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

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1-27 20:30:43

① 古银杏的古银杏保护

银杏树及其古树是珍贵树木,自然被列入关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之内。这些法律法规为保护古银杏树、发展银杏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规定,按照森林的不同用途,将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内的树木划为特种用途林。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经过修改后的《森林法》进一步规定:“特种用途林严禁采伐。”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决定,为切实加强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培育和管理,在有关条文中明确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提出古树名木的含义和范围,同时规定:“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应当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和标志,规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并严格强调“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对“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管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此后,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以及林业部门相继制定出台了更具操作性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及一系列相应的行政规章,切实加强对古树名木和珍稀树种的保护管理。国家建设部于2000年颁发《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1年春天,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京组织长期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有关专家,共同研究拟订了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建立银杏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一个国家为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而划定的特殊保护性区域,是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面对生态破坏挑战的一大创举。
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是1864年建立的,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杉树。据了解,现在我国仅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已达1672个,面积为1.19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36%。
古银杏树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和后代人的珍贵财富,是联合国环境署重点资助保护的世界级珍贵稀有树种。建立银杏自然保护区,对培育、发展和保存银杏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为了保护银杏等多种孑遗植物和一些珍稀动物,我国建立了浙江天目山、湖北神农架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随州等古银杏密集区也建立了银杏自然保护区。
1986年5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1998年6月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对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以及珍贵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名木立法予以保护。江苏省人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提出保护古树名木要确定养护责任人,明确管护古树的经费来源,将80年生以上古树后续资源列入保护对象并严厉处罚违法者。湖北省武汉市1999年8月21日通过了《武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市法制局会同园林局起草的《武汉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也由市人大审议通过。江苏邳州早在1987年就出台了《关于保护和促进银杏生产的试行意见》;该省如皋市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推行“私养公助”,保护古树资源。上海市《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规定》对破坏古树名木最高可处以30万元罚款,并规定每年每株古银杏树拨款100元用作保护费。《浙江省森林条例》规定挖掘移植胸径5厘米以上树木,必须经林业部门批准核发证书。四川省成都市则采取大幅度修剪、砍伐和移植杂树等措施,对行道旁的银杏树实行特殊保护。
