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是法规还是规章
规章和法规怎么区分,具体如下:
1、范围不同,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
2、制定人不同,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
3、适用对象不同,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贰』 规章和法规怎么区分
规章和法规的区别:
1、位阶不同,即法律地位和等级不同;
2、立法权限不同,法规权限更高;
3、立法程序不同,法规为享有立法权部门制定;
4、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效力不同,法规可作为判决依据;
5、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区政府规章,规章属于在宪法、法律、法规等指导下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法律的意思: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综上所述,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机构不一样,两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概念上两者也有很大的区别。
【法律依据】:
根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十一条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叁』 如何区分地方性卫生法规和地方性卫生规章
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回大及其常委会,也答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人大可以指定关于卫生领域的地方法规
地方性规章--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之所以是规章,是从其制定机关进行划分的。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本地关于卫生领域的规章
『肆』 规章和法规怎么区分
1、位阶不同,即法律地位和等级不同。2、立法权限不同,法规权限更高。3、立法程序不同,法规为享有立法权部门制定。4、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效力不同,法规可作为判决依据。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起草征求意见确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区域情况和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地区政府规章,规章属于在宪法、法律、法规等指导下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伍』 如何快速区分法律法规和规章
法律分析:区别:广义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1、制定者不一样:
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在其权限内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文件,称为“部门规章”。
2、效力不一样:
法律的级别是最高的,其次是法规,然后再到部门规章。
3、含义概念不一样: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和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规章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实施管理,规范工作、活动和有关人员行为,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具有行政约束力和道德行为准则的规范性文书的总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