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
Ⅰ 如果农村信用社破产,个人存款怎么办
央行、国务院法制办《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这就是说,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
央行称这一偿付限额能为99.63%的存款人提供100%的保障。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多国存款保险制度有效避免了挤兑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普通储户的利益。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
(1)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指定存款保险费率,体现了差别定价的原则,这点很重要,因为对于“好银行”与“差银行”,如果都采取无差别的统一费率,那么“好银行”将得不到激励,容易造成银行和市场的“逆向选择”。
央行则在《存款保险知识》专家问答中指出,对金融风险而言,事前防范比事后处置更重要。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后,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确定其差别费率,可以促进金融运行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提升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和内控管理,促进其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
Ⅱ 存款保险条例实施日期
《存款保险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准备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2015年1月,存款保险条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完成,制度出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最终在2015年2月17日,《存款保险条例》公布,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的施行标志着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各家银行需向保险机构统一缴纳保险费,一旦银行出现危机,保险机构将对存款人提供最高50万元的赔付额。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完善中国金融安全网,保护存款人权益,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中国银行体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