实行档案管理、挂牌保护北京市园林局对古树当前的生长状况和生存环境进行普查,为每株古树拍摄了数码照片,建立了包括树种名称、古树级别、历史背景、管理单位等详细内容的电子档案,编制了一整套古树名木管理软件。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古树信息平台,准确地了解每株古树的准确位置、生长状况,还可以在网上仔细浏览北京古树的照片,查阅古树的“身高”、“腰围”,以及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从中享受护树爱树的无穷乐趣。 湖北省安陆市从2005年6月份开始,组织林业、公安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古树展开调查,就古树的名称、树龄、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鉴别登记,建立档案,输入微机管理;同时,该市还把每株古树的基本资料制成小卡片挂在古树上。
河北省张家口市把古树保护列入议事日程,列为文物保护范围,对古树普查、建档、定位、定级、命名、树碑,并就古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专门下发文件,提出具体要求。
江苏省邳州市境内古银杏有传说优美的姊妹树、观音树,有盘根错节、缠缠绵绵的联姻树,有被炮弹炸伤、死而复生的抗战树等许多古树名木。为保护这些历经沧桑的自然资源,邳州市把百年以上大树全部登记造册,实行档案管理。他们把古树编号,注明所属人和承包人,在村镇规划和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古树优先保护。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该市在古银杏树密集区建起我国首个国家级银杏公园,并于2004年正式开放,使之既成为银杏的保护区,又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成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江西省石城县林业、财政、森林公安等部门和20多个社会团体联合成立古树名木保护基金会,为境内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资金援助。地处赣南山区的石城县古树名木繁多,其中156株具有较高价值的银杏、金钱松、红豆杉、古樟等古树已成为基金会的首批救助对象。
辽宁省丹东市有16条用银杏绿化的主干街道,共有银杏树4300多株。2002年春,丹东市对六纬路、九纬路、七经路、十纬路、青年大街的树龄50年以上的银杏树进行重新挂牌并建立档案;同时与临街400多个单位签订管护责任状,使古银杏树有了直接的管理员,可以得到有效的呵护。
建立银杏保健档案江苏省泰兴市为每株古银杏建立保健档案,林业部门定期派出技术人员上门服务,针对可能发生的病害,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专门拨出资金,为12株千年古银杏建起了保护围栏。
实行古树认养办法2002年8月,浙江省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率先颁布了《天目山古树认养办法》,推出在保护区范围内树龄500年以上的银杏、柳杉等古树,供认养者选择。此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相继通过认养方式,融聚全社会力量,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古树生长与其生存环境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凡是生态系统健全、环境条件经人为措施得到改善的古树均生长良好,即所谓“三分在天,七分在人”。因此,必须针对古树衰老的原因,通过改善地下环境和加强地上保护使之复壮。地下复壮措施包括古树生长地条件的改善和古树根系活力诱导;地上复壮措施以树体管理为主,除上述有效堵塞树洞以外,包括树体修剪、嫁接、叶面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
古银杏复壮有些古银杏树由于年代久远或者遭人、畜伤害及自然灾害,往往树干腐朽破损,雨水侵入感染,年久日深形成大小各异的树洞,鸟兽依此营巢造穴,更加剧了腐朽程度,影响银杏生长。以往多用砖石填充银杏树洞,再用石灰、水泥封抹,因这些材料没有弹性,不能密封树洞,雨水侵入后,洞内湿气浓重反而加剧了树干的腐朽。近年国外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弹性的聚氨酯作填充物,对古树生长无不良影响;另一种简易办法是用水泥与砂加水调成浆,待水泥凝固后,再涂一层乳胶漆或其他涂剂加以密封,防止雨水流进洞内。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的古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三章森林保护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面积林区增加护林设施,加强森林保护;督促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订立护林公约,组织群众护林,划定护林责任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护林员。

