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资协商条例
❶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者工资保障规定的规定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劳动者工资保障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规定。
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工资支付办法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公务员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支付以及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
第四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监督管理工作。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做好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实施监督,有权制止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本单位的工资支付制度。工资支付制度主要包括:支付项目、支付标准、支付形式、支付周期、支付日期和工资的扣除事项等内容。
第七条工会组织或者职工代表依法向用人单位书面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求的,用人单位不得拒绝。
第八条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和标准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也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第九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提供本人的工资清单。劳动者实际取得的工资与工资清单以及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记录应当一致。
劳动者有权查询和核对本人的工资。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如实编制工资支付台账。工资支付台账应当至少保存2年。
工资支付台账应当包括支付日期、支付周期、支付对象姓名、工作时间、应发工资项目及数额,代扣、代缴、扣除项目和数额,实发工资数额,银行代发工资凭证或者劳动者签名等内容。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自与劳动者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劳动合同依法终止或者解除的,工资计算到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之日,用人单位应当自合同终止或者解除之日起3日内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三条确定工资支付周期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行月、周、日和小时工资制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月、周、日和小时确定;
(二)实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应当每月预付部分工资,年终或者考核周期期满后结算并付清;
(三)实行计件工资制或者其他相类似工资支付形式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计件完成情况确定;
(四)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计发工资的,在工作任务完成后结算并付清,结算周期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预付工资;
(五)建筑施工企业经与劳动者协商后实行分批支付工资的,应当每月预付部分工资,每半年至少结算一次并付清,第二年1月10日前结算并付清上年度全年工资余额。
工资发放日如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组织或者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30日。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一)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工资;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应当安排其同等时间的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工资;
(三)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工资。
第十六条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应当科学合理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并予以公布。
确定的劳动定额原则上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70%以上的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
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用人单位安排其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根据本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分别按照不低于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
第十七条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其劳动者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延长工作时间,按照本规定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支付工资;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工资。
第十八条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不适用本规定第十五条的规定。
第十九条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实行非全日制工作小时工资制。非全日制工作小时工资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的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条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治疗,在规定的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劳动者病假期间的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劳动者因工负伤期间的工资支付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产前检查和哺乳假、计划生育手术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正常劳动并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第二十二条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下列社会活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正常工作时间工资:
(一)行使选举权或者被选举权;
(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依法履行职责;
(三)出席政府、党派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等召开的会议;
(四)出任人民法院陪审员;
(五)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
(六)基层工会组织非专职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七)参加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八)参加兵役登记等应征事宜和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社会活动。
第二十三条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业的,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提供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劳动者生活费。
第二十四条对新开工的建设工程项目实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预存工资支付保证金。工资支付保证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用于保障劳动者被拖欠时的工资支付。
第二十五条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拨付或者结清工程款,致使施工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保障部门可以责令建设单位先行垫付劳动者工资,先行垫付的工资数额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
第二十六条分包建设工程的发包人违法分包、转包或者违法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发生拖欠工资的,由分包建设工程的发包人垫付劳动者工资。
分包建设工程的承包人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的,分包建设工程的发包人在未结清的工程款额度内先行垫付劳动者工资,垫付部分抵扣工程款。
第二十七条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督检查制度,规范监督检查程序。
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报告情况,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证明。
