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腾讯五虎规章

腾讯五虎规章

发布时间: 2021-01-29 17:10:45

① 腾讯五虎将的人物介绍

润讯工程师马化腾
丁磊的成功给了很多人榜样的力量。比如马化腾。流行的最广的一个版本是,正是因为看到丁磊靠着免费电子邮箱攻城拔寨,走向成功,与丁磊在CFIDO上有过交情,同有电信背景的马化腾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因此决定创办腾讯。
关于腾讯为什么在1998年创办,还流传着另外一个版本。至少在马化腾毕业后工作的第一个公司润讯内部流传着这样的传闻:当时马化腾关于类QQ软件的提议,没有引起润讯高层的任何兴趣,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个小东西上面有任何前景。据润讯一个中层干部透露:”在当时的讨论中,有人说:’这东西究竟是收钱还是不收钱?如果不收钱,我做它来干什么?‘”当时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客户资料比现金收入更加重要。特别是有忠诚度的客户,商家往往是有钱也买不到。之后,马化腾身影便在润讯消失了,创办了腾讯。不过,这段传闻仅仅停留在传闻阶段,马化腾并非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马化腾自己也未必能看好QQ的未来,不然,之后也不会出现几度出售的故事。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在润讯期间,马化腾并没有显示出之后什么特别之处。
多位前润讯的老员工在回忆起他们的前同事马化腾时,都用了没想到、当年其实不起眼这样的词汇来形容马化腾,他们的统一描述是小马当年一点都不显山露水,不过今天,小马二字好象没人能叫得出口了。
1993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润讯,当时的工资是1100元。如果你了解传呼行业,你一定知道润讯。20世纪90年代初,对传呼业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从事这一行的企业一般都有相关的背景。由于相对垄断,中国最早的一批寻呼企业过的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而作为其中的龙头老大润讯传呼又是当时特殊中的特殊。润讯最盛的时候,一年有20亿的收入,毛利超过30%。润迅公司当时是全深圳福利最好的单位,每天都为自己的2万名员工提供真正的’ 免费的午餐’。马化腾虽然在润讯中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工程师,但其在润讯期间,正是润讯神话的最光辉的年份,因此,润讯无疑提升了马化腾的视野,以及给马化腾在管理上的必要的启蒙。
马化腾的启动资金有传言来自炒股,说曾经有把10万元炒到70万元的手笔。对此,马化腾本人没有正面回应过,但马化腾承认自己曾经靠开发股霸卡发过一笔小财。
马化腾虽然家庭富裕,但其创业资本更多来自自己的积累,之所以50万创业,是因为,这是当时开公司的最低门槛。
马化腾把自己的公司起名为腾讯,意味深长,一方面,自己的名字有个腾字,公司和自己多有相关;另一方面,腾也有腾飞发达的意思。至于后缀为讯,更多是因为老东家润讯对马化腾的影响。
技术天才张志东
马化腾创办腾讯,最开始是两个人,除自己外,另一个是他在深圳大学的同学张志东, 两个人同在计算机系。
张志东本科毕业后去了华南理工大学读计算机硕士学位,毕业后回到深圳,加入当时深圳著名的黎明电脑公司。黎明电脑因为给深沪两市提供证券交易软件而红极一时,至今依然健在,并拿到过茅道临所代表的华登风险的投资,黎明电脑的创办者邓一明也是深圳IT业的大人物之一,后来帮助腾讯公司找钱并成为腾讯 12名个人股东之一的天使投资人刘晓松当年也在黎明电脑工作过。
张志东是个计算机天才,在深圳大学,张志东和马化腾都属于计算机技术拔尖的一拨,但张志东是其中最拔尖的;即便放大到深圳整个计算机发烧友的圈子里,张志东都是其中的翘楚性人物。
张志东是个工作狂人,基本没什么业务爱好,唯一的兴趣是喜欢下象棋,工作空隙会抽空上网杀上一盘。张志东在黎明电脑的时候工作就很努力,经常加班到很晚,到第二天早上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情。黎明电脑的一位当年张志东的同事曾经讲述过他们对张志东恶作剧的段子,当时加班晚了只要走手续是第二天上班是可以请假晚到的,这几个兄弟当看到张志东加班很晚后,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给张志东家电话,和他聊天,把张志东聊得睡不着了后,告诉张志东他们都请过假了,今天不去了,并鼓动张志东也不要去上班了,这种情况下,张志东依旧准时出现在公司上班。
张志东个子不高,比马化腾和曾李青要矮上一个头,圆脸,说话总带微笑,但讨论技术问题时会有些偏执,有时也会激动的脸红脖子粗。熟悉张志东的人都把张志东叫冬瓜,取张志东的东字的谐音,也与其身材有一定的暗合。但随着腾讯的长大,张志东也逐渐位高权重,旁人逐渐把称呼改成瓜哥或喊他的英文名 Tony,以示尊敬。
张志东也很值得尊敬,一是其技术上的炉火纯青,即便是他的政敌或是对手,都对这点佩服的五体投地。QQ的架构设计源于1998年,十年过去了,用户数从之前设计的百万级到现在的数以亿计,整个架构还在适用,真的难能可贵,甚至说不可思议。张志东值得尊敬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对物质上的追求极低,在腾讯创始人们纷纷在澳洲买别墅,开游艇,高管集体团购宝马的态势下,张志东一直开着20多万的中档车。
