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部委制定规章的适用范围

部委制定规章的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 2025-10-05 19:29:53

1. 部门规章有哪些

部门规章是指我国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些规章通常用来规定特定领域的管理规则,如教育、环保、财政、税务、交通、卫生等。

部门规章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它们对相关行业或领域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细化了法律的规定,使得管理部门在执行时有更明确的依据。例如,教育部可能会出台关于学校管理、教学大纲或者学生权益保护的部门规章;财政部则可能制定有关预算管理、税收征收等方面的规章。

制定部门规章的过程一般包括起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审议通过等步骤。这些规章在公布后,对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具有约束力,违反部门规章的行为可能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或处罚。然而,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当其内容与上位法冲突时,应以上位法为准。

2. 部委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范围有

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

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规定行政处罚。

3. 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

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主要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这些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用以规范和管理特定领域或行业的相关事项。
一、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概述
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主要是指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这些机构在其职责范围内,针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的管理需要,制定具有约束力的部门规章。这些规章通常是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补充和细化,用于规范行业行为、保障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
二、部门规章的制定程序
部门规章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制定机关应当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规章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规章草案应当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规章草案经过审查、修改和完善后,由制定机关发布实施。
三、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
部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行为具有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部门规章的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部门规章也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部门规章的监督与修改
部门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受到法律的监督和制约。如果发现规章存在违法、不合理或过时的情况,制定机关应当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此外,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对部门规章提出异议或建议,以促进规章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综上所述:
部门规章的制定机关主要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这些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用以规范和管理特定领域或行业的相关事项。部门规章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标准,确保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部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行为具有约束力,也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在规章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接受法律的监督和制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修改和完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一条规定: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第三条规定:
制定规章,应当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上位法的规定。
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4. 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机关是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二节:规章第八十条: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4)部委制定规章的适用范围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事务;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地方各级国家公务员。

5. 哪些国家机关有权制定规章

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六条 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 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主要两种类型:
中央规章又称部委规章,主要指国务院各部、委规定的规章。其授权源自宪法法律,在本系统范围内适用于全国。特点是适用单一的领域,专业性较强。
地方规章亦称政府规章,主要指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上政府制定的规章。其授权源自地方组织法,特点是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其内容既具有针对某一事项的特定性,又具有针对一般情况的综合性。

6. 部委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的范围

法律分析: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十三条 国务院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热点内容
界越刑法 发布:2025-10-05 21:40:35 浏览:127
道德的期盼 发布:2025-10-05 21:24:59 浏览:449
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10-05 21:19:00 浏览:692
联邦法院管辖权 发布:2025-10-05 21:18:09 浏览:547
行政法权威关保英 发布:2025-10-05 21:07:18 浏览:357
劳动合同法有哪些特色 发布:2025-10-05 21:04:27 浏览:894
卫辉市人民法院杨 发布:2025-10-05 21:00:33 浏览:186
离婚律师18 发布:2025-10-05 20:57:48 浏览:973
新民事诉讼法124条的规定 发布:2025-10-05 20:57:46 浏览:156
亲子鉴定出错负的法律责任是多少 发布:2025-10-05 20:56:52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