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法规定征税人
A. 什么是征税人
征税人是指那些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征税人的概念
征税人是税收法律概念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税收活动中,征税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这些税款主要用于国家的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福利保障。简单来说,征税人是税收收入的承担者,他们的行为涉及到了税收的缴纳、申报和监管等环节。
征税人的具体范围
征税人的范围相当广泛,涵盖了各种类型的单位和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等都可能成为征税人。只要他们在经济活动中获得了收入,并且这些收入需要依法纳税,他们就必须履行相应的纳税义务。此外,一些特定的免税对象或税收优惠对象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成为征税人。例如,某些特定的非营利组织或社会福利项目在某些条件下可能需要缴纳特定的税款。
征税人的角色与意义
征税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明确征税人的概念及其义务,对于维护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公平性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每一个单位和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税法规定,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共同为建设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征税人是税收活动中的核心角色,其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解征税人的概念及其义务对于维护税收法律的公平性和权威性至关重要。
B. 增值税的纳税人是谁负税人是谁征税人是谁
根据规定,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增值税的负税人是消费者(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征税人是国税局和海关。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远远低于保证精确度的最小流量,将导致无输出(如涡街流量计)或输出信号被当作小信号予以切除(如差压式流量计),这对供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对于一套具体的热能计量设备,供需双方往往根据流量测量范围和能够达到的范围度,约定某一流量值为“约定下限流量”,而且约定若实际流量小于该约定值,按照下限收费流量收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执行前款规定的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显示仪表中实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开发应税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资源税。应税资源的具体范围,由本法所附《资源税税目税率表》(以下称《税目税率表》)确定。
第二条 资源税的税目、税率,依照《税目税率表》执行。《税目税率表》中规定实行幅度税率的,其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该应税资源的品位、开采条件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情况,在《税目税率表》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税目税率表》中规定征税对象为原矿或者选矿的,应当分别确定具体适用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