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行政法规包含那些

行政法规包含那些

发布时间: 2025-10-17 06:14:07

⑴ 行政法规主要有哪些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我国的行政法规有《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消防法》、《农业法》、《海关法》等等。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组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⑵ 行政法包括哪些法

行政法包括的法律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行政法的法律体系:
1、行政立法: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2、行政执法:涉及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等;
3、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诉讼的程序和原则;
4、行政监察法:涉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
5、行政程序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程序规则。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法体系由《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以及《国家赔偿法》等八部重要法律构成,共同规范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使与公民、法人的相应权利义务,确保行政活动的合法性与效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六十五条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事项,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⑶ 行政法规有哪些


《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消防法》。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组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行政法规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一、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的一切行政管理活动都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第一,行政管理的依据是法律。宪法、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章,都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活动的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管理行为是不合法的。

第二,法律是社会的规范,行好竖指政管理者和被管理的相对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都要按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不是管理者管别人的工具,所有人和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三,依法行友配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它不是依法治国的全部内容。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是全社会的事情 ,要求所有公民、法人、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要严格遵守体现人民意志的至高无上的法律。但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要求建立法治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首当其冲。国家的法律除一部分由法院、检察院实施外,都要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行政机关不依法行政,国家就无法纤渣治可言。依法行政与行政相对人守法是不同的概念,依法行政是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能依法行使职权,可见依法行政实际上是“依法治官”。依法行政更不是指行政机关用自己制定的文件去治理行政相对人,而是行政机关在进行管理时必须首先符合法律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的处理必须完全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法律赋予行政机关何种权力,行政机关便具有何种权力,而不能在法律范围之外随意地创设权力、剥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第三条

制定行政法规,应当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

第六条

行政法规应当备而不繁,逻辑严密,条文明确、具体,用语准确、简洁,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规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章、节、条、款、项、目。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

⑷ 行政法律法规包括哪些

行政法律法规包含多个层面,主要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涉及《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特别行政法则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海关法》、《教育法》等。
行政法规在具体名称和内容上有所区别。对于行政工作的全面、系统规定,称为“条例”;部分规定则称为“规定”;具体规定某项行政工作的则称为“办法”。在范围上,条例和规定主要针对某一行政工作领域,而办法则更具体,针对某一项工作。在内容上,条例相对全面和系统,规定则更为集中,办法则更为具体。
行政法规的基本要求包括: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且其效力等级有明确界定。
行政法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由于行政法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内容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此难以制定一部全面且完整的统一法典;其次,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最后,行政法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修订和更新。
综上所述,行政法规主要由国务院制定和颁发,包括行政诉讼法、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以及公务员法等。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条例”。【法律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五条,行政法规一般称为“条例”,也可以称为“规定”、“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可以称为“暂行条例”或者“暂时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条例”。

⑸ 行政法规有哪些

行政法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胡蔽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度。
行政法的法源主要是成文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

【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第八条 国务院有银旅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于国务院编制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前,向国务院报请立项。
国务院有关部门报送的行政法规立项申请,应当说明立法项目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据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拟确立的主要制度。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开征集行政法规制定项目建议。第三条 制定行政法规,应当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第四条 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党中央。制定经济、文化、社会、锋做凳生态文明等方面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重要行政法规,应当将行政法规草案或者行政法规草案涉及的重大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党中央。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⑹ 行政法规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全文。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全文。



⑺ 行政法律法规包括哪些

行政法律法规包括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1、一般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
2、特别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海关法》、《教育法》等。
行政法规的具体名称及区别:
1、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条例”;
2、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规定,称“规定”;
3、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的规定,称“办法”、
4、在范围上,条例、规定适用于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办法仅用于某一项行政工作;
5、在内容上,条例比较全面、系统,规定则集中于某个部分,办法比条例、规定要具体得多;
6在名称使用上,条例仅用于法规,规定和办法在规章中也常用到。
行政法规的基本要求:
1、根据宪法、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2、不得与宪法、法律相抵触;
3、行政立法的效力,效力等级。
行政法特征:
1、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
2、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与其他部门法由于社会生活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综上所述,行政法规一般是由国务院来制定颁发,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包括有行政诉讼法、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以及公务员法等,各单位都要按照行政法规来行使职权。
【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五条
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也可以称“规定”、“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例”或者“暂行规定”。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条例”。

热点内容
经济法教材推荐CPA 发布:2025-10-17 09:37:46 浏览:915
番禺区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10-17 09:14:53 浏览:20
刑事诉讼法解释89条 发布:2025-10-17 09:09:38 浏览:947
司法系 发布:2025-10-17 09:04:49 浏览:547
海事法院地位 发布:2025-10-17 09:04:41 浏览:568
事业编制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10-17 09:02:29 浏览:606
北京锐锋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10-17 09:02:25 浏览:102
从化市律师 发布:2025-10-17 08:53:04 浏览:666
中级经济法增值税营改增征收率 发布:2025-10-17 08:48:50 浏览:122
玉田法官 发布:2025-10-17 08:48:06 浏览: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