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逃亡犯条例

逃亡犯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1-08 01:52:34

❶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朝是如何处置逃兵的

中国古代战争中,士兵都是被强制服役的农民,在大多数时代,当兵并不能带来身份上、经济上的明显好处。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的文化环境下,当兵要冒身体毁伤、陷己不孝的下场,也很难得到精神上的激励。因此古代统治者为了能够驱使士兵为自己卖命,只好严惩逃兵。
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处置逃兵法律,是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军爵律》两条条文。一条是规定士兵每五人编为一“伍”,其中有一个士兵逃亡的,其余四人都要受罚两年的劳役(如有战功斩敌一颗首级可以免罚)。这种连坐法使全体士兵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而互相监视,大概是各国军队普遍实行的。另外一条规定,如果在战场上“失踪”,军队已经上报他阵亡、国家对他的后人进行了抚恤、授予爵位,可是后来查明他是在战场上逃跑,并没有死,就要剥夺他后人所得的抚恤及爵位。这人日后回到家乡,就“以为隶臣”,成为国家奴隶。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斩获敌军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国家按照爵位来分配土地,授予种种法律上、社会生活上的特权。因此秦国军队总的来说士气高涨,被孙卿子评为是战国最强的军队,“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因此逃兵问题或许不那么严重,处罚还不算很重。
唐律的《捕亡律》将逃兵罪名区分为已出征临战时的逃亡、平时镇守驻防时的逃亡两大类。凡是军队已出征上战场,士兵逃亡一日徒一年,一日加一等,逃亡超过十五日判处绞刑。如果是在作战时逃亡的处斩首。凡是平时镇守驻防,士兵逃亡一日杖八十,三日加一等,最高加到流配三千里为止,没有死罪。
唐末五代时期,为了防止士兵逃跑,朱温下令在士兵脸上刺上军号(用针刺字后再涂上墨汁),在道路关口设立岗哨盘查,发现刺字的逃兵就予以处死。这个办法迅速被各个大小军阀采用,也被宋代继承,士兵一律刺面,并设“逃亡之法”。刺面的禁军逃亡,满一日处斩首。北宋仁宗改为逃亡满三日,斩首。北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期间改为逃亡满七日,处斩首。这个法律一直维持到南宋灭亡,只不过各代皇帝往往下诏特赦逃兵的死罪。
明律继承了唐律将逃兵罪一分为二的立法原则,但不采用按照逃亡日期来定罪量刑。《兵律·军政》规定,军官军人出征时逃亡的,初犯杖一百,充军继续出征;再犯者处绞刑。而各地驻防军人逃亡的,初犯杖八十,继续服役;再犯杖一百,发往边远地区充军服役;三犯处绞刑。
清律沿袭了明律的规定,只是将两种逃兵罪名的绞刑都改为“绞监候”(监禁等待秋审最后决定是否执行绞刑)。可是在后来的清代条例里,却不分出征、驻防,只要是“在营”的将士逃亡的,一律加重为斩立决(不经秋审报朝廷核准后立即执行死刑)。在战争结束前自首的,发遣到各省驻防八旗为奴;战争结束后才自首的仍然斩立决。

❷ 逃犯逃亡20年后,过了刑法追诉期限,他现在有公民权么

你好,有公民权,虽说过了追诉期限,但特殊情况还是可以追溯的

❸ 《逃犯引渡条例》为何在香港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逃犯引渡条例》在香港引起如此大的争议的原因是:

一是阻碍香港与内地及港澳开展刑事司法协助,使得香港某种意义上成为“逃犯天堂”。

该条例的导言部分,明确了移交逃犯安排“适用于香港政府及香港以外地方的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其他部分的政府除外);或香港及香港以外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其他部分除外)。

是为移交因涉及违反香港或该地方的法律的某些罪行而被追缉以作检控、判刑或强制执行判刑的一名或多于一名人士而作出的。”今年两会期间,原公安部副部长、现全国政协委员陈智敏,在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表示,内地逃到香港的重犯多达300多人,全部“有名有姓”。



但受到《逃犯条例》的限制,香港并不能将这些逃犯移交内地。2016年香港特区政府曾书面答复议员,因内地-香港两地法制差异,有关移交逃犯安排的商讨工作须小心进行,各项细节要仔细审视。由于没相关法例授权,故在相关安排正式立法及生效前,不会将逃犯移交到大陆。

二是港人在未签订双边协议的国家及地区发生刑事案件,追究刑事责任面临极大困难。

根据《逃犯条例》规定,香港只能向签定双边协议的国家及地区移交逃犯。经笔者查询,目前香港只与英国、新加坡、新西兰、马来西亚、法国等20个司法管辖区签订移交逃犯协议,仍未与其他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达成双边协议。

三是一些在港犯案后逃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嫌犯,也因为没有引渡安排,港府无从引渡他们来港受审。

