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准则和条例
『壹』 中国共产党两准则四条例
两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四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1)十八届六中全会准则和条例扩展阅读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为了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由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的一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2016年10月27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自2016年11月2日全文发布实行。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在2015年10月由中共中央印发。由党中央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在2010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基础上修订而成。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党内法规。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严肃党的纪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形势发展,该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实践需要,为此,党中央决定予以修订,并于2015年10月正式印发。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为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没有人负责的问题而制定的面向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追责对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选人用人失察、任用干部连续出现问题、巡视整改不落实等问题的条例,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强化党内监督而制定的法规,2015年8月3日《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由中央纪委会同中央组织部发布,自2015年8月3日起实施。201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自2017年7月10日起施行
『贰』 党的准则和条例有哪些
两个来准则:《关于新源形势下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四个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2)十八届六中全会准则和条例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拥有牢固的执政地位和坚强的执政能力,与其政治上的先进性分不开,这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应反复强调的。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认识的是,共产党的先进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不断修正自我,才能保证政治上先进。
怎样才能满足要求?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是关键。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在党内法规体系中位阶比较高,仅次于党章”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是这方面的最新努力,《准则》和《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准则》《条例》呈现三大特点 着力增强党的自净能力
『叁』 十八届六中全会内容概括
十八届六中全会内容概括如下:
会议时间与地点:
- 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
主要议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这是会议的基本议程之一,旨在总结政治局近期的工作情况,并向中央委员会进行汇报。
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
- 会议深入探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
- 针对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议制定了若干准则,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 为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会议对原有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行了修订,以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综上所述,十八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会议,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