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法规建设
1. 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政策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作为国家发改委直属的正司级事业单位,肩负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心的主要职责涵盖了多项关键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参与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对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此外,中心还积极参与推进相关政策的落实,协助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并在重大合作对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具体工作方面,中心负责实施对外合作项目,包括相关援助和人才培养交流。同时,中心也承担着重要的宣传推介任务,致力于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影响力。除此之外,中心还需完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各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中心内设六个处室,分别是办公室(人事处)、政策研究处、业务一处、业务二处、业务三处和业务四处。每个处室都有其明确的职责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通过这些努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持和保障,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2. 什么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当前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
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13个沿边、6个沿江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
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
“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
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2)一带一路法规建设扩展阅读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
“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
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3. 如何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和平发展建设之路
要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和平发展建设之路,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体如下:
1、加强对外协调,密切政策对接,不断扩大朋友圈、发展好伙伴,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2、加强发展共赢,深化互利合作,提升互联互通和产业发展水平,将“一带一路”打造成繁荣之路。
3、加强开放引领,扩大经贸往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开放之路。
4、加强机制建设,推进改革探索,拓展高技术合作领域,将“一带一路”打造成创新之路。
5、开展文化交流,加强人文交流和沟通,增进友好往来,提高文化软实力,将“一带一路”打造成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有利于形成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平台。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通过巩固、扩大我国与中亚、东南亚等沿途国家和地区的彼此相互开放,互利合作,形成公平、统一的市场竞争环境,造福于沿途各国人民。
“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中国利用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沿线国家将从中国投资中受益。“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绝大部分是转型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解决中国自己的城乡、区域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要为改革国际经济秩序当担相应的责任与使命。
打造“一带一路”有助于促进欧亚非大陆腹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改变全球经济政治的空间布局和活动方式及其流向,为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4. “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内容是什么:五大重点领域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 开放性、包容性的区域合作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将开放视为进步的动力,封闭则导致落后。这一倡议的目标是将全球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同时也将中国的机遇推广至全球。
2. 务实的合作平台,而非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
“一带一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旨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发掘各国的发展潜力,形成区域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 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政策沟通、战略对接和市场运作的基础上,通过具体项目推进的。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引导和服务角色,而企业则是核心主体。
4. 促进人文交流的桥梁
“一带一路”旨在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而非文明冲突。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的同时,强调“民心相通”的重要性。
5. 与现有机制的对接与互补
“一带一路”通过对接各国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促进互补性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方面,各国可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