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山东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山东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 2025-08-09 22:37:05

① 山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实施措施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全体职工或者本单位职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职工有权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公务员和工作人员,因工发生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由其所在单位支付工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制定。
第三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各级财政、民政、卫生、公安、交通、建设、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会等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相关工作。
第四条工伤保险基金在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逐步实行省级统筹。
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收入固定、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建设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其他用途。
第六条工伤保险费的征缴按照《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七条用人单位的初始缴费费率按照行业基准费率确定。地区经办机构可根据用人单位上一年度工伤保险费的征缴、缴纳和发生情况,在行业相应费率档次内调整用人单位缴费费率。
第八条对建筑、餐饮、商业、贸易等难以按职工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省住房城乡建设、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适合该行业特点的参保缴费办法。

② 山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法律分析:《山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并且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的。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包括工伤保险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③ 山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山东省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办法。用人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需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有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受伤,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工伤保险工作,其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办工伤保险事务。财政、卫生、公安、交通、建设、工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会等部门按各自职责协助。

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全市统筹,逐步实现省级统筹。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不得挪作他用。

用人单位需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无需缴纳。初次缴费费率根据行业基准费率确定,经办机构可根据情况调整费率。

难以按职工工资总额缴费的行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参保缴费办法。工伤保险储备金按一定比例提取,用于支付不足部分。

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生活护理费等。工伤预防费用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因工伤发生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包括治疗期间工资福利、伤残津贴等。工伤认定申请需在规定时限内提出,逾期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需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证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限确认、辅助器具配置确认等任务。劳动能力鉴定收费标准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定。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停发伤残津贴,按伤残等级享受相应待遇。五级、六级伤残职工可解除劳动合同,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离休、退休后被确诊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申请工伤保险待遇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和工伤保险待遇申报表。职工因工死亡的,其供养亲属按条件享受抚恤金待遇。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未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欠缴期间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破产、关闭、解散和注销企业的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享受的待遇仍按原标准发放。所需资金由原企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未参保的预留拨付。

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按规定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支付方式由原企业决定。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的供养亲属可参照相关规定筹集资金保障待遇。

热点内容
法院府院联动机制 发布:2025-08-11 22:25:41 浏览:492
司法整风 发布:2025-08-11 22:24:07 浏览:337
签字经办人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11 22:22:59 浏览:183
不参加公司体检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8-11 22:18:08 浏览:576
澳门关于药品管理法规 发布:2025-08-11 22:09:22 浏览:654
海珠区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11 22:06:43 浏览:211
北京田法官 发布:2025-08-11 22:01:18 浏览:194
承兑汇票变造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1 21:53:14 浏览:698
劳动法关于企业员工加班的规定的 发布:2025-08-11 21:47:15 浏览:993
刑法司法考试试题 发布:2025-08-11 21:38:04 浏览: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