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见习生条例

见习生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9-20 01:23:19

❶ 护理专业大学生见习实习补贴政策

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补贴政策因地区和医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实习期间的补贴并不是固定的,一些医院会提供实习补贴,而另一些则可能不提供。此外,实习生的住宿费用一般需要自行承担。

一些地方政府会提供一定的就业见习实习补贴,例如广东省。根据《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就业见习条例》,实习单位应当按照同岗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报酬,并且不得拖欠或克扣。见习单位应每月向见习人员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生活补贴。

另外,一些学校和医院也会为护理专业的实习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助学金或补贴,具体数额和条件需要向实习单位和学校咨询。

总体而言,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补贴政策并不统一,具体情况需要依据实际实习单位和地区的政策来确定。

❷ 见习期制度的有关见习期的历史沿革和相关规定

我们国家自50年代起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开始实行见习期制度。如1981年10月4日国家教委、计委、劳动人事部联合发布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其中的第26条规定:“毕业生分配到达工作岗位后,实行一年见习的制度。见习期满后,经所在单位考核合格的转正定级。考核不合格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延长见习期仍不合格的,按定级工资标准低一级待遇”。1987年7月22日发布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暂行办法》第2条规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分配工作后,原则上都要安排到基层见习。见习期为一年。对入学前已从事一年有关实际工作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免去见习期。有些行业的人才,需要更长时间的实际锻炼,可以在见习期满后自行安排。”因此从性质上看,见习期也是一种试用期。 国家规定,原为教龄在一年以上的民办教师;考取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仍从事教师工作的,可不实行见习期;原为工龄在一年以上的全民或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正式职工(不含未转正的学徒工、练习生、试用人员以及临时工、合同工等),考取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可不实行见习期;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研究生到企事业单位工作,不实行见习期。 见习期满如果合格,则由毕业生撰写个人小结,填写《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级表》,基层单位签署意见,盖章,报当地人事部门,并根据转正定级人员总结及基层意见核定定级工资,转正定级表归入个人档案。如果见习期满,达不到见习要求的,可延长见习期半年到一年,或者降低工资标准;表现特别不好的,可予以辞退,由学校重新分配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发生很大的变化,1997年3月24日国家教委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毕业生就业实行“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原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同时废止。199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50号)文件强调:要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9号,文件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要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有关原作为见习期制度设立依据的《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派遣办法》、《高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暂行办法》行政规章等随着时代的推移,已经失去了有效性,失效的法律原因为:1. 高校毕业生已不实行毕业分配制度即原规章所调整的对象已消失,条例失效。2. 被国家新颁布的法规代替,国家已经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原条例失效。
事实上, 由原国家教委和原劳动人事部制定的关于高校毕业生见习期的制度,明确针对的都是毕业后由国家或者政府分配工作的毕业生。原劳动部在1996年的复函也重申了见习期的问题,但针对的也是分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并没有明文废止见习期制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所有企业也不再具有行政性质和享有行政级别。同时劳动关系的建立形式也发生着变革,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已经基本消亡,因此高校毕业生见习期制度也失去了立足的根基,已形同虚设。 在我国现阶段,已经不实行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制度,因此原来的见习期制度已基本不适用。高校毕业生(劳动者)与企业通过市场招聘等双向选择而建立的劳动关系,则其行为受现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保障政策调整,用人单位不应以见习期制度为由来设法规避劳动法(广义的)规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自2008年1月1日起,凡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适用国家《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法律条款。2005年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浙江省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同向基层就业意见的通知》中指出: 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要按《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的规定确定试用期,不得实行见习期制度。2008年1月18日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就见习期制度疑惑的再次咨询>的复函》中进一步补充解释:“企业不得实行见习期制度,高校毕业生(劳动者)与企业通过市场招聘等双向选择而建立的劳动关系,则其行为受现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保障政策调整,用人单位不应以见习期制度为由来设法规避劳动法(广义的)规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当前许多的国有企业仍旧要求毕业生执行见习期制度,由于这类企业一路由计划经济时期走来,被计划经济时期政策的束缚也较多。但是不论如何,见习期制度明确只适用于国家分配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而不适用通过双向选择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在当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和毕业生就业政策明确的情况下,企业如仍以实行见习期为名要求通过市场招聘形式而录用的毕业生实行长达1年的试用期,是混淆概念、变相延长试用期的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当前对见习期的理解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适用范围。根据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规定,(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6]59号),见习期仅对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因为他们没有劳动合同,而有劳动合同的企业单位不得再约定见习期,否则没有任何法规依据。
第二,时间限制。国家对机关新聘用人员实行见习期时间也有明确规定,明确规定见习期为六个月到一年,一年是它的上限。

