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条例工资
1. 工伤保险条例中本人工资是指
工伤保险条例中本人工资是指
前12个月平均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中本人工资是指什么
本人工资指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伤保险缴费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
第六十四条本条例所称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本人工资”怎么界定
1、本人受伤前十二个月劳动报酬总额的平均工资;
2、仲裁可以按照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
3、按照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
新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本人工资是去年工资还是前年工资?
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若工伤发生在2011年9月,本人工资应为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的平均缴费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什么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3年4月27日)第六十一条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是工伤保险条例吗
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2010
你好,就你描述的问题,律师答复如下:
首先,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
第三,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具体规定进行赔偿。
第四,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祝福!
工伤保险条例37条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规定。
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中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中的本人工资是指什么,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都是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单位分别支付的。
当然是以离职时的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根据不同省份,是不太一样的。有的地方是本人工资,有的地方是当地人均工资。
如果是本人工资:
(一)、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离职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二)、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离职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三)、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