对此,一位张志东的多年密友解释说,瓜哥不靠这些来证明自己。张志东的确不需要靠这些来证明自己。张志东是腾讯第二大个人股东,他上市之初持有的股份超过6%,按照腾讯最高市值1200亿港币计算,张志东身价理论上接近70亿港币(实际不到,因为他不断做着套现,但应该也是数以10亿港币计)。而即便不在腾讯,以张志东最终做出用户上亿的产品来衡量,张志东在猎头市场上也至少值10个亿,只是实在想不出谁能出得起这个价钱。
市场奇才曾李青
马化腾和张志东创办公司后的一个月后,腾讯的第三个创始人曾李青加入。
曾李青在本书的前面的章节中都偶有提及,他是深圳互联网的开拓人物之一。曾李青是深圳乃至全国第一个宽带小区的推动者,这个项目说白了也就是个系统集成项目,一方面去买设备,然后加价卖给地产商,这个项目差点夭折,原因是电信设备提供方要的钱和地产商能承担的价格都是一样,都是120万,但曾李青很想把这个项目做成,最后还真做成了。为了这个项目能通过,曾李青把财务、行政和采购等相关部门的人都叫在一起,曾李青当时给大家算了一个帐,说,我们跟设备提供商签定设备购买的协议,约定在实施工程的一年中,根据工程的进度和当时的设备时价来付款,他提醒大家,这个工程要做一年,一年的时间内统筹的好这 120万的设备最多80万就能拿下;而我们抓紧和地产商签协议,让他们先付款,我们先收入120万再说,所以这个项目稳赚。那时是20世纪90年代中的时候,曾李青以类似做期货的方式做系统集成的手法让人不得不佩服。
后来已经成为腾讯COO的曾李青有一次请他的老同事张春晖去腾讯公司讨论一个项目,会中突然网络不通,电话打过去也不见人来,虽然一桌子全是自己的手下和请来的客户,曾李青却一个人猫下腰,钻到桌子底下,把线路调通,目睹此景的张春晖想起了当年曾李青和他一起在深圳电信机房帮人调试设备的场景,张春晖感慨,曾李青很实在,是个能做大事的人。
曾李青中学是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读的,本科读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学校出过柳传志。曾李青大学学的是通信,因此毕业后被分到深圳电信,顺理成章,波澜不惊。
曾李青是腾讯除马化腾、张志东之外第三大个人股东,媒体上关于马化腾最早创业的5个合作伙伴或是中学同学,或是大学同学的说法属于以讹传讹;曾李青和马化腾既不是中学同学,也不是大学同学,他们的交集是马化腾的姐姐马建南是曾李青在深圳数据局的同事, 而且也有多年的交情。
根据多名腾讯员工的描述,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
不过,1998年秋天,激情满怀的曾李青很郁闷。深圳电信与深圳本地的两家大企业赛格集团、特区发展集团联合投资的龙脉公司走到了尽头,作为龙脉市场部经理的曾李青遭遇了人生的最低谷,他思前想后,决定去找当时的深圳电信局局长许文艳,他想请许文艳局长帮他出主意,是回局里好,还是就此离开电信局下海,曾李青的困惑是回局里发展前途不大,离开又有些不舍得。许文艳帮曾李青拿定主意,以曾李青大开大合的性格,回局里多少不合适,还是以向单位交钱的方式停薪留职下海吧,许文艳还向曾李青推荐去找马化腾。
曾李青在此之前也认识马化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桥梁–当时深圳电脑协会的会长丁阿姨。丁阿姨和许文艳关系很好,经常让深圳电信出人出场地出钱出资源支持他们搞活动,每到这种情况,许文艳就把曾李青派去。丁阿姨的丈夫和马化腾的父亲是同事,同为盐田港的高管,丁阿姨的女儿也是马化腾、张志东从中学到大学的同学,其中马化腾与丁阿姨的女儿属于青梅竹马的那种,大家经常开他们的玩笑,他们也很正经的相处了很长时间,之后的故事是省略号;丁阿姨的儿子贡海星从深圳大学一毕业后也加入腾讯,是腾讯的创业元老,12个个人股东之一;因此,马化腾和张志东也经常被丁阿姨拉来”抓壮丁”。所以,三个人很熟悉。
曾李青记得他们三个人第一次就公司成立的事情见面是他在深圳电信的那间小办公室里,他们简单的分了下工,马化腾负责战略和产品,张志东负责技术,曾李青负责市场。
2000年从湖南某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进入腾讯的李华是腾讯对外招聘的第一个外地大学生,内部编号18号。他第一次来腾讯见到马化腾的时候,大吃一惊,在他看来,他要进的这家公司的老板更像是他的一位学长,他当时甚至认为,腾讯的另一位创始人曾李青是老板,当然,这只是李华的第一印象而已,真正的情况是马化腾、张志东和曾李青都是老板,马化腾是最大的老板。
从外表上看,曾李青的确比马化腾更有老板像,两个人个子上相差无己,但曾李青要比马化腾要富态很多,在穿着上也明显更商务一些,在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方面也要强上许多。因此,每次两个人结伴出去谈商务合作,曾李青总是会被人误认为是大老板,而外表清秀、给人大学男生印象的马化腾总是会认为是公司的运营助理或秘书的角色。
华南互联网的资深人士,时任广东电信旗下21CN事业部高级经理的丁志锋曾和作者回忆起腾讯最困难的时候求见21CN的情景:当时腾讯希望21CN 收购QQ,丁志锋还记得报价是300万人民币(而不是以讹传讹的100万),代表腾讯来谈的正是马化腾和曾李青,不过,当两个人走进会议室的时候,21CN的所有人都把曾李青认成马化腾,这很显然是因为曾李青的派头更足。即便是讨论过程中,曾李青也比马化腾更具备攻击性,更象拿主意的人。

