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有哪些形式
⑴ 行政规章有哪些
法律分析:
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衔条例》等。行政规章对于一般行政相对人来说,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的规范。它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号召等,后者行政相对人只是可以接受其影响,而并不是必须予以服从。行政规章靠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如对于违反行政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法义务的当事人,有关的行政主体有权依法实行行政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八十条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第八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一)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二)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规章,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已经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涉及上述事项范围以外的,继续有效。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开始制定规章的时间,与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本市、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同步。
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衍生问题:
行政规章分为哪几类?1、内部规章和外部规章.内部规章主要指行政机关自身的工作规则。诸如行政事务分工、会议形式、文件签发收发周转、情况汇总、表报统计等规则。外部规章主要指行政管理规章,其中内容大都涉及行政主体的职权职责、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且包括一定的罚则条款。行政损权现象一般发生在此类规章的实施过程中。2、中央规章和地方规章。中央规章又称部委规章,主要指国务院各部、委规定的规章。其授权源自宪法法律,在本系统范围内适用于全国。特点是适用单一的领域,专业性较强。地方规章亦称政府规章,主要指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上政府制定的规章。其授权源自地方组织法,特点是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其内容既具有针对某一事项的特定性,又具有针对一般情况的综合性。
⑵ 常见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哪四种
行政法规、章程、公约和制度。
根据内容与作用的不同,规章制度可以分为行政法规、章程、公约和制度。行政法规主要包括条例、规定、细则和办法,制度类的主要包括制度、规则、守则和须知,章程和公约自成派。不同的类别反映的需要也不尽相同,使用的范围也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2)规章有哪些形式扩展阅读:
规章制度的特点:
1、约束性
规章制度经公布实施之后,有关人员就要遵照其内容,严格执行,因此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性。
2、层次性
规章制度在撰写的时候就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发文机关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相应层次的规章制度,这就决定了各类规章制度在内容、有效范围以及约束力方面都有明显的层次性。
3、周密性
规章制度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稳定与和谐而制定,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规章制度在撰写时就要做到细致而周全,既不能有遗漏也不能有疏忽,在表达上更是不能含糊不清,出现歧义。
4、条款性
规章制度的表现形式来看,它都是以罗列条款为主的,这就要求规章制度在条款的安排上要有层次性,层次的设置要依据文种的内容来定,层次可多可少。国家标准公文格式要求不超过四级,即章节、条、款;最少只要条(项)这一级即可。
5、程序性
规章制度是经过法定程序讨论之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发布实施的公文,因此具有程序性。
⑶ 党内规章制度有哪些
党内规章制度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会议制度以及党员管理制度等。
一、党章
党章是党内最根本的规章制度,是党的组织和党员行动的基本准则。党章明确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党员权利和义务等核心问题,体现了党的总体要求和行动纲领。
二、党的纪律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这些纪律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力量,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党的组织制度
党的组织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基础。其中包括民主集中制、选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确保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与集中相统一。
四、党的会议制度
党的会议制度是党内重要决策和活动的重要形式。包括党代会、常委会、党组会等各级各类会议的召开,以及会议的内容、程序和决策机制等,这些制度确保了党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五、党员管理制度
党员管理是确保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利的重要保障。包括党员的教育培训、考核评估、奖惩机制等,这些制度确保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的来说,党内规章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党的各个方面,是确保党内外事务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这些制度的严格执行和监督落实,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