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泉州实施细则
A. 泉州市培训制度怎么做
泉州市员工教育培训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树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以提高员工素质,不断为各岗位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教育培训体系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新员工岗前统一教育培训; 2.员工在岗教育培训。 二、岗前培训 第三条 新录用员工报到后应接受人力资源部组织的岗前培训,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参加。培训结果将作为今后定职定级的参考。 第四条 岗前培训的目的: 1.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经营目标、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尽早融合到员工队伍中去,顺利开始其职业生涯。 2.使新员工尽早掌握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方法,达到工作质量标准,完成岗位职责创造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个人收人的条件。 第五条 岗前培训的内容: 1.讲解公司历史、现状、经营范围、特色和奋斗目标; 2.讲解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介绍各部门人员; 3.讲解各项办公流程,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 4.介绍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辅导使用办公设备; 5.解答疑问; 6.组织撰写心得体会及工作意向。 第六条 专业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岗位,由部门经理根据需要另行组织岗前专业培训。培训计划及结果报行政部备案。 三、在岗培训 第七条 在岗培训的目的: 1.提高、完善和充实员工各项技能,使其具备多方面的才干和更高水平的工作能力,为工作轮换和横向调整以及日后的晋升创造条件; 2.减少工作中失误、工伤事故和灾害的发生,降低失误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3.减少员工工作中的消耗和浪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39.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气氛。 四、附则 第八条 本条例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九条 本制度自xx 年xx月xx日起实施。 但愿这个可以帮助你
B. 2019年泉州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及拆迁补偿标准(全文)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泉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泉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规范泉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福建省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办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并确定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三、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市房屋征收部门,负责制定中心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指导意见,统一中心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政策,并监督、指导各县(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各县(市、区)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根据上级有关法规及补偿政策拟定本辖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四、各县(市、区)发改、公安、审计、财政、城乡规划、国土、行政执法等部门应当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和各自职责,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改、国土、城乡规划等部门应当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年度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五、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作为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
房屋征收部门可以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向具备承担相应工作能力的社团组织或中介机构购买服务,由其承担房屋征收法律服务、调查摸底、劳动力服务等具体工作。
六、从事房屋征收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房屋征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和其他业务知识,应当参加房屋征收业务培训考试。
七、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原则,依法实行信息公开,鼓励推广运用电子信息技术。
第二章征收决定
八、房屋征收决定作出前,应当组织对项目进行成本概算,确保房屋征收补偿安置资金按时到位,保证被征收人得到合法、合理、及时、公正的补偿。
房屋征收成本概算纳入项目概算。其中,被征收房屋拆除回收残值纳入征收成本,一并结算。中心市区房屋征收项目按成本概算逐步实行“总额控制、包干负责”制度。
九、属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建设项目,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发改、国土、城乡规划等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并出具论证意见;经论证,建设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房屋征收范围并予以公布。
十、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区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征收补偿方案及方案论证意见等相关资料报市房屋征收部门备案。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和房屋征收信息平台上公布论证后的征收补偿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被征收人需提交意见的,应当持本人身份证明和房屋权属书证材料(或房屋所在地基层组织出具的证明)在征求意见期限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十一、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及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和房屋征收信息平台上公布。
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过半数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期限内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规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和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社区居委会等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并将修改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十二、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成立由发改、国土、住建、城乡规划、行政执法、法制、综治、信访、项目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或委托专门机构,通过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意见、专家评议和有关职能部门论证相结合的办法,对征收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并出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房屋征收决定涉及被征收人500户(含500户)以上的,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十三、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到房屋征收部门指定的账户内,专款专用。