❸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2019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本省常住户口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实习,是指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本条例所称毕业生就业见习(以下简称见习),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或者人民团体组织毕业后一年内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的就业适应性训练。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学历教育学生实习与本省常住户口的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学历教育毕业生就业见习,依照本条例执行。第三条学生实习坚持学校组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
见习坚持个人自愿参与、政府扶持帮助、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学生实习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
财政、卫生、应急管理、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学生实习的相关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见习工作,加强见习指导与协调,促进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财政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见习的相关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见习工作。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接收学生实习和毕业生见习,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吸纳、培养和储备人才。第二章组织与保障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认真履行学生实习的组织责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第八条保障学生实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接收学生实习,具体比例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确定。
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第九条学校与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按照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设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第十条行业组织应当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与学校开展合作,并发挥行业资源、技术和信息优势,推动共建实习基地和开展合作项目。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实习。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本地毕业生就业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当地毕业后一年内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参加见习,扩展就业机会。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将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确定为见习基地:
(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管理规范;
(二)自愿且能够持续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
(三)提供的见习岗位具备一定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能确保毕业生提高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确定见习基地时,应当考虑单位的行业分布,优先考虑当地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同时吸纳不同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参加,以满足见习的需求。第十四条行业组织应当引导和鼓励本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提供见习岗位。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见习基地的检查与指导,及时解决见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见习单位未依法履行见习管理职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取消其作为见习基地的资格。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加强对见习政策的宣传,将见习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第十七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广泛宣传见习制度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见习的经验做法,形成社会普遍关注、各方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第三章实习规范与管理第十八条学生实习一般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要求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应当经学校同意。学校应当安排实习指导教师掌握实习情况,统一管理和考核。

❹ 见习生怀孕,如何处理该员工总说劳动法规定合同到期回自动顺延,见习,和劳动法有什么联系见习协议

(1)见习不是正式工作,也不是试用期。见习期结束后,个人和企业可以双向选择,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或者分离。 (2)并非每个企业都可以提供见习岗位。能够提供见习岗位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是经过政府劳动和就业部门审核,建立了配套制度的,并专门授予“就业见习基地”称号。 (3)“见习”期间也有一定的工作报酬。 区别:“实习”是毕业前,“见习”是毕业后。毕业后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可以申请到就业见习基地“见习”。 见习协议如果规定了劳动报酬、劳动范围等内容的,可以视为单位用工合同,受劳动法保护

热点内容
北大法律硕士复试考什么 发布:2025-09-20 04:07:20 浏览:933
制定行政法的意义 发布:2025-09-20 03:55:15 浏览:248
新婚姻法2020年新规一夫多妻 发布:2025-09-20 03:55:14 浏览:319
民法总则草案对比 发布:2025-09-20 03:38:11 浏览:525
法律与道德事例 发布:2025-09-20 03:33:51 浏览:281
公司因工作意外死亡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0 03:25:20 浏览:262
劳动法三十八 发布:2025-09-20 03:18:38 浏览:728
社会与法冲动的代价 发布:2025-09-20 03:01:30 浏览:463
婚姻法女方意外身亡怎么离婚 发布:2025-09-20 02:58:18 浏览:811
交通规则条例 发布:2025-09-20 02:56:51 浏览: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