护林员可以由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委任。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对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护林员有权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十条 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武装森林警察部队执行国家赋予的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任务。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

(一)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关批准;

(二)在林区设置防火设施;

(三)发生森林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和有关部门扑救;

(四)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牺牲的,国家职工由所在单位给予医疗、抚恤;非国家职工由起火单位按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给予医疗、抚恤,起火单位对起火没有责任或者确实无力负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医疗、抚恤。

第二十二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规定林木种苗的检疫对象,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对林木种苗进行检疫。

第二十三条 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

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

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森林生态地区、珍贵动物和植物生长繁殖的林区、天然热带雨林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其他天然林区,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对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珍贵树木和林区内具有特殊价值的植物资源,应当认真保护;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采伐和采集。

第二十五条 林区内列为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禁止猎捕;因特殊需要猎捕的,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
http://ke..com/view/39007.htm#3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和风景名胜区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本办法所称的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第四条 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
凡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 城市人民政府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并建立档案,设立标志。
一级古树名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由城市人民政府确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古树名木,按实际情况分株制定养护、管理方案,落实养护责任单位、责任人,并进行检查指导。
第七条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和单位、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生长在城市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管理的绿地、公园等的古树名木,由城市园林绿化专业养护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生长在铁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生长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古树名木,由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保护管理。
散生在各单位管界内及个人庭院中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和个人保护管理。
变更古树名木养护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到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养护责任转移手续。
第八条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古树名木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积极组织开展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普及保护知识,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
第九条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费用由古树名木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承担。
抢救、复壮古树名木的费用,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可适当给予补贴。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从城市维护管理经费、城市园林绿化专项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
第十条 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按照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养护管理措施实施保护管理。古树名木受到损害或者长势衰弱,养护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报告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治理复壮。
对已死亡的古树名木,应当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并予以注销登记后,方可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部门或者直辖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一条 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未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不得买卖、转让。捐献给国家的,应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砍伐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
因特殊需要,确需移植二级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移植一级古树名木的,应经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直辖市确需移植一、二级古树名木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移植所需费用,由移植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严禁下列损害城市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在树上刻划、张贴或者悬挂物品;
二在施工等作业时借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
三攀树、折枝、挖根摘采果实种子或者剥损树枝、树干、树皮;
四距树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围内堆放物料、挖坑取土、兴建临时设施建筑、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动用明火或者排放烟气;
五擅自移植、砍伐、转让买卖。
第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在办理有关手续时,要征得城市园林绿化行政部门的同意,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 生产、生活设施等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在限期内采取措施,清除危害。
第十六条 不按照规定的管理养护方案实施保护管理,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或者古树名木已受损害或者衰弱,其养护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未报告,并未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古树名木死亡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十二条、十三条、十四条规定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 破坏古树名木及其标志与保护设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因保护、整治措施不力,或者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古树名木损伤或者死亡的,由上级主管部门对该管理部门领导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③ 国家对古树有什么规定和保护手段,多少年算古树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三条中明确规定: 本办法所称的古树, 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本办法所称的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凡树龄在300年以上, 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一级古树名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二级古树名木由城市人民政府确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报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扩展阅读:

破坏古树名木会承担的责任:

(1)不按照规定的管理养护方案实施保护管理,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或者古树名木已受损害或者衰弱,其养护管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未报告,并未采取补救措施导致古树名木死亡的,由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绿化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予以处理。

(2)破坏古树名木及其标志与保护设施,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因保护、 整治措施不力,或者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古树名木损伤或者死亡的,由上级主管部门对该管理部门领导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④ 谁知道森林法里规定的几年以上的属于古树

属于古树名木的树木是不可以随意买卖的。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违规砍伐、移植、买卖古树内名木会容遭重罚,最高每株可被罚25万元。根据我国《森林法》及海口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为古树;树种珍稀、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以及纪念意义的树木属于名木;树龄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有保护价值的树木属于古树后续资源。政府对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实行分级管理,其中对名木以及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在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古树后续资源实行三级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砍伐、转让、买卖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以及古树后续资源。

⑤ 国家对古树有什么规定和保护手段,多少年算古树,什么树算古树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

本办法所称的名木,是指国内外稀有的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第四条 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

凡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

(5)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扩展阅读:

案例:靖江给树龄100年以上古树名木挂牌留影

2018年10月23日,靖江市绿化管理处组织人员来到马洲公园、牧城生态园等处,给这些地方的古树名木挂牌。

古树名木传承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承载了人们的乡愁情思。为更好地保护承载乡愁的古树名木,2018年初,我市有关部门对古树名木展开普查,摸清了古树名木的“家底”。普查结束后经专家认定,我市共有树龄100年以上的各类古树名木175株,主要有朴树、榉树、银杏、榔榆、皂荚、丝棉木等60多个树种。

此前,我市有关部门已对部分分布在乡镇的38棵古树名木进行过挂牌。前段时间,绿化部门对其余古树名木依次进行编号,给每棵古树名木制作了“身份证”,上面标有树龄、树种、二维码,人们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知道这些古树名木的相关信息。

此次挂牌时同时公布了举报电话,如果发现有人破坏古树名木,可以拨打电话12345举报。

在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的同时,绿化部门同时组织摄影师,拍摄古树名木不同季节的景观,留住古树名木“印记”。

⑥ 请问关于保护古树名木,国家专门颁发了哪些法律

徐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66号)

