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国家医疗条例

国家医疗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9-01 02:03:07

㈠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规则是

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
国家扶持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二)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
(三)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四)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
(六)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批准其设置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按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设置的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一)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
(二)所有制形式;
(三)诊疗科目、床位;
(四)注册资金。
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㈡ 我国医疗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医疗事故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如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学科专家组名录(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一、医疗报销条件:
1、雇主为雇员支付医疗保险;
2、中国合法公民;
3、指定医院就医;
4、报销医疗费用在医疗保险规定范围内;
二、医疗报销流程:
1、办理人提交报销单据等材料到社保机构受理;
2、受理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医保中心当日完成审核,结算,支付工作;
3、社保机构审查材料并批准申请,申请人领取社会医疗保险医疗费报销单后,予以报销;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热点内容
我国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发布:2025-09-01 06:28:13 浏览:256
海商法中特别提款权的定义 发布:2025-09-01 06:26:48 浏览:596
道德和平论 发布:2025-09-01 06:17:17 浏览:663
法院可以向职工提供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9-01 06:08:42 浏览:705
胶州法院网址 发布:2025-09-01 05:55:56 浏览:165
人事争议仲裁条例 发布:2025-09-01 05:51:07 浏览:822
法官讲法律 发布:2025-09-01 05:51:05 浏览:79
合同法修改的意见 发布:2025-09-01 05:36:53 浏览:7
美国上庭法官 发布:2025-09-01 05:26:46 浏览:517
快递运输法规 发布:2025-09-01 05:26:34 浏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