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法规报备案
1. 地方性法规需不需要经过批准才生效
地方性法规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法律分析
如果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不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只需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如果是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要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地方性法规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者是指由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此时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八条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
(一)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百条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2. 根据宪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制定后报什么备案
地方性法规按法律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
国务院部门规章,由本部门报国务院备案;几个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由主办部门负责报国务院备案。
地方人民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报国务院备案。
地方性法规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地方性法规备案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2)地方性法规报备案扩展阅读:
法规、规章经审查发现的问题,分别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地方性法规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由国务院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处理;
(二)地方性法规同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有矛盾的,由国务院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处理;
(三)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违背的,由国务院予以撤销、改变或者责令改正;
(四)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同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或者国务院部门规章相互之间有矛盾的,由国务院法制局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国务院法制局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决定;
(五)规章在制定程序及技术上的问题,由国务院法制局提出处理意见,并转告原报机关处理。
规章的原报机关在接到本条第三项、第四项和第五项的有关处理决定或者意见的三十日内,应将处理结果报国务院法制局。
3. 地方性法规制定后报什么备案
是的
根据《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版员会,在不同宪法、权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比如说浙江省出台的交通法规,那么在出台前就需要帮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4. 渚濇硶鍒跺畾鐨勫湴鏂规ф硶瑙勫湪鍒跺畾鍚庢姤浠涔堝囨
杩欑嶆儏鍐甸渶瑕佹姤鍏ㄥ浗浜烘皯浠h〃澶т細甯稿姟濮斿憳浼氬囨堛
鏍规嵁銆婂娉曘嬪拰銆婂湴鏂瑰悇绾т汉姘戜唬琛ㄥぇ浼氬拰鍦版柟鍚勭骇浜烘皯鏀垮簻缁勭粐娉曘嬬殑瑙勫畾锛屼緷娉曞埗瀹氱殑鍦版柟鎬ф硶瑙勫湪鍒跺畾鍚庨渶瑕佹姤鍏ㄥ浗浜烘皯浠h〃澶т細甯稿姟濮斿憳浼氬囨堛
澶囨堟槸鐩戠潱鍦版柟鎬ф硶瑙勫悎娉曟у拰鍚堣勬х殑閲嶈佹墜娈碉紝涔熸槸缁存姢鍥藉舵硶鍒剁粺涓鐨勯噸瑕佷繚闅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