十四、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收决定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发布房屋征收预告,组织对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未登记产权情况等进行调查登记,房屋征收范围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社区居委会应当组织人员协助做好调查登记工作。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调查登记结果及时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被征收人对公布的调查结果有异议的应当书面向房屋征收部门提出,房屋征收部门应当进行核实并公布核实结果。
十五、被征收人应当配合房屋征收部门的调查登记工作,如实陈述被征收房屋的权属情况,并提供被征收房屋权属书证材料复印件。被征收人拒不如实陈述或拒不提供被征收房屋的权属书证材料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组织到有关档案部门调取被征收房屋权属证据材料。各级档案部门应当配合并出示有关证明材料。对查无权属资料记载的,房屋征收部门可以按未经登记的房屋进行认定处理,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被征收人自行负责。
被征收人拒绝配合房屋征收部门调查登记工作的,房屋征收部门可以不予奖励。被征收人提供虚假书证材料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
十六、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收决定的项目,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含泉州开发区)应当成立未经登记房屋调查认定处理工作组,成员由行政执法、国土、住建、城乡规划、工商、税务、项目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乡镇)、社区等部门组成,负责对未经登记房屋进行调查认定处理。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原则上不予补偿。
十七、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于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和房屋征收信息平台上公告。
房屋征收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第三章补偿
十八、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后,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在征收范围内公布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名单、基本信息,并将协商选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期限等相关事宜告知被征收人。
被征收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协商选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协商选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由房屋征收部门组织被征收人采取随机或者投票方式确定。采取随机方式确定的,可在摇号、抽签二者之中选其一。参与投票决定或者随机选定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不得少于3家。采用投票方式确定的,参与投票的被征收人数量应当过半数,过半数投票人选择同一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为多数决定。
采取随机或者投票方式确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在公开选定前5日内,在征收范围内公布选定时间和地点。公开选定时,被征收人代表、被征收房屋所在地基层政府、有关部门代表可以到场监督。
十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当向社会公布一批综合实力强、社会信誉好、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供被征收人选择。
二十、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评估价值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估价报告之日起10日内向原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复核结果10日内向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房屋征收鉴定费用参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征收评估收费标准执行。
二十一、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以有效的土地使用权契证或房屋所有权契证为计户依据。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被征收房屋实行产权调换的,房屋征收部门、被征收人应当根据签订的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搬迁交房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房,并按规定结清差价。
因城市规划调整确实无法对被征收企业经营性用房实行产权调换的,给予货币补偿。
二十二、推进房屋征收货币化安置。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鼓励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具体政策。
二十三、产权调换的房屋应当提前规划,按期建设,符合国家和本省的房屋设计标准,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产权调换房屋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按《泉州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执行。
安置房建设可采取政府统一建设或回购等方式,市财政出资的房屋征收项目,剩余的安置房由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其他房屋征收项目的安置或周转用房等。
二十四、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由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订立。被征收房屋存在租赁关系的,被征收人应当与承租人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自行协商被征收房屋的腾空搬迁问题。
二十五、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城镇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下列原则给予住房保障:
(一)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根据被征收人的申请优先给予配租保障性住房;
(二)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不足当地廉租房保障标准的,按不低于当地廉租房保障标准进行安置。增加的产权调换房屋面积部分,被征收人应当按照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价格补交差价。
二十六、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
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或现房产权调换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支付6个月的临时安置费。
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过渡期限不得超过3年,在签约期限内签订协议并搬迁的,过渡期限自签约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超过签约期限签订协议搬迁的,过渡期限自搬迁之日起开始计算。在过渡期限内,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按规定的标准支付被征收人临时安置费,但已提供周转用房的除外;除不可抗力外,超过规定过渡期限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从逾期之月起对自行过渡的被征收人双倍支付临时安置费,对提供周转用房的被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逾期安置期间,遇临时安置费标准调整的,应当自调整之月起按调整后标准发放临时安置费。
