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处审核
『壹』 政策法规处是干什么的
政策法规处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起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研究拟订体制改革政策制度并组织实施。承担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枣尘性审查工作。组织办理机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合同审核和法律咨询等工作。负责拟订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指导、协调接待工作。承担管理的具体工作。
例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策法规处的主要职责:
负责住房公积金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负责住房公积金政策、执法意见和重大行政执法规程、手续的合法性审查;负责组织参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及行政诉讼案件的处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负责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负责法治宣传与培训。
1、负责参与住房公积金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工作;
2、负责组织实施住房公积金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3、负责组织实施住房公积金年度普法及法治培训工作;
4、负责中心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和处理;
5、负责对中心主要业务规章制度、重大制度创新宏岩迹和业务创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对外合同、协议文本等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提供法律建议或意见;
6、负责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蔽并;7、负责协调编制中心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相关工作;8、负责组织年度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并依法报备、公示;
9、负责协调配合司法部门_询、冻结、解冻住房公积金,协调配合有关强制执行的界定、施行工作;
10、负责中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培训、执法证申领、注销、报备等相关工作;
11、负责牵头督促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信访件办理工作;
12、负责牵头住房公积金领域打击骗提骗贷工作;
13、负责对分中心的相关业务指导;
14、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三条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
(二)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三)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订行政复议决定;
(四)处理或者转送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
(五)对行政机关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出处理建议;
(六)办理因不服行政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应诉事项;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复议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第四条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贰』 法制审核人员要求
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才能进行法制审查。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一、工商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
1、调查取证:立案后,办案人员应当及时指槐进行调查,收集、调取证据,并可以依法进行检查。调查取证时,一般应当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
2、核审:案件核审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法制机构负责实施。核审完毕,办案机构应将案卷、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建含氏议及核审意见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审查决定。
3、告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对行政处罚建议批准后,由办案机构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处罚内容,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权及其他权利。
4、处理决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经过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给予行政处罚、销案、不予行政处罚、移送其他机关等处理决定。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行政处罚的执行:
处罚决定作出并送达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唯老友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五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叁』 法律审核的内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1)对错误事实的审核。事实是定案的基础。对错误事实,主要审核以下内容:了解受审查人员的基本情况;处分决定或调查报告认定受审查人员犯有什么错误;每条错误违反了什么规定,是否都能构成处分依据;错误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后果、本人应负的责任,以及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等。如发现事实不清,要提请或协同原报案单位补充查证清楚,要使所认定的错误事实符合客观实际。
(2)对证据的审核。证据是判断事实的依据。对证据必须认真地进行鉴别;证据是否是真实的,是否和案件有联系,来源是否合法。同时还要考虑:证据是否充分,是否能把案件事实证明清楚,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是唯一的,证据之间是否有矛盾,有了矛盾是否能得到合理的排除。认定错误的事实,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充分、不确实,不能认定。证据充分、确实,即使受审查人拒不承认,也可以认定。
(3)对错误性质的审核。认定问题的性质,必须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条规,审核案件的定性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违纪构成的要件。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公正有效,用语是否准确严谨。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定什么性质。性质难以确定的,用写实的办法作出结论。
(4)对处理意见的审核。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的基础上,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条规,审核受审查人员是否应该给予处分,是否有从轻、从重、减轻、加重的情节,所给的处分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要提出处理意见和依据。既不能滥施纪律,也不能姑息迁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株连无辜。
(5)对办案手续的审核。手续是正确处理案件的制度保证。对办案手续的审核主要是通过审查材料来审核:调查案件的程序是否合法,程序上规定的手续是否都履行了,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非法手段等等。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二条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