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工作规章制度
『壹』 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
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及工作制度如下: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管理。包括规范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完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供应制度、完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度3方面措施。
提早历拿出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烂改强化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作用,成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机构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确定本机构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
3、审核本机构拟购人药品的品种、规格、剂型等,审核申报配制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
『贰』 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有哪些
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广泛而具体,首要任务是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所有药事管理工作的合法性与合规性。为此,委员会需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监督其实施,以确保医院内部药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药事管理委员会需确定本机构的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这些目录和手册是规范用药的重要依据,确保医生在开药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避免不必要的药品浪费和用药风险。
此外,委员会还负责建立新药引进评审制度,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此,他们需制定新药引进规则,并组建评审专家库,由专家们对新药进行严格评审,确保新药的引进过程科学、公正。
定期分析本机构药物使用情况是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又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对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专家对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提出淘汰药品的建议,从而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最后,药事管理委员会还承担着组织药学教育、培训和监督指导临床各科室合理用药的责任。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升医护人员的药学知识水平,促进合理用药,减少医疗风险。
『叁』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四章 药剂管理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四章药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的制定:
- 医疗机构需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处方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本机构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药品采购管理:
- 医疗机构应制定药品采购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制度。
- 药品采购需遵循国家的指导性文件,确保药品的科学合理使用。
- 严禁购入和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药品,维护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供应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 临床使用的药品应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
- 特殊情况下,如核医学科可以购用、调剂本专业所需的放射性药品,但其他科室或部门不得从事药品采购和调剂活动。
药品保管制度:
- 医疗机构需制定并执行药品保管制度,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与质量检查。
- 药品库的仓储条件应符合相关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药品分类储存:
- 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应分别储存,分类定位存放。
- 危险性药品需另设仓库单独储存,并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
特殊管理药品的监管: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和监督使用。
药品调剂配发:
-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进行药品调剂配发。
- 发出药品时,应告知患者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 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
药品调配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 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需要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实现集中调配供应。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符合相关质量管理规范,经技术审核、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集中调配。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需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确保其规范运营并接受监管。
医疗机构制剂管理:
- 医疗机构制剂管理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制剂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肆』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立即向药学部门报告,并做好观察与记录。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审核同意,核医学科可以购用、调剂本专业所需的放射性药品。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药品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药品。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与质量检查。药品库的仓储条件和管理应当符合药品采购供应质量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对医疗机构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医疗机构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医疗机构应当依据国家相关规章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本机构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并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
药学部门具体负责药品管理、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和药事管理工作,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
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第六条 医疗机构不得将药品购销、使用情况作为医务人员或者部门、科室经济分配的依据。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得在药品购销、使用中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
『伍』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解读(二)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的职责:
1、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药事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审核制定本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制定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3、推动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诊疗指南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与实施,监测、评估本机构药物使用情况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分析评估用药风险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损害事件,并提供咨询与指导
5、建立药品遴选制度,审核本机构临床科室申请的新购入药品,调整药品品种或者供应企业和申报医院制剂等事宜,6、监督指导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的临床使用和规范化管理
7、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合理用药知识教育培训,向公众宣传安全用药知识。
医疗机构药剂科:
药剂科又称医院药房,是医疗机构中从事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所用药品的供应、调剂、配制制剂、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监督检查药品质量等工作的部门。
药剂科的主要任务:
1、药品供应管理
2、调剂与制剂
3、药品质量管理
4、临床药学
5、科研与教学。
药学服务:是药师所提供的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合理药物治疗为中心的相关服务。是在整个医疗卫生保健过程中,在药物治疗之前和过程中以及预后恢复等任何时期,围绕提高生活质量作为这一既定目标,直接为公众提供的负责任的,与药物相关的服务。
临床药师:是指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并具有一定医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危害药品:是指能产生职业暴露危险或者危害的药品,既具有遗传毒性、致癌性、致畸性,或者对生育有损害作用以及在低剂量下可产生严重的器官或其他方面毒性的药品,包括肿瘤化疗药物和细胞毒药物。
药品损害:是指由于药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造成的对患者的损害。
用药错误:是指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预防的用药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