② 腾讯五虎将,百度七剑客和阿里十八罗汉,都赚了多少钱

腾讯赚钱业务多,如视频,扣扣,微信,手机游戏,地图,搜索等。
伴随着BAT崛起的,是其三大“教主”的财富火箭式增长。腾讯“教主”马化腾,2014年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第四名。虽然名次与去年保持一致,但其财富却近乎翻倍。BAT另外两位“教主”——网络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也紧随其后,分别位居2014年“新财富500富人榜”第5位及第7位。
究竟是时代成就英雄还是英雄造就时代?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他们从1998年前后开始空手创业,到目前俱拥有数百亿甚至近千亿元的财富,时间跨度不过短短十余年,此财富增长速度远非其他传统行业的富人所能企及。遥想“三教主”创业之时,谁敢憧憬自己十余年后能成为中国首富级人物?
BAT三巨头皆有多位联合创始人,他们被外界冠之以江湖气十足的头衔:“腾讯五虎将”(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舟),“网络七剑客”(李彦宏、徐勇、刘建国、郭眈、雷鸣、王啸、崔珊珊),“阿里十八罗汉”(马云、孙彤宇、蔡崇信、彭蕾、张瑛等)。
“三教主”于2004年首次进入“新财富500富人榜”,当年李彦宏的财富为10亿元(第156位),马云的财富为5.3亿元(第284位),马化腾的财富为3.5亿元(第398位)。及至2014年,三人财富分别达到608亿元、457亿元、739亿元(2013年12月31日市值数据),各自财富分别增长了60倍、86倍、210倍。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均是历史人物。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③ 腾讯五虎当初是如何走到一起,是如何分配任务的