第二十八条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包括工资支付情况在内的用人单位劳动守法诚信档案,推行劳动守法诚信评价制度。对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情况严重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投诉: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二)未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支付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四)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五)其他影响劳动者工资发放的情形。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因拖欠劳动者工资经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仍拒不改正的,不得招用新的劳动者。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未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未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擅自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其向劳动者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并补办审批手续,拒不执行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隐瞒事实真相,出具虚假工资报表,隐匿、毁灭工资支付记录的,或者拒绝提供必要的资料,阻挠、抗拒劳动保障部门监督检查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视其情节轻重,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招用新的劳动者的,由劳动保障部门对用人单位按照实际新招用人数每人每月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第三十六条劳动保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主要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侵害劳动者合法工资权益行为的举报、投诉不依法处理或者故意拖延查处的;
(二)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或者有关保密资料的;
(三)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三十七条本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❷ 内蒙古工伤停职留薪工资计算方法
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就是以你原来的工资计算的,也就是说你原来的工资福利不变版,以前是多少,现在还得权是多少。但是你的停工留薪期是要鉴定的,这个可以到社保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他们鉴定了多少个月,你就收多少个月的工资。
❸ 国家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基本工资是多少
2011年11月1日起,内蒙古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及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按地区分为4个档次。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105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8.9元/小时;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980/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8.3元/小时;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90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7.6元/小时;四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820元/月,非全日制工作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6.9元/小时。
一类地区
呼市:新城区、玉泉区、赛罕区、回民区
包头:东河区、昆区、青山区、白云鄂博矿区、九原区、石拐矿区
鄂尔多斯:东胜区、达拉特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
乌海: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
阿拉善盟: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
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
二类地区
呼市:和林县、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土左旗
包头:达茂旗、土右旗、固阳县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阿荣旗、鄂温克旗、新右旗、陈旗
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
赤峰: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西乌旗、正蓝旗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丰镇市
三类地区
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新左旗、牙克石市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通辽市:开鲁县、扎鲁特旗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宁城县、林西县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阿巴嘎旗、东乌旗、多伦县、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
四类地区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鄂伦春旗、根河市、莫旗
兴安盟:阿尔山市、科右中旗、科右前旗、突泉县、扎赉特旗
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左中旗、库伦旗、奈曼旗
赤峰市:敖汉旗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正镶白旗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卓资县、察右前旗、凉城县、四子王旗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五原县、杭锦后旗
❹ 内蒙古政府要求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银行建立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专项用于发生欠薪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应急保障。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工资保证金不少于100万元,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不少于50万元。账户内资金启用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在30日内予以补足。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及劳务分包企业(以下简称建筑施工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 30日内将保证金专用账户进行备案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本办法发布之日起30日内将保证金专用账户、劳务费专用账户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银行证明材料进行备案。新进京企业应在办理进京备案手续时、新设立的企业在申请办理企业资质时、新开工项目在开工后15日内应将上述相应专用账户的银行回执进行备案。市属建筑施工企业和中央及外省市建筑施工企业应将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银行回执报市建委备案;区(县)属企业应将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银行回执报区(县)建委备案。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应将劳务费专用账户的银行回执报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区(县)建委备案。劳务分包企业应当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选择一个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邮储银行出具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立证明书进行备案。 分包企业7日内完成实名制备案 劳务分包企业应当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标准和支付日期。劳务分包企业应当全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制度,在进入施工现场前7日内完成人员实名制备案工作,为农民工办理实名制卡,确保农民工人手一卡,并委托代发工资银行将工资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划入实名制卡中,确保农民工按月足额领取工资。 建筑施工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包代管,无法确定工资标准的,企业负有提供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等证据的义务。建筑施工企业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能提供证据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证据予以认定,并责令建筑施工企业限期支付。建筑施工企业不按本办法设立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劳务费专用账户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记入市建设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在3-6个月内承接新工程。劳务发包企业未落实实名制管理,情节严重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暂停发包企业项目经理6-12个月的从业资格,并记入市建设行业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❺ 内蒙古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015年老办法的工资增长率
