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体育管理条例

体育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7-26 14:40:31

Ⅰ 西安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条款

西安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的主要条款包括以下几点

  1. 定义与目的

    • 定义:条例明确了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体育活动,如健身、训练、竞赛、表演等。
    • 目的:旨在发展和规范西安市的体育事业,保护体育活动参与者权益。
  2. 适用范围

    • 适用于西安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体育活动经营、消费和管理行为。
  3. 管理方针与机构

    • 管理方针:坚持开放、搞活、扶持和引导,旨在培育健康繁荣的体育市场,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 管理机构:市、区、县体育行政部门是主要管理机构,工商、公安、文化、卫生、物价、环保和税务等部门协同管理。
  4. 经营者要求

    • 需在取得营业执照后向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 经营项目需合法,具备安全设施、合格的器材和技术人员等条件。
    • 举办危险性大或技术性强的体育活动需经过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
    • 必须在核准范围内公开经营,严格控制人员容量和噪音水平。
  5. 场所与安全保障

    • 体育活动场所应确保设施完好,维护消费者安全。
    • 经营者需对可能的风险进行明确告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伤害发生。
    • 危险性项目需配备专业人员和应急设施。
  6. 内容与健康要求

    • 体育经营活动需健康文明,禁止涉及淫秽、赌博等有害消费者的内容。
  7. 经营者与消费者权益

    • 体育经营者需履行遵守法律法规、公平交易、维护秩序、保障消费者安全等义务。
    • 消费者有权维护自身权益,解决纠纷。
  8. 处罚与听证

    • 违反条例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包括罚款和停止经营活动。
    • 对于行政处罚,当事人有权申请听证。
  9. 生效与保障

    • 条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为西安市体育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Ⅱ 西安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2004修正)

第一条 为发展体育事业,规范体育经营活动,保护体育活动的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开办的商业性体育健身、训练、培训、竞赛、表演、娱乐活动。
体育经营活动的具体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体育活动经营、消费、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第四条 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应当遵循开放、搞活、扶持、引导的方针,培育和繁荣体育市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第五条 市、区、县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体育经营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工作。
工商、公安、文化、卫生、物价、环保、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有关管理工作。第六条 体育活动的经营者取得工商行政部门的营业执照后,应向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七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经营项目;
(二)有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规定的体育经营活动的场所;
(三)有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体育器材;
(四)有符合要求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具备的其他条件。第八条 举办危险性大、专业技术性强的体育经营活动,应经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危险性大、专业技术性强的体育经营活动的具体项目,由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确定。第九条 体育活动经营者必须按照核准的经营范围,亮照经营。第十条 体育经营活动场所接纳消费者不得超出人员容量的限制规定。
体育经营活动场所的噪音应当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第十一条 体育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做好体育设施、器材的维修保养,保证安全、正常使用,对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的事宜,应当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第十二条 经营具有危险性大、专业技术性强的体育项目,应当配备必要的体育技术人员、应急救护人员和救护设施。第十三条 体育经营活动应当健康文明,禁止从事具有淫秽、赌博内容和其他有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活动。第十四条 市、区、县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出示执法证件。第十五条 体育活动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体育活动的经营者有权拒绝下列行为:
(一)侵占体育经营活动场所、设施、设备;
(二)强行派购物品或者安置人员;
(三)非法收取费用;
(四)未持有合法证件或者超出职权范围的检查及处罚;
(五)未依法定程序扣押、收缴、吊销证照或者强令停业。第十六条 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造成体育活动的经营者损失的,体育活动的经营者有权要求赔偿,并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检举、控告。第十七条 体育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纪守法,文明经营;
(二)明码标价,公平交易;
(三)维护经营场所秩序;
(四)提供的服务符合保障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五)保持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十八条 体育活动的经营者应当接受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按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提供有关资料。第十九条 体育活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并享有下列权利:
(一)自主选择体育活动项目;
(二)要求体育活动的经营者按照承诺提供服务;
(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
(四)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二十条 消费者与体育活动的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
(二)申请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诉;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十一条 消费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
(二)遵守体育经营场所的管理、安全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三)爱护体育经营场所的设施、设备、器材;
(四)保持体育经营场所的环境卫生。

Ⅲ 体育条例有哪些

体育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则 目的:确保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范围:涵盖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的体育课程、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和比赛。 目标: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教授体育基础知识,培养体育运动技能与习惯;提升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进行品德教育。 原则:普及与提高并重,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 实施:需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教育部门领导,学校具体实施,体育部门提供指导。

二、体育课教学 课程设置: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中专一年级至二年级,以及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 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学大纲,适应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及地理气候条件。 考试要求:体育课作为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因病或残免修或免考需持医院证明并备案。

三、课外体育活动 时间安排: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安排课间操,每周三次以上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时间。 活动形式: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夏令营活动。

四、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开展活动: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 组建队伍:学校应组建各类运动队,定期参加体育比赛。 提供设施:提供必要的训练设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余训练。

五、体育设施与器材 配备设施:学校应配备必要的体育设施和器材。 定期维护:确保体育设施和器材完好无损,定期进行维护。

六、体育教师 配备教师:学校应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 教师专业:体育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培训。

七、体育安全管理 制定制度:学校应制定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八、体育成果展示 展示活动:学校应定期举办体育成果展示活动。 提高兴趣:通过成果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热点内容
法律知识答题活动总体情况汇报 发布:2025-07-27 00:44:54 浏览:372
全国最新的法院 发布:2025-07-27 00:44:54 浏览:580
合同法第52条第二项 发布:2025-07-27 00:44:17 浏览:623
新劳动法哺乳期规定 发布:2025-07-27 00:35:44 浏览:417
民事诉讼法200条第十二项 发布:2025-07-27 00:34:18 浏览:186
劳动法对就业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5-07-27 00:28:29 浏览:771
法律知识对错题 发布:2025-07-27 00:27:30 浏览:459
道德新突破 发布:2025-07-27 00:19:21 浏览:688
签合同法规 发布:2025-07-27 00:18:09 浏览:78
优秀法官事迹简介 发布:2025-07-27 00:12:07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