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7-12 05:19:11

① 宁波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科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F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的促进及其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科技创新,是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活动。第三条科技创新促进应当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第四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技创新。第五条市和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科技创新促进的有关工作。第二章科技创新体系第六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确定科技创新发展目标、任务、投入、关键技术与重大专项等内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建立和完善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有效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第七条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组织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增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企业从境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鼓励企业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消化吸收再创新。第八条高等院校应当组织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第九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科技创新的要求,统筹规划、优化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

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设立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应当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开展科学技术攻关,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科技服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第十条科技创新应当发挥产学研联合举办的科研机构的优势,实行产学研合作的产业化方式。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举办研究开发机构,或者采取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经济实体和产学研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

企业根据发展需要编制科技创新项目、计划,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开发和解决技术难题的,由政府有关部门依照规定给予资助。第十一条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加强物流、港口等现代服务业和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应用。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农业新品种、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进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的发展。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洋安全和环境保护、海洋工程技术等海洋科技领域的研究,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海洋产业发展。第十二条科技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本地产业发展要求,编制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指南,指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第三章科技创新服务第十三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促进服务科技创新的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让、专利代理、科技信息、法律服务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技术服务市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建立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鼓励相关行业协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咨询、评估、经纪等服务。第十四条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投资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企业。

科技企业孵化器应当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专业化、社会化、功能化发展。

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依照规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② 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第五章  科技创新保障

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的第五章专门阐述了科技创新保障的相关内容,旨在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首先,条例强调了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计划等重大政策制定时应充分听取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条例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由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旨在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市、区县(自治县)政府应逐年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确保其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整合市级各类财政性专项科技资金,实行分项管理、统筹使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


财政性科技经费支持的研究活动涵盖了从发展战略研究到科技创新试点示范的多个领域,旨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全面发展。


财政性科技计划项目实行专家评审、招标投标、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制度,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与产业发展相关的项目应由企业组织实施或产学研联合实施,体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


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项目,可采取后补助方式给予财政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资助,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科技重点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工程等建设项目应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公共投资计划,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政府鼓励境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资设立科学技术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并对捐赠实行优惠政策。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支持其发展。


对本市企业通过商品进口国家或地区认证、进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备案等活动给予政策扶持,旨在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对新产品项目计划给予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支持科技创新。


各级政府应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优先购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


市人民政府建立了科技发展考核制度,对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科技发展工作进行考核,确保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


市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奖励项目,对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奖励。同时,对取得国家或市级新产品认定、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进行奖励。


区县(自治县)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鼓励科技创新的奖项,进一步激发地方科技创新活力。


建立和完善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机制,公开评估结果,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监督检查,确保科技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监督,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和质量。


(2)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扩展阅读

(2009年7月24日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中2018年婚假新规定 发布:2025-07-12 12:11:17 浏览:865
2014财经法规复习资料 发布:2025-07-12 12:11:15 浏览:84
民法通则五十五条 发布:2025-07-12 12:05:55 浏览:175
属于合同法基本原则的有 发布:2025-07-12 11:59:31 浏览:79
用什么土方法治疗痔疮 发布:2025-07-12 11:51:17 浏览:185
普通冰冻血浆有效期法规 发布:2025-07-12 11:40:13 浏览:261
两法衔接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2 11:39:29 浏览:730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法律顾问 发布:2025-07-12 11:33:07 浏览:270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发布:2025-07-12 11:32:22 浏览:18
肇事逃逸律师 发布:2025-07-12 11:27:24 浏览: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