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法规名词
㈠ 国防的含义是什么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回覆,所进行的军事答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
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
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包括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
国防设备
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力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最高元首到每个公民,从军事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意识形态都与之密切相关。
现代国防以军事力量为核心,还包括有关的非军事力量;它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战时的动员效率;它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田力的竞争。现代军队是知识和科技密集的武装集团,强调质量建军胜过“人海战术”。和平时期国防的作用是威慑,要求不战而胜;战时国防的责任是实战,目标是胜利。作用:
⑴国家安全保障。
⑵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⑶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㈡ 军事法与刑法的关系
军事法即有关军事管理和国防建设的法律、法规,包括《兵役法》、《国防法》、《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以及《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军事法是调整国防建设和军事方面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现代军事法在军事司法活动方面,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
有特定的法律依据。许多国家都专门制定了军事司法方面的法律规范,对案件管辖、司法程序、职权划分、定罪量刑、监督执行等作出规定,以作为军事司法活动的依据。
②
有专门的司法组织系统。一般在军队系统分级设立司法机构和人员,专门履行军队司法职责。
③
军事指挥员享有追究军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一定权限。通常军事指挥员可以依据军事法赋予的职权,追究和处置其部属的违法行为。
④
有特定的犯罪罪名。 各国军事刑法对军事犯罪通常依其所侵犯的社会关系规定各种罪名。例如,美国的军事犯罪罪名有脱逃罪、职务与命令罪、上下级关系罪、关系战斗罪等;苏联的军事犯罪罪名有违反隶属关系和破坏军人荣誉罪,违反服役制度罪,违反保存军用物资和使用军事技术装备制度罪,违反保守军事机密罪, 军事职务罪, 违反战斗勤务罪,在军事行动区违反执行军事勤务制度罪, 违反战争法和惯例罪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犯罪罪名有武器装备肇事罪、阻碍执行职务罪 、虐待俘虏罪等20多种(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
⑤
战时与平时不同。通常情况下,战时的司法程序比平时简便,战时量刑从重,并实行一些特殊的执行刑罚方法,如允许戴罪立功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是在继承革命战争时期军事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建立和发展革命武装力量,战胜国内外敌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和军事领导机关,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维护军事利益的法律规范。
㈢ 国防教育法名词解释333
国防教育法名词解释如下:
国防教育法,国家关于普及和加强公民国防教育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军事法的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法是国家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依据,增强公民国防观念、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斯巴达城邦国家制定的斯巴达国民军事教育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规范公民国防教育的法律。在中国古代,有关国防教育的法律规范散见于其他法律之中,如兵役方面的法律中有对征召的兵员进行战争动员和对民众进行武备教育的规定。
199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国防教育。同时,在国家陆续制定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军事设施保护法、预备役军官法、人民防空法中,也都有国防教育方面的规定。
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对国防教育的任务、方针和原则、组织领导形式等基本问题作了原则规定。
为落实国防法的规定,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对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作了全面规定。
同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还公布《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中国的国防教育法逐步形成了一银或闹个完整体系。
各国的国防教育法在形式上主要分为2种类型:
①制定专门的国防教育法律。如美国公布的《1958年国防教育法》,是美国联邦政府督促、协助各州政府教育机构加强国防教育的基本依据;
明确了美国国防教育的基本政策,规定了联邦政府对国防教育的具体计划,包括国防教育的基金计划、国防学生贷款计划、地区专业教育计划等,并规定了完成各项计划的指标。
捷克斯洛伐克1973年公布的《国防教育法》,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的目的、内容、范围和实施方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作了全面规定。
②在有关国防法律中设置国防教育方面的规范。如1997年法国公布的《国民兵役法》,对青少年参加国防教育的途径、方式、内容等作了规定。
1998年俄罗斯公布的《兵役义务与服役法》,对国家在公民服役前进行国防知识和军事爱国主义教育的范围、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保障等作了规定。
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有:国防教育在建设和巩固国防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国防教育方针、原则和目的;接受国防教育者的范围及其权利与义务;
组织实施国防教育的机构及其职责和权限;不同教育对象接受国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国家开展国防教育采取的各种保障措施;不履行国防教育职责和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以法的形式对国防教育作出规定,可以使国防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不断培育和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不断培养和造就国防人才,为加强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提供强大的精团圆神动力和丰富的人才资源。
㈣ 什么是国防
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恐怖分子等,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古人视礼义为维护社会国家的安全力量,必须严格遵行,防止逾越,称为国防。今日指为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的武装侵略和颠覆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后汉书·孔融传》
(4)国防法规名词扩展阅读:
当代国防大致有四种类型:
1、扩张型。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2、自卫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我田的国防属千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
3、联盟型。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4、中立型。中小发达田家严守和平中立的田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子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
参考资料:
国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