各区搬迁费和临时安置费的具体标准(含最低、最高标准)由市人民政府统一制定。县(市)搬迁费和临时安置费的具体标准(含最低、最高标准)由县(市)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二十七、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标准被征收人可选择以下标准之一进行补偿:
(一)根据生产经营者近3年的年平均净利润确定。生产经营期限不足3年的,以实际生产经营期限的年平均净利润确定。净利润根据税务部门出具的税后利润额证明材料确定;税务部门无法出具证明的,根据具备相应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年度审计报告确定。
(二)根据被征收非住宅房屋所在区位,按被征收非住宅建筑面积每平方米的标准,分地段分档次给予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具体分类标准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各自房屋征收项目的实际自行确定。
二十八、实行产权调换的,被征收人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期限按照实际停产停业期限计算;实行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期限按照6个月计算。
二十九、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的,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补偿决定所确定的搬迁期限不得少于15日。房屋征收部门在报请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补偿决定前,应当书面通知被征收人进行最后一次协商。协商通知书应当载明协商的时间、地点。
对所有权人不明确的被征收房屋拆除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就被征收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三十、补偿决定作出后,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房屋所在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提供产权调换房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并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后,被征收人仍拒绝接受被征收房屋货币补偿款或产权调换房的,被征收房屋货币补偿款或产权调换安置房由市、县级房屋征收部门统一监管。
三十一、市、县级房屋征收部门应当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补偿档案,并将分户补偿情况在房屋征收范围公示栏内及房屋征收信息平台上向被征收人公布,公布期限至房屋征收项目结束止。
三十二、房屋征收项目结束后,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对房屋征收的所有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并及时将其移交市、县级政府档案部门统一保存。
三十三、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征收补偿费用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并公布审计结果。
被征收房屋分户补偿情况公布后,接受群众举报。对有举报情况的,经接受举报部门核查确实违反项目的补偿安置标准的,由接受举报的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附则
三十四、本暂行规定今后与国家及省相关部门出台的规定或办法不一致的,从其规定。
各县(市)人民政府可参照本暂行规定制定各自辖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规定。
三十五、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5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泉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同时废止。本暂行规定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或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征收决定的项目,继续沿用原有规定办理。本规定施行后由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征收决定的项目适用本暂行规定。
C. 泉州市国家税务局的机构设置
(一)所属机构
泉州市国家税务局所属县(市、区)国家税务局12个,即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国家税务局、福建省石狮市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晋江市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南安市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惠安县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安溪县国家税务局、福建省永春县国家税务局、福建省德化县国家税务局等12个国家税务局。12个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均为全职能局,均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级别均为正科级。
(二)内设机构
12个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内设机构数量为7个。名称参照当地同级政府部门内设机构统一称“科”,内设机构均为正股级。
全市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均设7个科:办公室、综合业务科、征收管理科、计划征收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办税服务厅(暂不设立)。
各部门的职责是:
1.办公室
制定局机关和本系统的年度工作计划及长远发展规划;处理局机关日常政务,起草和审核有关文件和报告;负责综合性会议组织、秘书事务、文电处理、文书档案、文印、信访、保密、调研、政务信息、税收宣传和外事工作;负责组织税收科研、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的鉴定、评选、推广及奖励工作;制定办公规章制度;管理财务、基本建设等后勤保障及机关行政事务工作;负责局机关和本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及督查督办工作;组织实施综合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协助领导对有关工作进行综合协调;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综合业务科
负责流转税、所得税等税种的税政业务;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负责金税工程流转税业务的管理、推广应用及认证报税、数据采集、稽核管理工作;负责增值税等税种的纳税评估、日常稽核和日常管理性检查工作;负责税收协定执行、反避税实施、外国居民税收监管、情报交换、国际税务管理合作等;负责涉税法律事务;负责组织对税收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管理性监督检查;承办重大税收案件的审理和行政处罚、听证工作;负责税务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等事项;负责对出口企业退免税申报的审核和确认,组织落实本地出口货源征税情况并负责对外复函,负责本地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及分割单开具的检查及指导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征收管理科
负责组织实施综合性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处理执行税收征管法规、条例中的有关事项;负责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税收资料等的管理;牵头组织对征管质量的综合考核;负责组织征管软件的推广和应用;牵头负责纳税评估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协调、管理工作;负责纳税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4.人事教育科
研究和执行人事管理制度;负责机构、编制、任免、考核、调配、交流、辞职辞退、工资福利、专业技术职务等人事管理工作;负责离退休干部及提前离岗人员的管理和服务;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建设;负责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负责党建、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5.监察室
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及税收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党的纪律检查、行政监察和廉政建设工作;负责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负责信访举报、违法违纪案件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6.计划征收科
