巡察纪委、组织、信访、审计等职能部门沟通配合听取各类情况汇报汇聚全位监督力量二要加强统筹谋划、横向合作胆探索规巡察、专项巡察、交叉巡察新思路、新式、新着力发现突问题
坚持运用妥善解决问题巡察手段解决问题才维护巡察工作权威影响力重要保证认真做问题线索类处理进步改进巡视情况报告搞移交督办工作切实督促问题单位及逐项整改账销号增强整改落实效充发挥巡察震慑遏制治本作用
㈣ 再次修改巡视工作条例释放什么信号
再次修改巡视工作条例释放什么信号?
1、首提政治巡视,这是着重于对被巡视单位的思想路线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巡视。其实,在过去几年的巡视工作中,也对“政治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检查,但是此次把“政治巡视”正式写入工作条例,无疑是把它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了,与“业务巡视”相比较,政治巡视被单独列出,显示了对“思想观念”巡视的重要性。
2、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开展巡视,这就意味着要结束中央巡视组“单打独斗”的局面,发展成各国家机关相互配合作战的形势。过去,巡视工作的全覆盖,全靠中央巡视组抽调组成的各小组,但各级政府以及各个系统实现巡视目的,而此次条例修改明确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实行巡视制度,设立巡视机构,这就意味着把临时的“巡视机构”发展成了常态化的“监督机制”了,巡视不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与日常工作相伴相生的一项工作制度了。
3、根据六中全会精神明确巡视监督重点,这代表着巡视监督的视角在不断变化,程度也在不断深入。巡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时代发展和具体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而审时度势地进行改变,比如将原条例中的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修改为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两个责任”的外延和内涵在随着实践要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调整,这就意味着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随着要求的变化而做出自我调整。
㈤ 新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有哪些意义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明确在社会组织中设立党组,这对进一步规范党组工作、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坚强的执政党,能够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因此,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领导机关中设立党组,是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我们党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的宝贵经验和成功示范。也是加强基层建设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而在社会组织中设立党组是继续发挥执政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的时代需要。
历史启示我们,“支部建在连上”是我党我军的看家本钱和传家法宝,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好、发展好。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 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弱化党的领导,有意无意削弱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极少数外资企业甚至企图摆脱和不要党组织的领导;一些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借口“我们是搞经济的,有没有党组织一样挣钱”;一些企业的共产党员找不到“娘家”,没有正常的组织生活。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组制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必须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党组制度,提高党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因此,唯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才能确保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制度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部分基层组织功能发挥有所弱化,必须重视从制度上建强党组织,确保党的政治领导的有力实施。,
党的影响应该无处不在,执政党的力量决不能削弱,而且应该理直气壮的加强领导,党组的任务是负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党外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所以,党中央的这项规定是“及时雨”,与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派纪检组同样重要。只是期盼新设立的党组必须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廉洁自律,带好风气。
㈥ 在《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规定,巡视组对巡视对象着力检查什么问题
巡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理想信念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专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属致;
(二)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
(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
(四)熟悉党务工作和相关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沟通协调、文字综合等能力;
(五)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要求。
㈦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改了哪些地方
此次《条例》的修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政治巡视定位。把政治巡视要求写入《条例》,是这次修改工作的重点和亮点。《条例》第三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是明确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任务。《条例》规定“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建立专职巡视机构,在一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面巡视。”
三是明确巡视监督重点。《条例》第十五条进一步明确了巡视监督的重点:着力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并修改补充了相关内容。比如,在第四项“违反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问题中,增加“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
四是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规定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可以实行巡视制度,并明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中央有关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巡视工作的领导”。
五是明确市县巡察制度。要求“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设立巡察机构,对所管理的党组织进行巡察监督”。
“升级”后的巡视工作条例更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巡视监督的利剑作用将更加彰显。
㈧ 《巡视工作条例》有哪些主要修订
《巡视工作条例》主要修订情况如下:
2009年7月,中 央颁布实施《中国共 产 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对于推动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内容和方式都作了重要调整和改变,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原“试行”的巡视工作条例不仅迫切需要进行修订,也具备了开展修订工作的基本条件。党的十 八 届三 中、四 中全会和十 八 届中 央纪 委第五次全会对改进巡视工作、修订条例作出部署,总书记多次对条例修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党内立法规划、中央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将修订条例列为重点工作。条例修订工作自2013年10月启动,历经调研、论证、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2015年8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修订的《中国共 产 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巡视工作条例”)。
原试行条例共有6章49条,修订后共7章42条。修订时,将原条例第二章“机构设置”和第四章“人员管理”合并为“机构和人员”一章,增设第三章“巡视范围和内容”、第四章“工作方式和权限”;删除10条,增加3条。修订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遵循党章。严格根据党章规定,与党内有关法规精神一致,做到衔接顺畅、规范准确。二是与时俱进。深入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充分吸纳实践创新成果。三是突出重点。不求面面俱到,重点解决事关巡视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四是必要可行。对形成共识、确有必要的作出修订,确保可执行、易操作,重在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