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作用

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1-07 03:11:49

Ⅰ 企业为什么要制定规章制度

一、企业规章制度的定义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条司法解释实际上赋予了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以类似于法律的效力。
三、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四、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
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形象,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企业规章制度的作用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章制度首先是应用于标准化管理。
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管理等。企业如果建立了全面、完善的规章制度,公司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得到广泛调动,企业的各项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不断得到提高。公平就是靠制度来体现的,效率也是靠制度来促进的,效益是靠制度来提高的。
2、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合作伙伴的信任,容易赢得商业机会(买产品先要看设备,做生意先要看制度)。
3、企业规章制度有法律的补充作用。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仅是公司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鉴于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从属关系,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对企业管理的有关事项一般缺乏十分详尽的规定,事实上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在劳动管理中可以起到类似于法律的效力。因而用人单位的合法的规章制度在此起到了补充法律规定的用。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4、规章制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政策应对。
比如发改委要求的项目基金的申报材料中,有一项就是公司政策及管理制度,必须有着非常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才可能申请到国家的项目基金支持。同理,许多项目竞标也都需企业提供本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作为考核企业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企业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的关系
我认为:企业的规章制度与企业的工作流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规章制度可以转化为工作流程,工作流程也可以转化为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告诉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工作流程是告诉你怎样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规章制度则重于防范(防止员工犯错);
工作流程则重于培训(教育员工成长)。
以上是对规章制度的一些肤浅的见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Ⅱ 请你简述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行为规则的总和,是一种显现的企业文化。

2、完善的版规章制度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企业不仅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而且企业的管理者更应当带头的去遵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品一貌去教育员工,正如“子帅已正,孰敢不正”。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的建立整套稳定成熟的运营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Ⅲ 请你简述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搜一下:请你简述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Ⅳ 公司制定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有什么好处

可以让员来工明白自己的职责所源在,管理号一个
公司,制度是必须有的
,如果一个公司要是没有了制度就相当于一个家没有了家规,一个没有制度和纪律的公司你想他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我的
个人观念,因为钱几天我刚做完了公司的
规章制度和职责所在

Ⅳ 公司制定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有什么好处

一、公司制定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好处:
l、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
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权是法律赋予企业的用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规定: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的一项义务。《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制定和实施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在其自主权限内用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是企业行使用工自主权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规章制度也称为“企业内部法”,是相关法律、法规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延伸。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企业应当追究法律责任。职工与企业因执行规章制度发生争议,应当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处理。
2、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证生产和经营的安全有效。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规范内部的生产经营和劳动管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各项活动规范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或经营的正常秩序,企业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采取某些处理措施,从而保证企业有序生产或经营。
3、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依法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有关劳动过程中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险待遇,员工福利,休息日,年休假,女工产假等内容。因此,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避免用人单位的任意行事。
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有了共同的行为规范,对于职工的劳动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如工资与劳动报酬的确定、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保障措施、员工培训、劳动纪律、岗位职责、职工上岗标准、职工奖惩规定等,有利于避免用人单位对职工的不公平对待。
二、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原则:
1.目标明确:
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能够真正服务于企业发展,而不是成为包袱。
2.统筹兼顾:
规章制度是一把双刃剑,不可能十全十美,有利有弊,必须针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员工的实际素质,权衡利弊,切忌四面反对、八方抵制。
3.民主集中:
要争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多角度、全方位的纳百家之长,然后集中汇总,根据目标确定内容。一方面考虑全面,另一方面减少规章制度执行的阻力。
4.操作简单:
制度格式要简练,表现形式要通俗易懂,操作过程要简单直接。