为阻碍修订《逃犯条例》,香港内外反对势力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使出了很多毒辣的招数。这其中,很多都是他们在“反国教运动”“反‘一地两检’”中反复使用过的,凸显出反对派逢“中”必反的根本立场,也预示着修法必将面临一场艰苦的缠斗。

极力渲染恐慌气氛。香港多个反对派政党宣称,修法会成为内地要求香港引渡“政治犯”的借口。非法“占中”黑手黄之锋撰文,声称修法“将彻底破坏一国两制对港人的法律保障……届时若有台湾政界人士被北京政府定性为干犯中国大陆的罪行。

只要该人在香港过境、逗留或旅游,都有被引渡(移交)至中国大陆的可能”。同时,也有香港反对派顾虑,内地会以非政治化的罪名,例如逃税等,要求引渡逃港政治异见人士。和反对“一地两检”时一样,反对派大肆渲染内地将大规模拘捕或引渡港人的场景。

试图激发港人的恐惧心理,从而形成反对修法的舆论。一直以温和反对派立场著称的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对有关“遣返政治犯”的说法感到气愤,并斥反对派将政治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大做文章及随意提出无理指控。

漠视社会公义等,重申香港不应发生这样的情况。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执行主席邓清河表示:“这些所谓忧虑纯粹只是反对派的危言耸听,他们只是试图将有关修例建议妖魔化、政治化和阴谋化。

除此之外,他们对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属并无任何怜悯同情之心。”反对派的担忧并没有道理,因为现行条例已经把“政治犯”排除在外。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移交“政治犯”的问题。相反,特区政府在每个具体案例上都会极为慎重,不可能出现滥用《逃犯条例》的现象。

极力阻碍“一国”进程。目前保安局修法建议其实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取消对除香港以外中国其他区域的限制,二是与香港没有签订长期移交协议的司法管辖区,开辟以“个案形式”移交逃犯的通道。但公民党党魁杨岳桥建议,先就对台湾的限制松绑。

3月15日,反对派在立法会会议上提出“先处理(适用于)台湾、不适用于中国内地”等3个动议,结果全遭否决。其实,反对派的这些建议,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在台湾这方面的要求比较紧迫,先对台湾松绑,但其他国家和地区就都不动,等爆发出新的问题了再继续改正。

同时,他们心中其实是有一条底线的,那就是可以同台湾进行司法协助,澳门也可以谈,但必须回避内地地区。究其实质而言,这些反对派依然回避“一个中国”原则,以所谓的“司法独立”来妨碍“司法公正”。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蓬勃开展,内地及香港、澳门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往来越来越密切,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将会变多,在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需求自然会更加迫切。

如果在同一个国家、特别是同一个大湾区内都不能实现刑事司法协助和逃犯的顺利移交,那么三地融合的步伐和程度自然就会受到影响。正如一座不允许多向自由通行的大桥那样,其综合效益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的。

❹ 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涉及到的犯罪条例有哪些

《天下无贼》里面涉及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盗窃罪。

❺ 触犯条例和法规算不算违法

是的。

违法: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版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权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是指特定主体实施了与现行法相冲突的行为,引起相应的损害事实,法律对之进行否定性评价的状态。 这是作为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之一的违法。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2015《立法法》最新修订),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❻ 法律上有没有规定犯罪者逃亡几年后免除责罚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版法定追诉时效期限权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❼ 中国警察以什么法律依据把香港犯罪嫌疑人引渡回港受审

所谓引渡,就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被其他国家指控为犯罪或判罪的人,依照他国请求移交其进行审判或处罚的法律制度。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对其他国家司法请求的一种配合,但实际上,引渡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项关系到本国主权、司法权和人权的大事。各国因司法理念和利益诉求的不同,一直存在著分歧。因此,在引渡问题上,各国一般都依照本国需要和通行规则设置了种种限制。很多国家都在宪法或引渡法裏设定了诸如本国国民不引渡、死刑不引渡、政治犯罪不引渡等一系列法律门槛,以维护司法管辖权的完整和确定对人权的保护。由於引渡程式的复杂性,很多国家都把签定引渡条约当作司法协助的一项大事,但是由於司法体制和理念的不同,签定引渡条约的过程比进行引渡本身还要艰难。
在1997年7月1日移交前,香港政府的引渡法主要包括英国《国会法》(Acts of Parliament)和适用於香港的《枢密院令》(Order in Council),引渡主要在香港与其他英联邦司法管辖区之间进行;香港与中国内地、澳门和台湾之间没有引渡。在回归前不久,为了本地化适用於香港的英国法例,逃犯条例被制定,且於1997年4月生效,本条例允许香港与跟香港特区签订了引渡条约的国家进行引渡——这是基本法赋予香港特区的权力。逃犯条例的规定,主要遵循英国的引渡法,并纳入了许多联合国《引渡示范条约》及《英联邦引渡伦敦计画》(London Scheme on Extradition Within the Commonwealth)的原则。例如,针对政治犯罪,因其政治见解、宗教、种族或国籍而被起诉的人,或因其中任何一个原因而对其公平审判有偏见的人,以及有遭受酷刑风险的人,不会被引渡。从1997年起,香港特区与20个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超过100人——主要是外国人——已根据这些条约被香港移交,而美国则是被移交人数最多的目的地。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政府签署的法律是《刑事区际司法协助协议》,逃犯条例及相关的《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刑事互助条例)的一个重要特徵,是这些条例均不适用於中国其他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澳门)。显然,在制定这些法例时,考虑到香港基於普通法的法律制度与中国内地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存在巨大差异,香港尚未准备好与大陆订立引渡安排。而这问题,本来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处理的。中港移交逃犯协议谈判了近20年也没有结果,情况并不理想,谈判陷僵局的一个主因是香港无死刑、内地却有死刑。香港和内地并无引渡安排,特区政府所有执法,必需根据法律办事。内地所实施的刑事强制措施在香港并没有法律效力。