负责税收计划管理、税收会计、统计等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负责编制和分配税收计划、指导组织收入工作,进行税收预测分析,负责税款征收信息的集中处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并检查税款征收、解库、提退等制度的执行;负责税源资料的调查和测算,监控重点税源;负责税收票证的管理;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7.办税服务厅(暂不设立)
(三)直属机构
12个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均设置1个稽查局。级别均为正股级。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年度计划确定的重点税源企业和税务违法案件的查处、审理、执行、协查工作;组织贯彻税务稽查规章制度,拟定具体实施办法;负责税收案件举报的受理、转办;负责与公安、检察、审判机关协调税务稽查中的司法工作;负责金税工程发票协查工作;负责牵头组织税收专项检查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事业单位
12个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均设置1个信息中心。级别均为正股级。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税收管理、综合行政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执行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与涉税信息等综合数据库;参与组织应用软件开发和税控器具的推广、应用及技术培训;根据工作需要,对征管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加工处理、综合分析等;负责网络及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泉州市国家税务局设置信息中心、机关服务中心和票证中心(暂不设立),级别为正科级。
(一)信息中心
组织税收管理、综合行政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执行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建立、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与涉税信息等综合数据库;参与组织应用软件开发和税控器具的推广、应用及技术培训工作;负责计算机设备的维修、维护、调配管理。
(二)机关服务中心
拟定局机关后勤服务和行政事务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局机关后勤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局机关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局机关办公物品的采购、保管、分配和维修工作;负责局机关房产管理、安全保卫、医疗保健等工作;负责局机关装备管理。
(三)票证中心 (暂不设立)
(五)派驻机构
税务分局是县(市、区)国家税务局的派出机构。按行政区划或经济区划设置。具体为:较大县的城区、管辖5个以上乡镇(街道)或大企业所在地税源较大的设置税务分局,级别为副科级。全市共设置66个税务分局(见附件)。名称均冠以地名。
税务分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所辖税源的监控管理工作,对辖区内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和有效服务。具体负责所辖纳税户税务登记及纳税申报的调查核实、进行税收预测和分析、税收宣传、纳税辅导、税收调研、纳税服务、日常检查、户籍管理、政策送达、税源调查、定额核定、催报催缴、数据采集分析、组织实施纳税评估、处理一般性违规违章行为和零星税款的征收等,承办上级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泉州市鲤城区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备注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泉州市新华南路3号
10 海滨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新华中路24号 海滨、临江城区所在地
11 鲤中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新华中路24号 鲤中、开元 大企业所在地
12 浮桥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浮桥镇山墩路13号 浮桥 大企业所在地
13 江南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浮桥镇山墩路13号 江南 大企业所在地
泉州市丰泽区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10 泉秀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泉秀.丰泽 城区所在地
11 东湖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华大,东湖, 城东 大企业所在地
12 北峰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丰泽区普明社区87号 北峰、清源 大企业所在地
13 东海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丰泽区刺桐东路国税大楼 东海 大企业所在地
泉州市洛江区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泉州洛江区安吉路
10 万安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洛江区万荣路万安 城区所在地
11 河市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洛江区河市镇河市、双阳大企业所在地
12 马甲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洛江区马甲镇马甲、罗溪、虹山 大企业所在地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10 清蒙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街 开发区 城区所在地
石狮市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10 狮城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凤里办事处 湖滨办事处 城区所在地
11 蚶江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石狮市蚶江镇石蚶路 蚶江镇 大企业所在地
12 祥芝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石狮市鸿山镇洪厝村邮电大楼 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大企业所在地
13 永宁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石狮市永宁镇永宁居委会 永宁镇 大企业所在地
14 宝盖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宝盖镇大企业所在地
15 灵秀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石狮市八七路国税大楼 灵秀镇大企业所在地
晋江市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10 青阳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青阳曾井小区国税大楼 青阳 城区所在地
11 陈埭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陈埭镇四境大街 陈埭、西滨 大企业所在地
12 安海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安海镇桥头工业区49号 安海 大企业所在地
13 磁灶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磁灶镇香埔头 磁灶、紫帽 大企业所在地
14 龙湖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龙湖镇后宅新兴街43号 龙湖 大企业所在地
15 池店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池店镇池店村 池店 大企业所在地
16 东石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东石镇仁和东路20号 东石 大企业所在地
17 英林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英林镇英林村长存公园对面 英林 大企业所在地
18 金井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金井镇中兴北路 金井 大企业所在地
19 罗山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罗山镇罗裳村 罗山 大企业所在地