《徐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市人民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市长 于广洲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
徐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护古树名木,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徐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
本办法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其中,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为一级古树,其余的为二级古树。
本办法所称名木,是指珍贵、稀有、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本市古树名木,由市园林行政部门确认和公布。
第三条 市、县(市)、贾汪区园林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园林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和组织养护工作。
第四条 市园林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对全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定级编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
市、县(市)、贾汪区园林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确定养护责任者;定期检查古树名木的生长、养护情况,并对古树名木的养护进行技术指导。对长势濒危的提出抢救措施,对确需迁移的提出保护措施并监督实施。
县(市)、贾汪区园林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措施及相关情况向市园林部门备案。
第五条 古树名木应当标明树种、学名、科属、树龄、级别以及养护单位或者责任人;有特殊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还应当在古树名木生长处树立说明牌作介绍。
第六条 古树名木实行养护责任制。每一株古树名木都必须按下列规定明确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
(一)生长在公园、绿地、城市道路、街巷的,由所在的园林养护单位负责养护;
(二)生长在林地、风景名胜区的,由林地、风景名胜区管理单位负责养护;
(三)生长在机关、部队、学校、团体、寺庙、教堂、企事业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养护;
(四)生长在铁路、公路、河道用地范围内的,由所在的铁路、公路、河道管理单位负责养护;
(五)生长在居民小区的,由所在的街道办事处负责养护;
(六)生长在居民庭院的,由该居民负责养护;
(七)其他古树名木,由古树名木生存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负责养护。
第七条 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应当按照市园林部门制定的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技术规范,管护好古树名木;古树名木受害或者长势衰弱,养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立即报告园林部门,必要时,按照园林部门的要求进行抢救、治理、复壮。
古树名木的养护费用由其权属所有者承担。抢救、复壮古树名木的费用,园林部门应当给予适当补贴;园林部门应当对古树名木定期洒药灭虫。
第八条 古树名木所有权人对该古树名木依法享有所有权和收益权,负有保护、养护义务。
第九条 已死亡的古树名木,必须经园林部门确认,并经查明原因和责任后,方可对其处理。县(市)、贾汪区园林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死亡的情况报告市园林部门。
第十条 禁止下列损害古树名木行为:
(一)就树盖房、围圈树木或者利用树木作支撑物;
(二)在树体上刻划、张贴、缠绕绳索、悬挂物品;
(三)攀树、折枝、挖根、剥损树皮、采摘果实和种籽;
(四)在树干外缘五米范围内堆积物料、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废气、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兴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五)擅自砍伐、移植古树名木。
因建设等需要确需移植古树名木的,应当在移植树木技术标准允许的时间内提出申请,生长在市区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生长在市区外的,由生长地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批准;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由生长地的县(市)、区园林部门审查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应当按照规定向上级园林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园林部门的要求制定避让和保护措施,报园林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第十二条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与其他文物保护措施相矛盾的,由市园林部门和市文物管理部门共同制定保护措施。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对损害古树名木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各级人民政府对保护古树名木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园林部门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实施养护的,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规定的,责令停止侵害,限期改正,并处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擅自处理死亡古树名木的,处以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擅自砍伐、移植古树名木或者因违反本办法规定致使古树名木死亡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死亡的,园林部门除依法处罚外,还应责令责任者按照规定标准赔偿损失。
第十五条 破坏古树名木和古树名木标志,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管理条例》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园林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造成古树名木损伤或者死亡的,由有权部门按照规定给予主管领导人和直接责任者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园林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地方法规)

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1998年6月5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维护古都风貌,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凡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其余的为二级古树。本条例所称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本市古树名木由市园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和公布。

第三条 市和区、县园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 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古树名木的管护。

第五条 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管护古树名木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损伤、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有权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应用科学研究成果,普及保护知识,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

第八条 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鉴定分级、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制定保护措施、确定管护责任者。

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管护情况进行检查;对长势濒危的古树名木提出抢救措施,并监督实施。

