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章制度修订必要性

规章制度修订必要性

发布时间: 2025-10-05 16:55:15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修订的必要性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高度重视铁路安全工作。早在1989年,国务院就制定公布了《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4年又对该条例进行了全面修订,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和运营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已不能完全适应保障铁路安全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修改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铁路建设质量安全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但《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缺乏对铁路建设的规定,需要补充;二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立法中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三是根据铁路政企分开和国务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需要对《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中不适应改革要求的规定进行调整。《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即是在总结《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实施经验基础上起草制定的。新条例涵盖了铁路建设质量安全、铁路专用设备质量安全、铁路线路安全、铁路运营安全等铁路安全生产的主要领域和重要管理制度,是铁路安全管理的综合性法规。新条例的贯彻实施,必将有力地推进铁路安全管理,更好地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铁路安全发展。

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于铁路安全管理体制是如何规定的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13]47号)规定:将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依法对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行业监管。据此,条例规定: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铁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的铁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铁路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
三、为什么要设置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是指为防止外来因素对铁路列车运行的干扰,减少铁路运输安全隐患,保护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铁路沿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进行限制而设置的特定区域。这里所说的铁路线路,包括铁路钢轨道床、路基、边坡、侧沟及其他排水设备、防护设备等,以及铁路桥梁、隧道、场站等。
长期以来,一些单位和个人在铁路线路两侧修路、挖沟、盖房,或进行排污、烧荒、倾倒垃圾、放养牲畜等,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营安全。为此,2004年发布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本着维护铁路运输安全和节约用地,方便沿线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参照我国相关行业的做法和经验,设定了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对保障铁路安全畅通、保护铁路沿线社会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来,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既有铁路的提速,对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条例设定的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范围及相关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修订后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相关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调整完善。
综上所述,铁路交通不仅能够方便人们的出行,还对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所以制定铁路运输安全条例起到重要作用。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要制定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

2. 学校规章制度制订的依据是什么

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组织整体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机制的基本内容。因此,制订学校规章制度既是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实现办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

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首先要明确其依据。

3.现实基础依据

学校的现实基础是规章制度制定的出发点和归宿。某一项规章制度的提出总是针对着一定状况和问题。基于相应群体的某种需要的,决非某个领导或管理者的主观所为,此其一。其二,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规范要求必须适合相应群体可接受的程度,既要适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有效管理,甚至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需要领导去正确分析和把握学校相应群体的现实基础,任何脱离现实基础的规章制度都可能导致失败。其三,还要注意以下要求:

(1)取得群众认同,要经过群众酝酿、讨论,使其认识到制订某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要求,执行起来,就会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避免用那种简单的行政命令方式。

(2)执行要坚决。规章制度已经公布,务必严肃认真执行,不可随意灵活、变通;要保持制度的严肃性,一丝不苟,对事不对人。只有如此,才好使制度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及至逐步形成习惯。

(3)保持规章制度的严密性,防止漏洞;注意制度之间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

(4)既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要朝令夕改;又要注意在实践的检验中及时修订,使之不断健全完善。

(5)文字表述要准确、简明扼要;切忌引发歧义,让人有多种理解。

3. 安全规章制度内容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行动指南,是生产经营单位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安全风险,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健康、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实际,以生产经营单位名义握梁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规程、标准、规定、措施、办法、制度、指导意见等。
一、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所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明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安全风险来自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只要生产、经营活动在进行,安全风险就客观存在。客观上需要企业对生产工艺过程、机械设备、人员操作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制定出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以保障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工作合法、有序、安全地运行,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大量风险辨识、评价、控制技术,以及生产安全事故教训的积累,是探索和驾驭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重要基础,只有形成生产经营单位的规章制度才能够得到不断积累,有效继承和发扬。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国家有关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在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具体实施,只有通过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现出来。才能使从业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为从业人员遵章守纪提供标准和依据。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生产经营单位耐枯管理的随意性,有效地保障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地方政府的法规和标准为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首先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所在地地方政府的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过程具体贯彻落实的体现。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才能提高规章制度建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保障安全生产。同时,生产经营单位要积极借鉴相关事故教训,及时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防范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随着安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尤其是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丰富,如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风险评估和安段亩运全评价体系的建立,也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查询建筑企业、中标业绩、建造师在建、企业荣誉、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登陆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热点内容
人民法院审判理念读本 发布:2025-10-05 19:19:07 浏览:934
王雅超法官 发布:2025-10-05 19:08:28 浏览:640
民法典业主所有 发布:2025-10-05 19:02:38 浏览:911
录用通知法律效力 发布:2025-10-05 18:59:18 浏览:249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释义 发布:2025-10-05 18:49:18 浏览:573
最新劳动法的工资标准 发布:2025-10-05 18:47:49 浏览:481
微在道德经 发布:2025-10-05 18:34:43 浏览:470
河北大学法律硕士复试 发布:2025-10-05 18:28:58 浏览:747
甘政法法学就业 发布:2025-10-05 18:18:55 浏览:971
现行婚姻法是 发布:2025-10-05 17:49:23 浏览: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