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9-21 15:11:50

㈠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来国道路交通自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七项规定是:

在没有方向指示信号灯的交叉路口,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行人先行。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机动车让左转弯车辆先行。

㈡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第四项之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第四项之规定是: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备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二条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以保持稳定、安全的速度行驶,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以下对这条法规进行


一、机动车速度管理的重要性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强调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行驶速度需要保持稳定和合理。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合适的速度不仅关系到驾驶者的安全,也对其他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持合适的行车速度可以有效避免因超速行驶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遵守安全行驶规定


根据该条例,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安全行车。这包括但不限于保持车距、正确使用转向信号、观察交通情况等内容。同时,驾驶人还需要根据道路条件、天气状况以及车辆载重等因素,合理调整行驶速度,确保行车安全。


三、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特别强调,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例如,遇到路口、人行横道、弯道等复杂交通情况时,应当减速慢行,确保安全通过。此外,遇到恶劣天气、道路施工等情况时,也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的核心是确保机动车在道路上的安全行驶。这需要驾驶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持合理的速度,并时刻注意道路和天气状况,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中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驾驶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道路上,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一、驾驶机动车时禁止拨打接听手持电话
驾驶过程中,拨打或接听手持电话会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使其不能全神贯注地观察路况和判断交通情况。这种行为极易导致驾驶人反应迟钝或失误,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时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以确保驾驶人的专注度和道路安全。
二、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同样被禁止
除了拨打接听手持电话外,观看电视、使用平板电脑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也在禁止之列。这些行为同样会分散驾驶人的注意力,降低其对路况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在驾驶过程中,驾驶人应时刻保持警惕,专注于道路和交通情况,以确保行车安全。
三、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是每位机动车驾驶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驾驶人应加强交通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行为的危害性。同时,还应积极学习交通法规,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的驾驶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加大处罚力度,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使驾驶人更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第三项明确规定了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中不得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这一规定对于确保驾驶人的专注度、预防交通事故、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具有重要意义。驾驶人应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加强交通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六十二条第三项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㈤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5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四条

机动车载物不得超过机动车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质量,装载长度、宽度不得超出车厢,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米,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米;

(二)其他载货的机动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2.5米;

(三)摩托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长度不得超出车身0.2米。

两轮摩托车载物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三轮摩托车载物宽度不得超过车身。
载客汽车除车身外部的行李架和内置的行李箱外,不得载货。载客汽车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

(5)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 机动车载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公路载客汽车不得超过核定的载客人数,但按照规定免票的儿童除外,在载客人数已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免票的儿童不得超过核定载客人数的10;

(二)载货汽车车厢不得载客。在城市道路上,货运机动车在留有安全位置的情况下,车厢内可以附载临时作业人员1人至5人;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栏板时,货物上不得载人;

(三)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人。

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牵引挂车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拖拉机只允许牵引1辆挂车。挂车的灯光信号、制动、连接、安全防护等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二)小型载客汽车只允许牵引旅居挂车或者总质量700千克以下的挂车。挂车不得载人;

(三)载货汽车所牵引挂车的载质量不得超过载货汽车本身的载质量。

大型、中型载客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以及其他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第九十二条规定,“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运输单位的车辆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2、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3、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4、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档滑行;

5、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6、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7、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8、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一、解读:开车时不能使用电子设备

1、开车时使用电子设备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使人应变能力减弱,遇到紧急情况的应激感知制动时间变长,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据有关研究人员调查,驾驶人边开车边发短信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正常驾驶时的23倍,而打电话时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正常概率的2.8倍。

2、开车时打电话还会影响车辆的通行效率,加剧路面车辆拥堵。当红灯转为绿灯时,看手机的司机往往要等到后车按喇叭示警才能察觉,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人,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有下列行为:(七)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二、解读:远离疲劳驾驶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疲劳驾驶会造成行车中反应迟钝、困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路面交通情况并采取准确的驾驶操控措施,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6)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2、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3、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4、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档滑行;

5、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6、驾驶摩托车手离车把或者在车把上悬挂物品;

7、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8、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或者路段鸣喇叭。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㈦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需要负哪些责任

第七十五条行人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从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版从人行横道通过权;没有人行横道的,应当观察来往车辆的情况,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热点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关系认定 发布:2025-09-21 17:45:01 浏览:702
合同法94条强制性规定 发布:2025-09-21 17:39:41 浏览:736
中国古代道德文化 发布:2025-09-21 17:28:14 浏览:876
劳动法高温费不发放 发布:2025-09-21 17:21:46 浏览:164
注会经济法东奥学时 发布:2025-09-21 17:16:52 浏览:294
自考本科合同法2016年10月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9-21 17:16:41 浏览:550
一建民法典 发布:2025-09-21 17:12:02 浏览:554
建设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氛围 发布:2025-09-21 17:10:01 浏览:962
黑龙江省基层法律服务收费 发布:2025-09-21 16:56:27 浏览:331
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作业 发布:2025-09-21 16:41:43 浏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