第九条 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按下列规定承担:
(一)生长在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坛庙寺院用地范围内的古树名木,由所在单位管护;
(二)生长在铁路、公路、水库和河道用地管理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分别由铁路、公路和水利部门管护;
(三)生长在城市道路、街巷、绿地的古树名木,由园林管理单位管护;
(四)生长在居住小区内或者城镇居民院内的古树名木,由物业管理部门或者街道办事处指定专人管护;
(五)生长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古树名木,由村经济合作社管护或者由乡镇人民政府指定专人管护。
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由个人管护。
变更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到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管护责任转移手续。

第十条 古树名木管护费用由管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负担;抢救、复壮费用,管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负担确有困难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问给予补贴。

第十一条 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养护管理,保障古树名木正常生长。
古树名木受害或者长势衰弱,管护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并按照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治理、复壮。
古树名木死亡,应当报经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查明原因、责任,方可处理。

第十二条 禁止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刻划钉钉、缠绕绳索、攀树折枝、剥损树皮;
(二)借用树干做支撑物;
(三)擅自采摘果实;
(四)在树冠外缘三米内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倾倒污水污物、堆放危害树木生长的物料、修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五)擅自移植;
(六)砍伐;
(七)其他损害行为。

第十三条 对影响和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生产、生活设施,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或者个人限期采取措施,消除影响和危害。

第十四条 制定城乡建设详细规划,应当在古树群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古树群的生长环境和风貌。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涉及古树名木的,在规划、设计和施工、安装中,应当采取避让保护措施。避让保护措施由建设单位报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施工。

因特殊情况确需迁移古树名木的,应当经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办理移植许可证,按照古树名木移植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移植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六条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与其他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相关时,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损坏古树名木标志和其他附属设施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貌,赔偿损失,并可处以损失额1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不按技术规范养护管理或者不按要求治理、复壮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古树名木损伤的,每株可以处500元至2000元的罚款;造成死亡的,每株可以处1万元至5万元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未经确认擅自处理死亡古树名木的,每株处以2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损害古树名木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一)对古树名木损害较轻的,每株处以200元至1000元的罚款;
(二)损害枝干或者根系的,处以损失额1 倍至2倍的罚款;
(三)造成死亡的,处以损失额2倍至3倍的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六)项规定,砍伐古树名木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闪处以损失额3倍至5倍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未采取避让保护措施的,避让保护措施未经批准或者不按批准的避让保护措施施工的,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停止施工,造成古树名木损害的,依照本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五)项和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移植古树名木的,由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处以损失额:倍至2倍的罚款;造成死亡的,处以损失额2倍至3倍的罚款。原古树名木保护范围不得擅自作为建设用地。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害古树名木的,应当向所有者赔偿损失。
古树名木损失鉴定办法由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二十四条 砍伐、毁坏古树名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缴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8年8月1日起施行,1986年5月14日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江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4号

(2004年11月26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本条例所称名木,是指稀有、珍贵树木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古树名木实行属地保护管理。古树名木保护应当坚持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定期养护与日常养护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鼓励和促进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推广古树名木保护科研成果,对保护古树名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树名木的义务,不得损害和随意处置古树名木,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有批评、劝阻和举报的权利。

对损害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查处。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5年至少进行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拍照、编号,建立资源档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古树实行分级保护。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300年以上500年以下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树龄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古树实行三级保护。

名木均实行一级保护。

第十条 古树名木的保护级别按以下规定进行认定:一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由省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报省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二级保护古树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三级保护古树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古树名木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牌。古树名木保护牌应当标明中文名称、学名、科名、树龄、保护级别、编号等内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权限,分别安排经费,专项用于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建档挂牌、复壮、抢救、养护补助、人员培训。

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保护、认养古树名木。

第十三条 对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古树名木,县级人民政府在设立保护牌时应当明确养护责任单位,并予以登记和公告。养护责任单位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生长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用地范围内的,所在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实行物业管理的,所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为养护责任单位;

(二)生长在铁路、公路、江河堤坝和水库湖渠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三)生长在林业场圃、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用地范围内的,该园区的管理机构为养护责任单位;

(四)生长在文物保护单位用地范围内的,该文物保护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五)生长在城市公共绿地的,城市绿化管理单位为养护责任单位;