20 深沪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深沪镇狮峰居委会对面 深沪 大企业所在地
21 永和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永和永和街 永和 大企业所在地
22 内坑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晋江市内坑龙泉路3号 内坑 大企业所在地
南安市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南安市溪美镇兴安街34号
10 柳城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溪美镇源兴洲成兴小区 溪美、柳城、东田、城区所在地
11 仑苍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仑仑镇仑苍街188号 仑苍、英都、翔云 大企业所在地
12 洪濑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洪濑镇集新村 洪濑、康美、洪梅、雪峰 大企业所在地
13 丰州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丰州镇南门街 丰州、大霞美 大企业所在地
14 梅山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梅山镇芙蓉西路106号 梅山、罗东、九都、乐峰、向阳 管辖5个以上乡镇
15 诗山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诗山镇社星路 诗山、金淘、码头、眉山、蓬华 管辖5个以上乡镇
16 官桥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官桥镇金庄街 官桥 大企业所在地
17 水头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水头镇厦盛路 水头 大企业所在地
18 石井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石井镇海滨南路 石井 大企业所在地
19 美林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南安市美林南美开发区 美林、省新 大企业所在地
惠安县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10 螺城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惠安县螺城镇企塘岭 螺城镇、黄塘镇、紫山镇、辋川镇、涂寨镇城区所在地
11 崇武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惠安县崇武镇西华街 崇武镇、山霞镇大企业所在地
12 东园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惠安县东园镇东前自然村14号 东园镇、张坂镇、百崎镇 大企业所在地
13 东岭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惠安县东岭镇东兴街 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乍镇 大企业所在地
14 洛阳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惠安县洛阳镇屿头街 洛阳镇 大企业所在地
15 螺阳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惠安县螺阳镇大红埔 螺阳镇 大企业所在地
安溪县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0号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1号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2号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3号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4号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5号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6号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7号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8号
10 茶都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安溪县河滨北路310号 凤城、城厢、参内、魁斗、蓬莱、金谷 城区所在地
11 湖头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安溪县安湖路 湖头、湖上、白濑 大企业所在地
12 剑斗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安溪县剑斗镇旧街 剑斗 大企业所在地
13 感德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安溪县感德镇尚德路30号 感德、福田、桃舟、长坑、祥华、蓝田管辖5个以上乡镇
14 官桥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安溪县官桥镇天平路9号 官桥、龙门大企业所在地
15 虎邱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安溪县虎邱镇金榜大桥边 虎邱、大坪、龙涓大企业所在地
16 西坪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安溪县西坪镇观音路 西坪、尚卿、芦田 大企业所在地
永春县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10 一都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永春县一都镇仙阳村 一都镇 大企业所在地
11 下洋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永春县下洋镇下洋新街96号 下洋镇、横口乡大企业所在地
12 蓬壶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永春县蓬壶镇美中村西美街45-47号 蓬壶镇、苏坑镇、桂洋乡、锦斗镇、呈祥乡管辖5个以上
13 达埔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永春县达埔镇达玉路 达埔镇、坑仔口镇、玉斗镇大企业所在地
14 桃城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永春县城东南街32号 桃城镇、五里街镇、 石鼓镇、吾峰镇、岵山镇、介福乡城区所在地
15 东平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永春东平镇太平街198号 东平镇、湖洋镇、东关镇、外山乡、仙夹乡 管辖5个以上乡镇
德化县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德化县西门街
10 瓷都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德化县西门街 龙浔镇、浔中镇、盖德乡、国宝乡、赤水镇城区所在地
11 三班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德化县三班镇三班镇、龙门滩镇大企业所在地
12 雷峰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德化县雷峰镇雷峰镇、南埕镇、水口镇、桂阳乡、杨梅乡管辖5个以上乡镇
13 上涌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德化县上涌镇上涌镇、美湖乡、大铭乡、春美乡、汤头乡、葛坑镇管辖5个以上乡镇
泉州市泉港区国家税务局机构设置一览表
序号 机构名称 机构属性 机构级别 驻地及地址 管辖乡镇名称
1 办公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2 综合业务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3 计划征收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4 征收管理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5 人事教育科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6 监察室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7 办税服务厅 内设行政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8 稽查局 直属机构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9 信息中心 事业单位 股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10 油城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泉港区南北三路 后龙、峰尾、南埔、山腰、前黄5个镇。 城区所在地
11 涂岭税务分局 税务分局 副科级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涂岭街 涂岭、界山2个镇 大企业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