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各项规章制度
Ⅰ 南山寺拜佛注意什么
前往南山寺参拜时,务必遵守以下规定:
1. 尊重佛教习俗及南山寺的各项规章制度,保持肃静,以体现对佛法的尊重。
2. 下列人员不得入寺:醉酒者、精神异常者、穿着暴露者、携带宠物者、兜售商品者、持有危险品如管制刀具、枪械、易燃易爆物品者,以及持酒肉者。这些规定旨在维护寺庙的庄严与和谐。
3. 在寺内,请爱护公共设施和自然环境,包括寺院设施、花草树木。请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或大小便。此外,禁止在寺内摄像、照相或录音,避免私拿寺内物品,不在殿内吃东西,保持安静,禁止高声喧哗、嬉闹跑跳。请尊重寺庙建筑,切勿乱刻乱画,也禁止敲打法器。严禁任何可能污染寺庙环境、毁坏寺内物品或引发打架斗殴的行为。
4. 恭敬三宝,即佛法僧三宝,听从寺内僧人及工作人员的安排,在指定区域进行烧香、拜佛、游览和学习等活动。这不仅体现了对佛法的尊重,也有助于维护寺庙的秩序和安全。
5. 为了预防火灾,保障安全,请在寺内文明进香、环保进香。禁止吸烟、乱扔火种或燃放烟花爆竹。如确需焚烧冥纸,请在指定的安全地点进行。
Ⅱ 有关寺庙管理的规章制度
法律分析:根据《宗教事务条例》,2010年9月30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8号公布了《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藏传佛教寺庙、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办法确立了藏传佛教寺庙寺庙民主管理制度、寺庙监督制度、教职人员管理制度、学经班管理制度、寺庙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管理制度等。
法律依据:《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
第十一条 寺庙管理组织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寺庙的管理制度;(二)组织本寺庙教务活动,维护宗教活动正常秩序;(三)管理本寺庙教职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组织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对教职人员的教育培训;(四)教育引导信教公民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五)管理本寺庙财产和文物;(六)组织开展寺庙自养产业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七)维护本寺庙治安秩序、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生;(八)协调本寺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维护本寺庙和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九)处理本寺庙的其他事务。寺庙管理组织可以下设相关机构负责履行上述职能。
第十二条 寺庙事务由寺庙管理组织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寺庙管理组织成员集体讨论、民主协商确定。
第十三条 寺庙应当建立寺庙管理组织成员考核制度,对不称职的成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 寺庙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建立健全教务活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寺庙根据容纳能力、自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当地信教公民的供养能力确定定员数额。
第十六条 寺庙定员数额由该寺庙管理组织向所在地佛教协会提出申请,并提交该寺庙具备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相应能力的说明材料。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由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Ⅲ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正文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正文的核心内容如下:
目的与适用范围:
- 目的: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规范藏传佛教寺庙管理。
- 适用范围:依照《宗教事务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设立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
合法权益与义务:
- 合法权益:寺庙、藏传佛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义务: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禁止行为:
- 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
- 不得恢复寺庙之间的隶属关系。
- 不得利用藏传佛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
- 寺庙事务不受境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和支配。
民主管理:
- 成立管理组织:通过协商成立民主管理组织,成员一般由本寺庙的教职人员组成,也可吸收所在地信教公民代表和当地村委会代表参加。
- 任期与备案:管理组织成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至5年,可连选连任,人选确定后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 职责:制定管理制度,组织教务活动,管理教职人员,维护治安秩序等。
内部管理:
- 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教务活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
- 定员数额:根据容纳能力、自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当地信教公民的供养能力确定定员数额,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教职人员管理:
- 住寺教职人员:人数不得超过定员数额,登记造册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 传统僧职人员:由寺庙管理组织成员会议提出人选,经所在地佛教协会同意后备案。
- 异地教务活动:须经本寺庙管理组织和所在地佛教协会同意,并征得目的地佛教协会和寺庙管理组织同意后备案。
学经班管理:
- 举办条件:有举办传统、明确的办学宗旨、固定的学经场所、具备资格的经师等。
- 备案程序:由寺庙管理组织提出意见,经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 学员条件:年龄一般应当在18周岁以上,爱国爱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受过沙弥、沙弥尼以上戒。
安全责任与监督:
- 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 接受监督:接受人民政府宗教、公安、文物、建设、卫生等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 违规处罚: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寺庙、教职人员、佛教协会,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施行日期:本办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