(六)生长在城镇居住小区或者居民庭院范围内的,业主委托的物业管理企业或者街道办事处为养护责任单位;

(七)生长在农村的,该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为养护责任单位。个人所有的古树名木,由个人负责养护。

第十四条 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防止对古树名木的损害行为。

第十五条 省绿化委员会应当组织制定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古树名木养护技术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指导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按照养护技术规范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并向他们无偿提供技术服务。

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古树名木的专业养护和管理,对古树名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检查,发现病虫害或者其他生长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救治。

第十六条 禁止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砍伐;

(二)擅自迁移;

(三)刻划钉钉、剥损树皮、掘根挖蔸、攀树折枝、采集叶片花果、缠绕悬挂物品或者以古树名木为支撑物等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四)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挖坑取土、采石取砂,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堆放倾倒有毒有害物品等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五)因硬化固化地面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应当采取避让和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应当包括对古树名木生长影响及避让保护措施等内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依法征占用古树名木生长地的土地的,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和养护,并给原古树名木的所有者以适当补偿。

第十九条 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迁移古树名木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一)迁移一级、二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的,向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迁移三级保护古树的,向县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条 提出迁移古树名木申请时,必须同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三)迁移方案,其中古树名木属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方案中还必须附有迁移补偿协议。

第二十一条 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迁移申请之日起,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对有关申请文件和迁移方案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时必须就迁移方案的可行性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和听证会,经审核同意的,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审核不同意或者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迁移古树名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方可批准迁移:

(一)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无法避让,或者避让成本过高;

(二)迁移方案可行,迁移技术成熟;

(三)迁移费用已经落实。

第二十三条 迁移古树名木的全部费用以及5年以内的恢复、养护费用由申请迁移单位承担。

第二十四条 古树名木发生病虫害,或者遭受人为和自然损伤,出现了明显的生长衰弱、濒危症状的,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应当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采取相关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和抢救。

第二十五条 古树名木死亡的,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

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核实,查明原因,明确责任;经确认死亡的,予以注销。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未经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死亡的古树名木。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的,由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采伐、毁坏古树名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未构成犯罪的,由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砍伐一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的,按每株处以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砍伐二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砍伐三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迁移古树名木的,按前项规定处罚;

(三)有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行为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导致古树名木死亡的,属一级保护古树和名木的,按每株处以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属二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属三级保护古树的,按每株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擅自处理未经确认死亡的古树名木的,由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每株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九条 在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因保护、整治措施不力,或者因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导致古树名木损伤或者死亡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各地的 情况不一样,就因地制宜啦,上面各省市颁发的各项条例法规 同样具有法律效应,以上

⑦ 树木年龄大于多少都是不能买卖的,

可根据该树种来一般的生自长规律,如一年长多高或直径长多少来计算树龄。

还有大部分树是一年长一节,数节数(松类),阔叶树是一年长一轮枝条,就数长的轮枝数。

《森林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为古树;树种珍稀、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以及纪念意义的树木属于名木;树龄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有保护价值的树木属于古树后续资源。政府对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实行分级管理,其中对名木以及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树龄在100年以上300年以下的古树实行二级保护,古树后续资源实行三级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禁止砍伐、转让、买卖和擅自移植古树名木以及古树后续资源。

,如果有违规砍伐、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的行为,违规者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处罚:如擅自砍伐名木或一级保护古树,每株将会被处以1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的罚款;砍伐二级保护古树,每株将被处以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砍伐古树后续资源的,每株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擅自移植名木或者一级保护古树的,以砍伐标准论处。

