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可否审查规章
1. 规章可以附带审查吗
一、规章可以附带审查吗
1、规章可以附带审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
二、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的范围有哪些
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的范围如下:
1、合法性审查,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
2、适当性审查,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
2. 简述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参照”规章的含义。
【答案】:(1)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除了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外,还可以“参照”规章。参照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可以参考、依照规章的有关规定。由于行政规章与法律、法规在性质、地位、效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及我国目前有的规章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依据和参照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行政规章从总体上说对人民法院不具有拘束力,对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法规的行政规章,人民法院有灵活处理、拒绝适用的权力。
(2)参照规章的要求不仅要求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律、法规原则精神的规章要“参照”适用,而且还赋予人民法院对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原则精神的规章以灵活处理不予适用的权力,法院由此获得了对规章合法性的准司法审查权。
3. 人民法院可以审查行政规章等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人民法院可以审查行政规章等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是错误的。《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由此可知人民法院不对行政规章等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4. 行政复议可以提出对规定的审查,但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可不可以对不合法的行政规定提
不可以提出合法性审查,但是可以对法律依据的适用提出异议。
《行政诉讼法内》第52、容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不对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当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出现冲突时,应根据《行政诉讼法》、《立法法》等的有关规定处理。《行政诉讼法》第53条第二款规定,规章之间的规定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法律和行政法规不一致的应当执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的复函》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执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也就是说,当下位法与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的,就直接适用上位法的有关规定,而不对下位法的合法性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