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违宪
❶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构成违宪或违法的行为是:
【答案】:B
解析:
A项错误,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属于合法行为;
B项正确,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没有制定自治条例的权力,属于违法行为;
C项错误,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属于合法行为;
D项错误,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属于合法行为。
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相关知识点:
违宪是宪法学中重要的概念,是指违反宪法的非法行为。违宪行为是最高的违法行为。但是违宪的内涵相当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违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宪法上的义务主体。第二、违宪违反的是宪法、宪法性法律甚至宪法惯例。第三、违宪同样会产生法律责任,一般通过违宪审查机制来实现。
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违反法律(包括其他法规)的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❷ 违反宪法的法律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违反宪法的法律应该启用违宪审查程序,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违宪审查一般遵循“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违宪审查后如果发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与宪法相抵触,相关制定部门必须在法定期间对违宪部分做出修改,如若不然,上级相关部门可依法撤销或废除该违宪之法。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有些复杂,主要有提出违宪审查提出主体、对违宪问题做出审查审查主体与审查程序、对违宪问题作出处理审查结果这几方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❸ 根据立法法等法律文件的规定,可以被提起违宪审查的对象有哪些
1. 违宪审查的对象包括法律法规、行政命令以及其他由公权机构作出的处分。
2.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权力机关,其职责并不包括审查国务院提出的议案,更不会涉及对违宪问题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