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不序
① 在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里面有几款条例是针对聚众闹事和扰乱社会秩序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强行进入场内的;
(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
(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
(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
(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
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②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给予什么处分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专重警告处分。属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七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一百三十八条有其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2)条例不序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一条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借机敛财或者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直至开除党籍。
第九十二条接受、提供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③ 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主要内容不包括
除下列条款以为的不包括: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以下简称决策事项)包括:
(一)制定有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规划;
(三)制定开发利用、保护重要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重大公共政策和措施;
(四)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实施的重大公共建设项目;
(五)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对本条第一款规定事项的决策程序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决策,政府立法决策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决策不适用本条例。
决策机关可以根据本条第一款的规定,结合职责权限和本地实际,确定决策事项目录、标准,经同级党委同意后向社会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条例不序扩展阅读
2019年5月16日,国新办举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吹风会。《条例》分6章、共44条,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司法部经广泛深入调研,反复研究论证,多方面征求意见,形成了《条例》草案,报经国务院同意后,于今年2月25日经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条例》分6章、共44条,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④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区别制定的主体和程序不完全相同
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级自治机关,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是地方立法行为,在制定主体上是相同的。
根据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70条的规定,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各级自治机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则予实行。
自治条例,通常规定有关本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工作制度及其他重大问题。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综合性的基本依据和活动准则。自治条例制定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自治权的范围内,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制定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⑤ 请问地方的条例、规定和办法这三者的效力应该怎么排序
我国的行政立法比较混乱,条例规定和办法这三者在我们法律效力上是属于同一层级的。个人认为,应该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决定其效力。
⑥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怎么处分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七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一百三十八条有其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6)条例不序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一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加重群众负担的;
(二)违反有关规定扣留、收缴群众款物或者处罚群众的;
(三)克扣群众财物,或者违反有关规定拖欠群众钱款的;
(四)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的;
(五)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的;
(六)有其他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
在扶贫领域有上述行为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⑦ 怎样让自己变得条例有序
做出规划啊,每天要做的事,大事,急事,小事!1.先要普查,就是你在每一天每个小时都在做什么,可以记录,包括无聊的时间2.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就是你对你做的事进行规划!3.不断改变不段记录不断的规划!!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持!!
⑧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程序是怎样的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内 (1)条例的起容草。起草工作一般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或者人民政府负责。 (2)条例的审议。先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再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3)条例的通过和批准。条例必须经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正式表决,以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自治区制定的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4)条例的公布。可以由制定条例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也可以由批准该条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 修改、废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参照上述程序。
⑨ 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怎么处分
新条例的第十一章
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 第一百二十六条 。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第一百二十七条。 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者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分。
第一百二十八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有不当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一百二十九条。有其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行为的,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