⑧ 如何申报古树

一、古树后续资源的申报原则
1、凡是树龄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均可以申报古树后续资源。
2、鼓励单位和个人向区管理古树名木的部门报告未登记的古树后续资源。
二、 树后续资源的申报和鉴定程序
1、计树龄80-100年的树木,有关人员和单位应向所在区管理古树名木的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2、区管理古树名木的部门根据申报内容及时进行现场核实,并填写普查表。
3、古树后续资源的鉴定,必须由专家库内至少五位工程师(技师)及以上职称的同志共同签署生效,具体专家库人员由市古树办同一确认。
4、专家组人员在经区县初审的申报材料基础上,对树种、树龄等作综合鉴定。
5、区管理古树名木的部门根据专家鉴定意见,填写申报审核意见及汇总表,报市绿化局审核确认、统一编号。
三、古树后续资源鉴定依据
1、 史料记载
历史记载等可做参考依据。
2历史见证
树木周围的历史遗物进行分析,例如附近的古建筑等见证物。
3综合分析
根据胸围等指标,结合树木所处的立地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推算树龄,必要时可用科学技术手段确定树龄,如生长锥测定、同位素分析法等。

北京市古树名木的申报主要依据《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及地方标准《古树名木评价标准》,申报程序按照行政许可事项古树名木确认办理程序予以申报。标准文本和许可申报程序可上北京园林绿化政务网查询,网址为:http://www.bjyl.gov.cn。

⑨ 古树的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提出古树名木的含义和范围,同时规定:“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应当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和标志,规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并严格强调“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对“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管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国家建设部于2000年颁发《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1年春天,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京组织长期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有关专家,共同研究拟订了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1986年5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1998年6月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对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以及珍贵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名木立法予以保护。
江苏省人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提出保护古树名木要确定养护责任人,明确管护古树的经费来源,将80年生以上古树后续资源列入保护对象并严厉处罚违法者。
湖北省武汉市1999年8月21日通过了《武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市法制局会同园林局起草的《武汉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也由市人大审议通过。
江苏邳州早在1987年就出台了《关于保护和促进银杏生产的试行意见》;该省如皋市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推行“私养公助”,保护古树资源。
上海市《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规定》对破坏古树名木最高可处以30万元罚款,并规定每年每株古银杏树拨款100元用作保护费。

⑩ 一百多年的樟树算不算古树

毕竟已经百年了,是古树。

  1. 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2. 古树名木,据我国有关部门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提出古树名木的含义和范围,同时规定:"对城市古树名木实行统一管理,分别养护。应当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和标志,规定保护范围,加强养护管理。"并严格强调"严禁砍伐或者迁移古树名木",对"砍伐、擅自迁移古树名木或者因管护不善致使古树名木受到损伤或者死亡的,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4. 国家建设部于2000年颁发《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1年春天,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京组织长期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有关专家,共同研究拟订了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

  5. 1986年5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在此基础上,1998年6月5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对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以及珍贵稀有的、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名木立法予以保护。

  6. 江苏省人大《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提出保护古树名木要确定养护责任人,明确管护古树的经费来源,将80年生以上古树后续资源列入保护对象并严厉处罚违法者。

  7. 湖北省武汉市1999年8月21日通过了《武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市法制局会同园林局起草的《武汉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也由市人大审议通过。

  8. 江苏邳州早在1987年就出台了《关于保护和促进银杏生产的试行意见》;该省如皋市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推行"私养公助",保护古树资源。

  9. 上海市《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规定》对破坏古树名木最高可处以30万元罚款,并规定每年每株古银杏树拨款100元用作保护费。

热点内容
走坏账司法 发布:2025-07-09 11:48:49 浏览:940
私自盖章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09 11:47:13 浏览:736
布料仓库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09 11:42:55 浏览:21
黑合同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9 11:42:09 浏览:141
广东律师排名 发布:2025-07-09 11:34:35 浏览:16
盛恒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09 11:27:50 浏览:781
行政法研究会 发布:2025-07-09 11:25:30 浏览:235
司法救助金申请后检察 发布:2025-07-09 11:23:14 浏览:122
江苏靖江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7-09 10:51:56 浏览:338
无锡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发布:2025-07-09 10:48:15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