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护理题库
㈠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有哪些
护理核心制度包括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病房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护理会诊制度、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
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如心肌梗塞病人的行为反应可以表现为:生理的——疼痛、胸闷、气急;心理的——害怕、恐惧;社会的——亲属单位的关心;文化的——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精神的——是否被护士和医生重视与尊重。
(1)规章制度护理题库扩展阅读:
护理人员的职责:
护理部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㈡ 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实用6篇)
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1)
乡镇卫生院为规范物价收费管理,落实不规范收费责任追究制,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1、医院需公示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各科室需严格执行价格政策,按规定的收费标准收费。
3、医疗服务价格需严格遵循应收则收、应收不漏、不该收坚决不收原则,禁止分解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巧立名目收费。
4、新增医疗服务项目或内容时,需编写可行性报告,提出收费标准,经财务科审核,按程序报物价部门审批后收费。
5、所有收费须由财务科开具合法收据,禁止科室或个人出具非正式收据向患者收费。
6、医疗服务价格变动时,需及时更新价格库。
7、一切收入需上交财务科,禁止私设小金库。
8、严格执行一日清单和一方清制度,确保退费、退药流程规范。
9、科室负责人负责价格管理工作,及时解答患者疑虑。
10、违规者将受到批评、罚款等处罚。
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2)
为了规范医院收费行为,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维护患者利益,乡镇卫生院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责任追究范围包括不提供价格明细清单、提前或推迟执行政策、擅自增删收费项目或提高价格标准等行为。
二、责任追究程序包括物价员自查、患者与医院协商、政府部门解决等步骤。
三、直接责任人将承担检讨、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责任。
四、违规行为将受到纠正、退款及补偿措施。
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3)
乡镇卫生院为提升价格投诉处理效率,制定以下规章制度,以维护患者权益和医院形象:
一、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服务。
二、实事求是处理问题,公正客观。
三、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及时处理问题。
四、高效处理突发和难办事件,力求快速解决。
五、依据政策解决患者或员工问题,做好保密工作。
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4)
乡镇卫生院为规范药品价格行为,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严格遵守国家及省市药品价格政策,合理用药。
二、药品采购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实行网上招标。
三、药品销售以实际进价为基础,合理加价。
四、医生开具处方应规范,划价符合政策。
五、药品信息应在电子触摸屏显示。
六、药品价格管理实行部门责任制。
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5)
乡镇卫生院为规范职工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职工需衣着整洁,精神饱满,佩带上岗证。
二、热情接待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三、设立“病人无错”制度,避免与病人争吵。
四、禁止工作时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五、请假需提前通知,违反规定视为旷工。
六、事假、病假需提供相应证明。
七、医护人员需执行交接班、查房等制度。
八、医生需定期了解药品信息。
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6)
乡镇卫生院为加强档案管理,保护和利用档案,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健康档案需采用统一表格,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保密性和规范化。
二、专人、专室、专柜保管居民健康档案,确保安全。
三、保护患者隐私,未经许可不得查阅和外借。
四、定期整理档案,确保动态管理。
五、档案存放处需做好防盗、防水、防火等十防工作。
六、达到保管期限的档案需按规定程序销毁,禁止擅自销毁。
㈢ 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②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麻醉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③输血查对制度:
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④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消毒供应室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患者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不能将贵重物品、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必须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并签名。
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
参考资料网络--护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