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的各项规章制度
A. 少先队员的十条标准是什么
1、勤奋好学,勇于实践。爱读书报,求知欲强,善于思考,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各门功课成绩优良;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
2、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关爱集体,团结同伴,诚恳相待,有爱心,善于合作,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热情积极,表现突出。
3、勇敢坚强,不怕困难。自强自立,意志坚定,热爱生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怕挫折失败,勇于战胜困难,遇到危险能自护自救,事迹感人。
4、孝敬长辈,懂得感恩。讲公德,懂礼貌,尊敬师长,文明待人,孝顺父母,关爱亲人,热心帮助老年人,积极弘扬优良的传统美德。
5、热爱劳动,勤劳俭朴。自理能力强,会科学安排生活,节俭学当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公益劳动争先做。
6、崇尚科学,勇于创造。从小爱科学,亲近大自然,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动手动脑,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各级少先队科技活动中,成绩突出。
7、积极锻炼,强身健体。坚持体育锻炼,爱好各项健身活动,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成绩突出。
8、热爱艺术,陶冶情操。从小爱好艺术,刻苦学习训练,技艺精湛,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积极参加各种少儿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艺术比赛活动,表现突出。
9、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为人诚恳,待人谦逊,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修养,在老师和同伴心目中有较高的诚信度,或有典型的事例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
10、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自觉学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节约资源“四个一”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等各项环保实践活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表现突出。
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条件
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模范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为队旗增辉添色和“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养成道德好习惯实践体验活动”、“五好小标兵”活动中成绩突出。
2、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加少先队的各项活动,创建性地完成少先队组织交给的任务,为少先队组织的建设出力献策。
3、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勤奋学习、尊师守纪、友爱同学、乐于助人、热心服务、艰苦朴素、诚实勇敢等方面表现突出,在少先队员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具有意志坚强、不怕挫折,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B. 少先队员入队须知
新时代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勤奋学习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劳动精神,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总目标,在“六知、六会、一做”的入队基本标准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公正、公平、公开的学校入队工作细则。
入队工作细则要围绕政治启蒙、价值观塑造、组织意识培育等方面设定具体指标,针对教育过程和成果进行量化评价。
入队工作细则须征求家长意见,并进行公示,经学校少工委审议通过后实施。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入队手册。第六条在适龄儿童完成规定时间和内容的组织教育后,通过自评、互评、他评进行量化评价,将达到学校入队评价指标的少年儿童名单进行公示。
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新队员名单,上报学校少工委审核批准。批准入队后,根据学校实际,分批次或集中统一举行入队仪式,填写《队员登记表》,由大队组织进行队籍档案管理。
首批入队队员一般不超过班级总人数的30%,入队后参加大队、中队、小队的组织生活。暂未入队的少年儿童,要根据学校入队评价指标,继续接受队前教育,同时也可以参加本年级少先队活动(选举、评优活动除外)。
入队工作基本程序如下:
1、开展队前教育;
2、适龄儿童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正式提交《入队申请书》;
3、开展过程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公示确定达到入队要求的儿童名单;
4、学校少工委审核批准新队员名单;
5、新队员填写《队员登记表》,少先队大队组织进行队籍档案管理;
6、分批次举行或集中统一举行入队仪式,仪式要庄重、规范、形式丰富,鼓励家长参加;
7、成立中队、小队,民主选举中队委员会和正副小队长;
8、对暂未入队的少年儿童继续根据学校入队评价指标开展队前教育,按照标准和流程分批次吸收入队,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全童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