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江苏省公路管理条例

江苏省公路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7-11 23:53:19

Ⅰ 江苏省公路条例第一章总则

江苏省公路条例第一章 总则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立法目的与依据

    • 为了有效管理和推动公路建设,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2. 适用范围

    • 所有在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公路规划、建设、维护、经营、使用与管理活动,均适用本条例的规定。这里的公路涵盖了全省的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渡口等基础设施。
  3. 公路发展原则

    • 公路发展需遵循全面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注重质量、确保畅通、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同时平衡建设与养护的关系。
  4. 政府责任

    • 地方各级政府需将公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公路事业进步。
  5. 管理机构与职责

    • 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公路工作的统一管理。
    • 设区的市、县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
    • 公路管理机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具体负责公路的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如国道和省道的监督由省和设区的市公路管理机构负责,高速公路由省公路管理机构管理,县道由县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乡道的路政管理由县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实施。
  6. 区域协同机制

    • 针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一体化需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需建立公路管理的协同机制,推动公路规划、养护、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促进区域间无缝衔接、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
  7. 禁止行为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破坏、损坏公路设施或非法占用公路用地,禁止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公共利益的保护。

Ⅱ 江苏省公路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公路(含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按照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道;按照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村道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按照有关农村公路的法律、法规执行。第三条公路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建设改造与养护管理并重的原则。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公路发展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和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公路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公路相关工作。第五条国道、省道的监督管理,由省和设区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划分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县道、乡道的监督管理,由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具体承担公路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职能。第六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建立公路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推进公路规划、养护、管理和服务一体化,实现区域间相互联动、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公路、公路用地以及公路附属设施。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第二章公路规划第八条公路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公路总体规划要求,根据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及国防建设需要编制,并与国土空间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第九条公路规划分长远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规划确定的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有计划地分步组织实施。
新建、改建、扩建公路项目应当符合公路规划,对未纳入公路规划或者与公路规划不一致的公路建设项目,不予批准。
经批准的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经科学论证后,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第十条编制公路建设用地计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保证公路用地需要,符合公路技术等级标准,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合理使用土地。对已经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公路建设用地,依法进行用途管制。第十一条规划建设铁路、河道、渡槽、管线等各类设施涉及上跨、下穿或者并行于规划公路的,应当征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意见,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几何尺寸和净空要求。第三章公路建设第十二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维护公路建设秩序,加强对公路建设的程序和投资、质量、进度、安全的监督管理。第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应当符合相应技术等级的要求。国道、省道的建设不低于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县道的建设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乡道的建设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公路应当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同步建设交通安全设施以及必要的服务、管理设施。第十四条公路建设资金应当多渠道、多方式地筹集,具体可以通过下列渠道和方式筹集:
(一)财政拨款;
(二)国内外金融机构或者外国政府贷款、赠款;
(三)国内外企业或者其他组织、个人的投资、捐款;
(四)依法出让公路收费权的收入;
(五)开发、经营公路的公司依法发行股票、公司债券;
(六)法律、法规或者国家、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方式。
筹集公路建设资金不得强行摊派。
公路建设资金应当依法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第十五条公路建设项目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查后,按照国家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事先办理有关审批手续的,从其规定。
公路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未经原设计单位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不得改变原审批文件中项目的工程规模、线路走向、技术标准等。

Ⅲ 江苏省公路条例第三章公路建设

江苏省公路条例第三章关于公路建设的主要规定如下

  1. 建设监管

    •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需维护公路建设秩序,对建设程序、投资、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监管。
  2. 技术等级要求

    • 新建公路需符合一定的技术等级,国道、省道需升级到二级以上,县道、乡道分别需提升到三级以上和四级以上。
  3. 资金来源与管理

    • 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包括财政拨款、金融机构贷款、企业投资、捐赠等,但禁止强行摊派。
    • 资金管理需确保专款专用,合法合规。
  4. 项目审批与执行

    • 公路建设项目需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审查并报批,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或改变审批内容。
    • 项目执行需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度等,政府和私人投资建设公路的责任各有明确。
  5. 建设单位责任

    • 建设单位需与相关单位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如公路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施工质量监督。
  6. 工程质量和验收

    • 工程质量和命名编号需在立项时确定,竣工后需经验收合格才能交付使用。
  7. 旧路管理与交接

    • 新建公路取代旧路时,原有公路的管理和养护需及时交接,如需报废,需公告公众。
  8. 施工质量保修

    • 在施工质量保修期内,施工单位对施工问题负责并承担赔偿责任。
热点内容
保安员法律知识培训 发布:2025-07-12 09:03:10 浏览:30
房产交易条例 发布:2025-07-12 08:54:42 浏览:89
法律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2 08:37:01 浏览:23
社会与法内容2017 发布:2025-07-12 08:22:06 浏览:906
香港出入境条例 发布:2025-07-12 08:14:16 浏览:393
行政法基本知识2018 发布:2025-07-12 08:05:34 浏览:607
民法的条例 发布:2025-07-12 08:02:15 浏览:805
有法院筑牢 发布:2025-07-12 07:59:16 浏览:913
秦腔戏刑法 发布:2025-07-12 07:38:11 浏览:86
潘业文律师 发布:2025-07-12 07:37:59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