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口管理条例
1. 苏州市外来人口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江苏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外来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跨市在本市居住的人员,以及在本市行政辖区内跨县(市)、乡(镇)居住的人员。第三条苏州市外来人口管理委员会是本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指导、检查和协调全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是外来人口管理的主管机关,公安派出所负责外来人口的登记、发证等管理工作。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领导。居(村)民委员会及外来人口较多的单位,应有专人负责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当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第五条外来人口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外来人口应当遵纪守法,服从管理。第二章登记第六条外来人口拟在暂住地居住三日以上的,须在到达之日起三日内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年满十六周岁拟在暂住地从事各种职业居住一月以上的,必须同时申领《暂住证》。
申报暂住登记和申领《暂住证》,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当地乡镇、街道、公安机关出具的其他合法有效身份证件(育龄妇女必须提供计划生育证明)。第七条外来人口申报暂住登记和申领《暂住证》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暂住在居(村)民家中的,由户主持户口簿,陪同外来人口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其委托的组织办理;
(二)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外来人员,由所在单位统一登记造册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其委托的组织办理;
(三)个体工商户雇用的,由业主登记造册,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其委托的组织办理;
(四)外地驻苏机构、外来成建制单位雇用的,由用人单位统一登记造册,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其委托的组织办理;
(五)租住房屋的,由房主带领外来人员到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受其委托的组织办理;
(六)投宿宾馆、旅社、招待所的外来人员,设立《旅馆住宿登记簿》进行登记,并按有关规定管理。其中投宿超过一个月的,须到所在地派出所或者受其委托的组织办理;
(七)劳改、劳教人员因事、因病等请假回家的,必须在到达暂住地二十四小时内,持劳改、劳教机关的证明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登记。
探亲、投靠亲友、寄养寄读、就医等外来人口,由居(村)民委员会或者其他组织进行登记管理,不发《暂住证》。第八条《暂住证》是外来人口在暂住地合法居住的有效证明。
《暂住证》有效期为一年。暂住期满须继续暂住的,应当到登记发证机关办理有关手续。《暂住证》遗失、损坏的,应及时报告发证机关,办理补领、换领手续。离开暂住地不再返回的,应当申报注销暂住登记并缴销《暂住证》。第九条外来人口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遵守当地政府和所在单位的管理规定;
(二)在规定时间内主动申报或者注销暂住登记,申领或者缴销《暂住证》,不得伪造、冒领、涂改、转借或者过期使用《暂住证》;
(三)遇有公安、管理人员查验《暂住证》时,应当主动出示,不得拒绝;
(四)不得让未办理暂住登记的外来人口留宿;
(五)不得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对违法犯罪人员应当主动检举揭发。第十条领取《暂住证》或者向外来人口出租房屋的,应当按规定交纳有关管理费用。第三章管理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法进行登记、发证管理,做到及时、准确、规范管理,方便群众;
(二)组织指导户口协管员、治安保卫人员和单位户口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
(三)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管理组织及责任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
(四)依法查处外来人口中的刑事、治安案件,处理治安纠纷和其他治安问题;
(五)协助民政等部门对滞留城镇的无业人员进行劝返遣送;
(六)定期统计外来人口数据,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2. 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管理办法
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管理办法是苏州市人民政府最新发布的文件,主要规定了申请落户苏州的条件、程序及所需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管理办法是苏州市人民政府于2022年9月新发布的,旨在规范苏州市户籍准入制度,优化落户服务,切实保障合法权益。该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落户条件:必须具备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税的条件,同时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固定住所;二是有稳定职业或经营;三是符合居住环境、公共秩序和社区管理的要求。2. 申请程序:申请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社保或纳税记录等材料,通过“网上申报”或“现场提交”等方式递交申请,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核。3. 审批时限:依据不同情况,审批时限为14个工作日或30个工作日。4. 管理要求:规定了落户后的管理要求,包括实施“一人一档”管理、强化社区管理、加强信息共享等。
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管理办法对哪些人士比较有利?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管理办法针对连续缴纳社保或纳税的人群,如果是在苏州市工作或经商的人士,具有连续缴纳社保或纳税记录的话,那么有可能通过这个管理办法成功申请落户苏州。所以对这类人士来说,该管理办法是非常有利的。另外,该管理办法也为苏州市优秀人才和技术工人提供了特殊待遇,他们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更加便捷的落户程序和更为优惠的落户标准。
苏州市户籍准入登记管理办法是苏州市人民政府新近发布的一项法规,主要规定了申请落户苏州的条件、程序及所需材料等方面的内容。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为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士提供更为便利的落户渠道和更优惠的落户标准,同时也将为苏州市的人口管理和社区治理等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四条 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3. 苏州户口管理办法 集体户口怎么落户
大型的单位可以申请以自己作为户主(高校,大型国有企事业等等),小型单位可以托管人才为单位员工挂靠集体户口。
单独立户必须具有固定的住所,如果到外地的单位工作,各地城市为了方便管理外籍人口而专门设置集体户口,介于本地居民和外地人之间 集体户口分为三大类:挂靠高校的集体户口(在毕业前会打回原籍) 托管人才挂靠的集体户口(一般有2年的挂靠期) 挂靠单位的集体户口 。
苏州市户口管理办法 (针对集体户口)是双重管理的户籍例如:学生宿舍工厂集体宿舍等,是由单位和派出所共同管理的,集体户口是指暂时还不具备单独立户条件,或者暂时还没有办理单独立户手续的居民,其户籍关系挂靠在某一个集体户头上的居民户口。
(3)苏州市人口管理条例扩展阅读:
挂靠集体户口有望免费
挂靠集体户口目前在各个城市收费标准不同,中介给出的价格也相差较大。
记者昨天获悉,人社部将对集体户口管理等服务内容是否为公共服务性质进行界定,凡国家或地方已经明确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一律不再收取任何费用。此举意味着挂靠集体户口有望免费。
未明确项目标准一律停收
由人社部组织的全国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座谈会前天在浙江杭州召开,自去年人社部与中组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后,明确了档案保管的公共服务的性质,结束了30多年人事档案收费管理的历史。
下一步,人社部还将继续组织开展公共服务收费情况清理检查,会同有关部委,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人才引进、集体户口管理等服务内容是否为公共服务性质进行界定,凡国家或地方已经明确为基本公共服务的一律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凡本地有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要严格执行,做到公开透明;凡没有明确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一律暂停收费;杜绝捆绑收费、强制收费或者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
此外,人力资源市场立法已经纳入重大改革事项,有望于明年出台。
人社部将加紧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相关工作,同时着手研究制定相关配套规章,形成与改革相衔接、与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体系,发挥好法治的引领作用。各地要结合实际,适时出台市场管理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