Ⅵ 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及如何制定企业规章制度

一、制定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劳动法律”,是企业进行劳动管理的工具。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既是企业的权利,也是企业的义务。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企业进行劳动管理,必须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没有劳动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劳动管理。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7条规定:“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三)项中的“重大损害”,应由公司内部规章来规定。 根据上述法律的规定,如果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给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规章制度合法有效,劳动者违反的,用人单位也可以依据规章制度的规定,合法地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这对企业的正常运作,规范管理劳动者的行为,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第37条: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制定的规章制度,虽未经过《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但内容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
上述法条,是关于规章制度或者员工手册是否走过民主制订程序的相关法条。 按上述规定,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否则可能在法院审判中被认定为无效的规章制度: 1、经过民主程序制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应充分反映在规章制订过程中。 应注意的是,上述的讨论、协商等均应保留相应证据如会场照片、会议记录、会议签到表等。2、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规章制度的设定目的,权利义务职责条款应服务于制度的目的;确保权利义务责任一致,有权利必有义务、有义务必有责任;注意规章制度的开放性和激励功能,重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语言简洁、明白、通俗易懂,不产生歧义;条款清晰、前后一致、不矛盾,符合逻辑规律;对难以穷尽事项用技术性术语概括规定;明确规章制度的效力范围;与其他规章制度的衔接;明确规章制度的解释和执行部门。 公司规章制度旨在维护公司的正常经营秩序,规范员工的行为,因此,除有规范性的规定外,必须有相应的处罚规定。否则,公司规章制度就形同虚设,起不到实际效果。公司规章中可以规定的对于员工的处罚方式通常有:书面警告、记过、扣工资或奖金、降级或降职、降薪、停工、辞退等等。由于处罚往往触动了员工的个人利益,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因此,建议企业对违纪员工的处罚应建立在既合法又合理的基础之上。 就实践中发生较多争议的公司根据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公司可分若干种情形对解除劳动合同加以规定:(1)单个严重违纪行为即可辞退。如规定:“员工不服从管理,殴打或者谩骂管理人员的,即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2)重复行为累计加重。如规定:“员工不服从合理工作分配,予以严重警告;再犯的,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3)一段时间内多次处罚累计加重。如规定:“员工一年内累计受到书面警告以上处罚3次以上的,予以辞退,公司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三、如何走民主制订程序? 民主制订程序一般分为四个理解步骤:
1、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2、提出方案和意见
3、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实务中一般有下列方式: 1、分别向全体员工征集意见,意见是赞同规章制度的实施,或者有异议均可,但需要员工签名。如前所述,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协商的程序,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完全按员工的意见进行修正。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职工意见汇总表》收集职工意见。同时我们可以使用网站、布告等辅助方式发布公告,向职工征求意见,此时可以使用《规章制度征求意见通知书》; 2、通过会议的形式征集意见。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会议记录,还需要一个会议签到。《会议纪要》和《会议签到表》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会议纪要里可以记录一下员工对规章制度的意见。《会议签到表》上写明会议的主题为讨论某某规章制度,让与会职工签名,表明签名职工参与了会议。 3、有的用人单位通过电子邮件向员工发布初稿,征求意见,保存电子邮件记录,这也是一种方式,但这要求单位在事先就以入职登记表或其它方式确认了员工的联系邮箱。四、规章制度如何有法律效力-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公司规章制度公示是最应注意的问题,要保留已经公示的证据。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将规章交由每个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阅读规章制度的签字确认,可以通过制作表格进行登记,也可以制作单页的声明由员工签字,内容包括员工确认“已经充分了解并且承诺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2)在工作场所将规章制度内容公告,并且将公告的现场进行拍照、录像等方式的记录备案,并可由工作场所内的物业管理等人员见证。 (3)召开职工大会公示,并以适当方式保留证据。 (4)委托工会公示,并保留证据。 (5)现在很多企业制定有员工手册,将公司的主要规章制度均收集在员工手册中,并向每一个员工发放,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公示方式,但应注意由员工签收员工手册。

Ⅶ 企业为什么要制定规章制度

企业的规章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专需要。

企业的规属章制度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制订,并随着生产的发展,客观情况的变化,对那些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及时修订和废除。

属于全厂性的重要规章制度的建立、废除和修订,要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厂长批准发布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应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

(7)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作用扩展阅读:

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1、规范管理,能使企业经营有序,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2、制订规则,能使员工行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

规章制度的重要意义是:

1、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2、制定企业规章制度是规范指引企业部门工作与职工行为需要。

3、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完善”劳动合同制”,解决劳动争议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

Ⅷ 企业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

1、正面引导与教育作用
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规范员工行为的一种准则,具有为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指引方向的作用。规章制度公布后,员工就清楚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怎样获得这些权利,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如何履行义务。比如规章制度中规定上下班时间,员工就知道了什么时候是工作时间,什么时候是休息时间,就可以指引员工按时上下班,以防止因迟到或早退而违反劳动纪律。再如,规章制度中规定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教育员工约束自己的行为,防止出现不良行为。由此可见,优秀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的权利义务及责任的设置,可以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2、反面警戒与威慑作用

反面的警戒和威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做出规定来威慑员工,使员工能够事先估计到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如果作为以及作为的后果,自觉抑制不法行为的发生。其次,通过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惩处,让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从中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使其他员工看到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达到警戒和威慑全体员工的效果。

3、防患未然与预防争议发生的作用

企业生产劳动的过程,也是劳资双方履行义务、享受权利的过程。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实现需要多种措施来保证,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国家法规政策是其中的重要保证之一,而企业规章制度也是重要的保证之一。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可以更为具体的明确劳资双方实现权利和义务的措施、途径和方法等。因此,当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利和义务实现的措施、途径和方法通过规章制度加以明确、具体后,就可以大幅度防止纠纷的发生,从而可以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比如,休息休假属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但是劳动合同中可能仅仅涉及假期的种类,至于各类假期的请假条件、请假手续、假期期间的待遇等等一般不会在劳动合同中进行详细约定,这就需要企业在规章制度中对休假进行详细规定,否则,会引起很多纠纷。

4、事后支持与提供处理劳动争议证据的作用

由于劳动关系具有对抗性的一面,因此,企业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劳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尽量缓和劳资矛盾,无法消除、杜绝劳资矛盾。当劳资矛盾爆发无法通过协调解决时,诉诸法律就是唯一的选择。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需要依据国家法规政策、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由于规章制度也涉及到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裁判机关也会依据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裁判案件。特别是在国家法规、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对纠纷的有关事项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时,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的企业则正是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就充分考虑所有的情形,将可能成为争议焦点的内容加以细化,并用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一旦发生争议,这样的规章制度便能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说,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贯穿于企业管理和纠纷解决的全过程。

热点内容
社工项目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7 13:52:59 浏览:401
注册公司法人监事 发布:2025-07-27 13:47:59 浏览:350
顺风车免责公告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27 13:33:33 浏览:834
合肥律师号码 发布:2025-07-27 13:23:32 浏览:501
离婚律师焦艳艳泳装 发布:2025-07-27 13:13:26 浏览:334
违反经济法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27 12:34:44 浏览:976
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 发布:2025-07-27 12:30:51 浏览:627
司法改造场所 发布:2025-07-27 12:19:59 浏览:411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为什么要实施法律强制 发布:2025-07-27 12:18:18 浏览:95
丧葬假劳动法 发布:2025-07-27 12:16:01 浏览: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