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陕西湿地保护条例

陕西湿地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8-16 12:34:21

Ⅰ 汉江湿地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省境内的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9年12月16日正式成立,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旨在保护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这个保护区的设立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朱鹮等珍稀濒危湿地鸟类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条件。它们在这里可以找到理想的繁殖地和栖息地,对于维护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生态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


保护区的地理范围跨越勉县武侯镇和西乡县茶镇,南至汉江河堤外侧500至1000米,北至同一线度,总面积达到33605公顷。保护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核心区域面积为9785公顷,缓冲区面积为6413公顷,实验区面积则占到了17407公顷。这样的划分使得保护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兼顾了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的需求。




(1)陕西湿地保护条例扩展阅读

汉江湿地(Hanjiang River Wetland),指汉江附近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水体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南部与湖北省北部。 汉江发源于秦岭以南的汉中市宁强县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汉中、安康;湖北西部和中部,进入鄂西后北过十堰流入丹江口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荆门等市,在武汉市汇入长江。汉江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渠首。

Ⅱ 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永续利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隐戚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具有一定面积和重要生态功能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的沼泽地、湿原或者水域地带。

湿地分为天然湿地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和野生植物集中分布的人工湿地。具体的湿地名录及其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条湿地保护应当遵循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主管全省湿地保护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林业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工作。

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和改革、建设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放土地使用权证、林权证、草原证时,含有湿地的应当注明湿地类型、面积、四至以及其他需要注明的内容。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

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湿地保护科学研究,推广应用湿地保护的先进技术。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湿地的义务,对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有检举的权利。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搜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二章湿地保护规划第十一条省林业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和改革、建设等有关部门,提出湿地名录及其范围,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二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和改革、建设等有关部门,根据湿地名录及其范围编制本地区湿地保护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十三条湿地保护规划,应当包括指导思想、保护目标、区划、保护重点、保护措施、实施期限等内容。第十四条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应当根据湿地类型、分布情况、生态功能和水资源、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科学合理编制。

湿地保护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江河湖泊综合治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水功能区划等相衔接。第十五条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应当通过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第三章湿地自然保护区第十六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湿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一)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或者《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

(二)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代表性的;

(三)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的;

(四)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鸟类的繁殖地、越冬地或者重要的迁徙停歇地;

(五)具有特殊保护或者科学研究价值的其他湿地。第十七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受行政区域和资源隶属关系限制。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分布和走向,可以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第十八条湿地自然保护区跨两个以上县(市、区)的,由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跨两个以上设区的市的,由省人民政府设立。第十九条对有特殊保护价值但不具备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可以由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湿地保护小区。第二十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林业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建设等部门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灶漏陵建立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和湿地资源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湿地资源状况。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湿地水资源。对因水资源缺乏导致功能退化的天然湿地,应当通过调水等措施补水,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第二十三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天然湿地用途。

因重要建设项目确需改变天然湿地用途的,国土资源行政部门在依法办理土地审批手续时,应当征求同级林业行政部门的意见。

热点内容
法人代表和店长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6 14:13:51 浏览:895
2016新合同法租赁合同 发布:2025-08-16 14:11:28 浏览:202
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硕士非全日制 发布:2025-08-16 13:56:30 浏览:172
国家劳动法哺乳期 发布:2025-08-16 13:52:42 浏览:116
法律法规规章的效力顺序 发布:2025-08-16 13:51:54 浏览:285
南湖区法院 发布:2025-08-16 13:48:07 浏览:286
儿童应该了解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6 13:47:18 浏览:2
经济法调成目标的确立标准 发布:2025-08-16 13:44:46 浏览:926
转业士官安置条例 发布:2025-08-16 13:42:15 浏览:471
乡镇基层法律服务所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8-16 13:18:23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