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即法规
① 事业编制企业任职法律、法规、规定依据
你得具体说一下是什么情况去任职。纪委监察委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出的规定是不能违规在企事业单位中担任职务,更不用说工资了。但你如果作为借调或者派出学习去企事业单位,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② 编制关于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
网络文库中http://wenku..com/view/751c1d240722192e4536f60a.html这个PPT就不错,你可以添加或者删除不需要回的,很简答短
③ 机构编制法规知识竞赛百题答案
1、 2、A 3、B 4、A 5、A 6、C 7、A 8、B 9、B 10、D 11、A 12、B 13、B
14、D 15、A 16、C 17、D 18、D 19、C 20、D 21、B 22、D 23、A 24、D
25、B 26、B 27、A 28、A 29、A 30、B 31、D 32、B 33、A 34、C 35、C
36、C 37、A 38、B 39、B 40、A 41、C 42、D 43、D 44、C 45、B 46、A
47、A 48、A 49、A 50、C 51、C 52、C 53、A 54、B 55、B 56、B 57、C
58、C 59、A 60、A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BCD 4、ABC 5、AC 6、AB 7、ABCD 8、ABC 9、ABC
10、ACD 11、AD 12、ABC 13、ABD 14、ABCD 15、ABD 16、AB 17、ABC
18、BC 19、AD 20、BD 21、BC 22、AB 23、ABC 24、ABCD 25、AB 26、AD
27、BC 28、ACD 29、ACD 30、AB 31、ABCD 32、ABD 33、ACD 34、ABD
35、AD 36、ABCD 37、BD 38、AD 39、ABD 40、BCD
④ 请问哪里可以看到事业编制与工勤人员区别的法律法规文件谢谢!
事业编制分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和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全额拨款的事业编是属于那种版有相当于行政管理职权能的单位,管理也是参照公务员管理,就是相当于公务员了,自收自支的事业编是属于参照企业管理的,以后改革很可能会改为企业编制,事业工勤编制是属于事业单位中的工人,是不能被提拔为干部的,也就是不能当科长,处长什么的职务的
⑤ "编制就是法规"是何时何地提出:这个理论在邓小平文选里是否收录如果有,具体在哪一章节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5年就对军队提出了"编制就是法律"的著名论断。
⑥ 机关公文文号编制规则
机关公文文号编制规则如下:
年份使用公元纪年,在“[ ]”内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例如:×政字[2011]11号,“×政”是××人民政府的代字,“[2011]”是发文的年份。
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文头之下、横线上方居中。
文号的形式为:地区简称+卫+执法类别+执法性质+〔年份〕+序号,如黄卫食罚〔2006〕001号。
文书本身设定编号的,应在文书标注的"编号:"后印制编号,编号形式为年份+序号,如2006-001。
另外,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6)编制即法规扩展阅读: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
密级的位置:通常定格标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⑦ 什么叫编制法规
就是制定法规,法规的效力次于法律。
⑧ 行政机关工勤人员到底是什么编制,工勤编制到底是个什么编制,有没有相关的国家规定和法律法规解释
工勤人员:包括工人和勤杂人员,实际上就是除了事业干部或科技人员之人的工作人员回,这类人员一般答是工人身份,不是干部身份,工资待遇上随事业单位的工人序列。比企业的优惠多了,五显一金是少不了的,同时工资随国家规定调整,企业不受国家规定调整,属于企业自主调整。
这样,你就知它出路如何了。
⑨ 三定规定属于党内规范性文件吗
三定”规定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中央编办)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而对国回务院所属答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等所作规定的简称。
三定主要指定部门职责、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该规定是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是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三定”规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
1、是职责调整,即明确部门取消、划出移交、划入和增加以及加强的职责。
2、是主要职责,即规定部门的主要职能和相应承担的责任。
3、是内设机构(一般部门内的司局机构),即确定部门内设机构的设置和具体职责。
4、是人员编制,即核定部门的机关行政编制数、部门和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
5、是其他事项,即明确与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部门派出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事宜等。
6、是附则,即明确“三定”规定是由谁解释和调整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