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著作权法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著作权法

发布时间: 2025-09-12 01:27:06

Ⅰ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缺失体现在哪

1、政策构建缺乏系统性。我国既有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不乏应急而生者,往往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后,未能通过深入的理论论证、只是进行简单的经验总结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以至于不能形成较为完整、协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尽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两部系统阐释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纲领性的政策法规,但仍然有不少地方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基本理论,在严谨性和系统性方面有所欠缺。这种弊端在很多文化产业政策文本中都较为常见。

2、产业政策不完备,政策缺失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一是缺少一部全国性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迫切需要一部权威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这样的法律。而反观其他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家,如韩国出台了《文化产业促进法》和《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日本则发布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等。

二是文化产业法律文本严重缺失。我国的大部分文化产业政策文本还停留在规范性文件的层面上,上升到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层面的政策都比较少,除《著作权法》、《专利法》、《广告法》等少数几部法律外,其它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行业政策几乎没有。

三是在具体的文化产业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政策缺失的现象,这一点在新兴业态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尤其在电影分级制、电影后续产品的开发和保护、数字出版行业等领域表现得更为明显。

3、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保护力度较弱。毋庸置疑,文化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只占到GDP的3.5%左右,尚属于“幼稚产业”,仍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

但是,目前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还比较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偏弱。世界上如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大都通过政府直接拨款资助,设立专项资金、组建发展基金等方式,来扶持与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府对一些文化产业也实行了各种扶持补贴政策。但补贴金额、补贴方式和补贴结构等方面,与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还很大差距;此外,我国政府的信贷、税收等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不够。

二是产业政策对国内文化产业的保护力度不够。一般来讲,一国产业政策对相关产业的保护可分为对进口的限制和对外资投资的限制两个方面。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无论是对国外文化产品的限制方面,还是对外资投资的限制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对外资进入我国文化产业的各种事项都作了具体明文规定,但有些内容仍值得商榷,这对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是很不利的。可以说,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政策还不能筑起有效保护民族文化产业的屏障。

4、政策主体政出多头,产业政策缺乏协调性。我国文化产业的主管部门有中宣部、文化部、工信部、广电总局、旅游局、体育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诸多部门组成,容易导致有利互争、互相推诿、政出多头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相关产业发展。

这一点在网络游戏产业体现的尤为明显,网络游戏的主管部门涉及中宣部、文化部、工信部、体育总局、广电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工信部主管着网络游戏行业的技术开发,文化部拥有网络游戏的文化经营的审批权,广电新闻出版总署负责网络游戏的出版,国家体育总局又主管着网络游戏中的电子竞技部分。广电新闻出版总署认为他们才是网络游戏审批的主管部门,而文化部则强调,网络游戏不经文化部审查,就不能正式进入市场,而工信部也不甘大权旁落,将网络游戏列入电子信息产业进行管理。这种恶劣的政策环境往往会导致文化产业政策难以统一,甚至互相冲突,使得文化产业未得其利,反遭其累。

5、政策变动太过频繁,产业政策缺乏稳定性。所有产业政策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相关政策就必须也随之而变,文化产业政策也不能例外。但是,如若文化产业政策变动频繁,甚至朝令夕改的话,就会让文化产业管理者和从业者无所适从。因此,文化产业政策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的文化产业政策已有上千个之多。其中,有一些政策保持了比较好的稳定性。但也有很多政策变化过于频繁,让文化产业管理者和从业者无所适从,这一弊端在网络、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同时,很多文化产业政策目前还停留在口号上,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Ⅱ 影视娱乐法律法规全汇总!带你走近中国娱乐法

娱乐产业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电影、电视、音乐、游戏等文化商品为载体,其蓬勃发展带动了娱乐法的兴起。政策、市场与资本的共同作用使得娱乐产业在2014至2017年间快速成长,催生了法律服务需求,娱乐法应运而生。在制作过程中,多方利益相关者、社会现实与行业发展的复杂性要求法律体系的支持。

中国娱乐领域的法律基础主要在于《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它是文化领域首部法律。其他涉及娱乐产业的法律多源自民商法体系,包括《合同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当前,我国针对娱乐产业的立法仍显粗糙与滞后,从演员“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事件可以看出,相关税收法规的修订亟需跟进。

娱乐法虽非独立部门法,但在好莱坞与国内,90%的法律规范实际上基于合同法。中国国家文化部门,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宣传部(及其下属机构)通过制定条例、规章、意见、通则等,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娱乐管理与内容监管体系。

为帮助行业人士了解相关法律,我们团队整理了影视娱乐产业法律法规汇编。

声明:

本文为学习分享交流使用,不作为专业法律意见。文章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热点内容
体育教研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2 04:10:21 浏览:11
奇法治病 发布:2025-09-12 04:09:49 浏览:402
刑法的感知 发布:2025-09-12 04:01:07 浏览:920
司法赵颖 发布:2025-09-12 03:52:22 浏览:75
上海政法学院教务处 发布:2025-09-12 03:41:33 浏览:999
青州法院招聘信息 发布:2025-09-12 03:32:31 浏览:662
戴雪英宪精义法治原则 发布:2025-09-12 03:28:19 浏览:785
王泽鉴劳动法 发布:2025-09-12 03:02:47 浏览:335
草案具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12 02:58:28 浏览:129
婚姻法夫妻财产论文 发布:2025-09-12 02:48:32 浏览: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