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法规要求受限空间

法规要求受限空间

发布时间: 2025-05-17 08:40:32

❶ 受限空间作业五项规定

法律分析: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的特点,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履行本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安全生产义务。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❷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是什么

一、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是什么
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如下: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受限空间安全措施有哪些
1、安全隔绝。设备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与外界有效隔离。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电源应有效切断;
2、通风。保持有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逐项登记;完成作业离开有限空间时,应清点作业工具、材料的数量并全部带出,不准留在有限空间;
4、定时监测。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有限空间再次作气体采样分析,采集的分析样品要有代表性,应保留在气体取样器内并至少保留4小时甚至直至作业结束,作业中要加强定时监测,作业期间应至少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
5、清洗和置换;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有限空间进行清洗和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清洗后应进行空气置换,并随时监测氧气和其他危险气体的含量、用压缩空气进行置换,应考虑到盲端的置换,置换后的氧含量应达到18-21%,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及其他危险气体浓度符合GBZ2-2002规定;
6、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可靠通风措施。

❸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强化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等事故,特制定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和人员。

安全环保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修改与督查,其他相关单位协助执行。作业相关人员需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受限空间定义为公司内各类塔、槽、罐、炉膛、锅炉、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坑(池)、下水道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票管理,需办理《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作业前需对受限空间进行安全隔绝、清洗或置换,并满足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照明及用电安全、监护等要求。

进行清洗或置换时,应确保受限空间内氧含量在18%~21%,有毒气体浓度符合GBZ 2-2007规定,可燃气体浓度符合特定标准。作业前30分钟内进行气体采样分析,保证作业环境安全。

受限空间作业必须采取有效通风措施,可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使用管道送风时,需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受限空间内应进行定时监测,至少每2小时监测一次,遇情况异常时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进行连续监测。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工具,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监护人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受限空间作业需使用安全灯具,电压不大于36V,潮湿容器电压不高于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作业人员应将与作业无关的物品带出受限空间,使用的所有电气设备需安装漏电保护器,确保“一机一闸一保护”。金属容器或潮湿、狭窄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不高于12V,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应配备救生绳、消防器材、气防设备、安全三脚架等应急用品,并制定紧急救援措施。作业人员应接受专门培训,了解受限空间内的所有危害因素。

作业期间,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避免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时相互伤害。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确保受限空间内外安全。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对空间内外进行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作业结束后,由作业单位和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共同检查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空间。

本制度执行过程中,如遇环境、工艺条件、作业内容改变,应重新办理《作业证》。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将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决定。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法规执行。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❹ 受限空间分级及期限

受限空间的分级和期限要求根据具体行业标准和安全规定而定,通常涉及安全风险等级和作业时间限制。具体如下:
1、受限空间是指空间尺寸限制、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有害气体等特点的工作区域。
2、分级通常基于空间的安全风险等级,如一级表示最高风险,需严格控制进入和作业。
3、作业期限指定了在受限空间内作业的时间限制,以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4、不同行业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标准和规定,如石油化工、建筑等。
5、企业需根据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安全管理体现如下:
1、受限空间管理是为了防止作业中的安全事故和健康风险。
2、分级和期限的设定基于对受限空间潜在风险的评估,如氧气缺乏、有毒气体等。
3、合理的分级和作业时间限制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安全事故。
4、企业和作业人员需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执行有效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受限空间的分级和作业期限是根据空间的安全风险等级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考虑而定。这些标准和规定因行业和地区而异,目的是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安全事故。企业需依据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八条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对作业场所进行安全评价,确保安全生产条件。

❺ 受限空间作业有哪些要求

法律分析】:受限空间作业要求有:1、受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安全警示线;2、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作业;进入受限空间如涉及用火、高处、临时用电等作业时,必须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3、作业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使之清楚作业存在的危害、风险及注意事项;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安全应急处置措施和配置必要的救援设施和消防器材等;5、作业前半小时应对受限空间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6、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部位取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热点内容
劳动法职工奖惩 发布:2025-08-16 02:49:38 浏览:285
道德经门事件 发布:2025-08-16 02:43:25 浏览:737
强力金融法学 发布:2025-08-16 02:34:22 浏览:852
导火新闻线行政法知识 发布:2025-08-16 02:28:41 浏览:346
中国政法大学案例研习经济法 发布:2025-08-16 02:14:36 浏览:456
合同法中的明显不合理低价 发布:2025-08-16 01:57:10 浏览:431
海港区法院 发布:2025-08-16 01:56:15 浏览: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发布:2025-08-16 01:54:05 浏览:572
单位法律知识考试简报 发布:2025-08-16 01:53:56 浏览:226
民法扣工资 发布:2025-08-16 01:27:5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