养老保险查询:
社保中心查询: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帐号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专会保险经办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上网查询:登陆所在城市的劳动保障网或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点击“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输入本人身份证和密码(密码是你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即可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电话咨询: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进行政策咨询和信息查询;
个人帐户对帐单:每年社会养老保险中心将参保人员个人帐户对帐单发到每一个参保人员手中,通过个人账户对账单查看缴费和帐户记录情况。
❻ 内蒙古行政亊业单位退休人员是按新、办法计算工资吗
只要是公务员,事业编就按2014年并轨后新办法计算。
❼ 内蒙古事业单位休息日来工作的工资怎么规定的
休息日都是没有工资的,月工资是总额除以工作日来计算每天工资多少的,哪个单位都是差不多的
❽ 有谁知道:内蒙古人事厅关于《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
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对全区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暂行如下规定:
一、工作人员病假期间工资待遇:
(一)病假在两个月以内(含公休节假日,下同)的,原工资照发。
(二)病假超过两个月不足6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1.工作年限10年及以下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按天计发,下同);
2、工作年限11年及以上的,原工资照发。
(三)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1.工作年限10年及以下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70%;
2.工作年限11年至2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
3.工作年限21年及以上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
(四)上述工作人员中享受省部级及以上劳动模范待遇的人员,其病假在6个月以内的,原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其病假期间工资可在相应工作年限计发病假工资基础上提高10%—15%,但最多不得超过本人原工资数额。
二、有关具体事宜
(一)工作人员病假期间享受本规定的工资待遇,应由所在单位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二)病假工资附加费每月按30天折算,折算后的尾数四舍五入。
(三)本办法中所指的“基本工资”,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指基础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机关工人指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奖金之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工人指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之和。
(四)工作人员计发病假期间工资待遇的工作年限,仍按现行工龄计算有关规定执行,即从参加工作之当年起计算。
(五)工作人员病愈后要求恢复工作的,经定点医疗机构证明身体确已康复方可恢复工作;身体恢复后在两个月内能够坚持正常工作,以后再休病假的,其病假时间可以重新计算;两个月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且又休病假的,应将恢复工作前后的病假时间累计计算。
(六)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从事有收入活动的,即停发病假期间工资。
(七)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可继续享受除奖金和岗位性津贴以外的其它津(补)贴和福利待遇。
(八)大、中专毕业生和新录用人员在见习(试用,下同)、学徒(熟练,下同)期间休病假的,见习、学徒期间工资照发,其休病假时间超过两个月及以上的,见习(学徒)期时间相应顺延。
(九)工作人员因公负伤或因公受伤部位复发休病假的,其休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十)病假期间按比例计发的工资待遇,如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可按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数额发给。
(十一)因病确实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并经医务鉴定委员会鉴定,确属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
(十二)女性工作人员休产假期满,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证明,并经单位人事部门审核批准,可享受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十三)在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3个月的,不再享受当年的职工休假待遇。
(十四)符合离休条件的在职人员,在病假期间工资照发。
(十五)工作人员连续休病假时间超过6个月的,按劳人薪[1985]19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即一年内实际工作不足半年的,超过的时间不能计算工作年限(含教、护龄工作年限),也不能计发当年的工龄工资以及教、护龄津贴。
(十六)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工资,津(补)贴、福利待遇,由各盟市、各部门自行确定。
(十七)以往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十八)本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十九)本规定由自治区人事厅负责解释。
(8)内蒙古工资协商条例扩展阅读
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及事假期间工资待遇的规定
为了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的管理,结合自治区实际,现将我区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工作人员”)事假及其有关工资待遇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请事假的理由有程序
(一)工作人员除国家已明确规定的各种公休节假日和假期以外,如遇特殊情况本人必须离开工作岗位的可请事假。
(二)事假应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按工作人员管理权限审核批准。
二、事假期间工资待遇
(一)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未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未超过15天(含公休节假日,下同)的,原工资照发。
(二)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20天或一次性事假超过15天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70%计发。
(三)工作人员请事假全年累计超过30天的,其超过天数的工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50%计发。
(四)工作人员全年事假累计超过60天的,超过天数停发本人全部工资。
(五)工作人员凡未经请假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者假满未经续假而逾期不归的,按旷工论处。旷工7天以上的停发本人当月全部工资。
三、有关事宜
(一)事假工资将本人的基本工资折算成日工资(每月按30天计算)计发,折算后的尾数四舍五入。
(二)本规定所指的“基本工资”,机关实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指基础工资、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机关工人指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奖金之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指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之和。
(三)工作人员在按比例计发事假工资期间,可继续享受除奖金和岗位性津贴以外的其它津(补)贴和福利待遇。
(四)工作人员因私事出国(境)请事假的,其事假及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大中专毕业生和新录用人员在见习(试用,下同)、学徒(熟练,下同)期间请事假不足两个月的,见习、学徒期工资照发,请事假超过两个月及以上的,从第3个月起,停发见习、学徒期工资,并相应延长见习、学徒期。
(六)工作人员按有关规定在探亲假期满又因本人特殊原因请事假的,需提前向单位领导申请,经批准后可按本规定执行。
(七)女性工作人员产假期满,本人因特殊原因需请事假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可按本规定执行。
(八)工作人员请事假超过6个月的,超过的时间不能计算工作年限(含教、护龄工作年限),也不能计发当年的工龄工资和教、护龄津贴。
(九)工作人员在一年内请事假累计超过20天的,不再享受当年的职工休假待遇。
(十)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假及事假期间工资、津(补)贴、福利待遇,由各盟市、各部门自行确定。
(十一)以往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十二)本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十三)本规定由自治区人事厅负责解释。
❾ 内蒙古2017人工工资调整文件
2017定额人工:建筑工程112.35元/工日,装饰127.05元/工日,安装114.89元/工日,市政版107.51元/工日,园林绿化110.46元/工日,园林养护权102.54元/工日
内建工[2011]303号、内建工[2018]381号、内建工〔2017〕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