如果绑架案在香港发生,本来香港理应有司法管辖权,但内地亦可能以疑犯涉嫌在中国境内策划绑架,又或涉藏械、接赃等而作出刑事检控。但若疑犯在香港受审,罪成最高只会判终身监禁;但同一罪名若在内地罪成则可判死刑。中港移交逃犯问题惹关注,源於1996年的李泽钜被绑架案及1998年德福五屍命案,绑架案主犯「大富豪」张子强及五屍命案主犯李育辉,犯案後逃往内地後均被公安拘捕。虽然犯案地在香港,但两罪犯最终均在内地法院受审及被判死刑,引起公众对司法管辖权的关注。

港人对中国内地法律制度不足(inadequacies )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很少西方国家与中国签订引渡条约(其中包括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义大利)。澳洲於2007年签署了这样的条约,但由於内部基於对中国法律制度的忧虑而反对,澳洲没有正式批准该条约。新西兰法院拒绝将一名涉嫌杀人犯引渡到中国,主要因为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担忧。

内地警方配合香港警方执法,而香港方面反过来的配合则很难实现。最大的原因有二,一是香港与内地属於不同法系,两地做有关通报容易,而要香港警方配合内地警方,港方觉得有障碍。二是舆论压力,香港与内地施行不同政治制度,一些港人对保护“言论自由”和嫌疑人权利很敏感,对内地的政治质疑和不信任常常扩大化,束缚了警方的手脚。香港方面向内地移交的嫌犯人数是0,香港嫌犯在内地涉案後一旦逃回香港,比逃到有些西方国家更难被带回归案,如果在香港宣称他(她)受到“政治迫害”,当地舆论就很可能向警方和法院施加压力。即使舆论还没动起来,对潜在压力的预期已经存在,会让相关机关和公务人员发怵。

❽ 逃犯条li 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2019年10月23日,香港立法会召开会议程序于下午2:57开始,3:01分完成整个程序,耗时仅五分钟

❾ 犯故意伤害罪逃亡多年后被抓住了的量刑标准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内、拘役或者管制容。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❿ 中国法律规定14岁以下的人犯罪不负法律责任,哪香港的规定是多少岁啊

香港地区适用独立的法律法规,其属于英美法系。

《少年犯条例》第3条规定:刑事责任的年龄版版本日权期01/07/2003,现订立一项不可推翻的推定,10岁以下儿童不能犯罪。
在香港,14岁以下的孩子被称为“儿童”,14岁以上被成为“少年”,根据该法第11条的规定,任何儿童不得被判处监禁。也就是说,不必投入监狱服刑,但适当的拘留、羁押、社区管制和罚款还是要进行的。少年犯的服刑不得与成年犯接触。而且很有趣的地方是,关于儿童犯和少年犯的很多事项是由社会福利署署长进行的。
另,我国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可能是香港所没有的(不太肯定,因为没有找到相关规定)我国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公民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

热点内容
cpa经济法每天一练 发布:2025-07-29 09:11:52 浏览:59
开展道德讲堂的意义 发布:2025-07-29 08:54:36 浏览:844
法官征拆 发布:2025-07-29 08:53:58 浏览:329
舒城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7-29 08:47:59 浏览:331
香港的终审法院是哪里 发布:2025-07-29 08:44:27 浏览:88
邮政站所工作人员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29 08:42:10 浏览:635
雇员承担连带责任法律依据 发布:2025-07-29 08:41:31 浏览:91
疫情下的法院工作 发布:2025-07-29 08:41:27 浏览:450
华润集团劳动法 发布:2025-07-29 08:41:27 浏览:465
法律援助个人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29 08:39:29 浏览: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