腾讯五虎,当时是他们用缘分走到一起的,现在是分配任务,每个人适用,每个人擅长的

④ 股权架构设计有什么原则吗

股权设计遵循的原则:
原则一,股权架构要明晰。
首先,股东数量一定要少!一般创业初期股东就是创始人、联合创始人、投资人,尽量不要超过3个;
其次,创业企业会涉及几轮融资,以及引进资源型合伙人、管理团队持股、包括企业在成熟期会做员工股权激励。
原则二,要明确股权比例。
投资人持多少股一定要明确得非常清楚,并且要有一个对公司有掌控权利的“带头大哥”!
原则三,股东之间的资源互补。
初创时,股东之间的优势不要太过于相似。如果两个股东之间的优势过于相似的话,很有可能在公司发展中出现分歧,甚至另起炉灶以相同的商业模式互相竞争。
原则四,股东之间要信任合作。
这是初创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点!初创企业前期没有过多的资本,每个股东相互信任、各司其职,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对公司作出贡献,才能推动企业飞速发展。
怎样有效分配股权比例
如何有效分配股权比例,也有四个基本的原则。即评估初创期资金的重要性、保证CEO有较大股权比例、依据合伙人优势及实际贡献、确保股权要有明显梯次感。
首先,评估初创期资金的重要性。企业初创时,资金虽然重要,但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不可忽视。投资人对创始合伙人人力资本的认可、对项目的认可、对公司的未来认可,并明确CEO才是对公司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必须占对公司有绝对控制权的股份比例。所以,创业初期一定要评估资金的重要性,不能说“为了把这个项目做起来,多少股份我都给”。
其次,保证CEO有较大的股份比例。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融资,资本方会考察CEO对企业是否有绝对的控制权,核心团队是否持股,有控制权的CEO和稳定的团队才能保证企业的快速前行。
第三,对其他的合伙人要根据他的优势、贡献,给予相应的股份比例。前文提到过,合伙人之间要资源互补、各司其职,且合伙人获得股权也是有一定的对价的。
第四,确保股权要有明显的梯次感。一定要有大股东、相对比例较大的股东、小股东这样一些身份,才能保证企业相互平衡、相互制约,才是创业企业相对良性的股权比例。
初创企业股权比例大致有这样的分配原则:创始人在50%—60%之间,联合创始人在20%—30%之间,期权池在10%—20%之间。而企业成立之初,建议创始人的股份在80%左右比较合适,因为在接下来的VC 、A轮、B轮、C轮融资,会涉及到稀释股权,初创期较大的股权比例才能保证企业在多次融资后保持相对的控股权。
四、如何合理预留股权比例
预留股权主要用于员工股权激励预留、新吸收合伙人预留,这部分股权比例是10%—20%。
为什么是预留?因为公司在早期时候,通常不建议做员工股权激励。为什么?因为公司早期的估值不高,此时做员工股权激励得不到员工的认可,即使你给到公司5%的股权给员工,他也会觉得是没有价值的,反而会想,“嘿,老板今天是不是想少发工资给我”。员工激励一定是在公司做到一定的阶段,估值上升后员工才会觉得有价值,才会真正的起到激励的作用。
新吸收合伙人预留,是后期吸收对公司有利的资源方和合伙人时会使用到的股份。不论是员工股权激励还是新吸收的合伙人,这部分股份并不是免费赠与的,而都是需要有一定的对价取得的。
五、如何选择股权授予模式
前面我们讲的预留的股权,授予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按照合作的年份授予、按照项目进度授予、按照融资进度授予、按照运营业绩授予。
例如,根据被授予人约定服务年限,每年给予一定的股份,如:分4年,每年按照约定授予的股权成熟25%;另外就是根据项目进度、融资进度、运营业绩作为考核标准,分期予以授予股权。
员工股权激励股权授予前期针对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例如CFO、COO、CTO这样的核心岗位,股权比例一般为3%—5%。
六、哪些情形取消股权授予
我认为合伙开公司跟结婚差不多,两个人情投意合你侬我侬的时候什么都可以,但是离婚的时候,大家就会撕破脸来争财产。股权授予也是一样,所以提前约定好怎么授予、怎么取消,是非常重要的。

⑤ 腾讯五个元老,走了三个还剩俩,马化腾会不会放他们走

腾讯五虎,走了三个还剩俩

但是现在说到腾讯,我们第一反应就是马化腾,其实腾讯在创立之初的时候,并不是马化腾一个人创立起来的,和他一起的还有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和陈一丹。

当时被称作“腾讯五虎”几个人,一共凑了50万元来创业,当时马化腾出的钱最多,一共有23.75万元,当然,他的股份也是最多的,手中有47.5%的股份,剩下张志东等人也各自按照出资分配了股权。

许晨晔是除了马化腾之外,还唯一留在腾讯的创始人。正如张志东说的,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许晨晔在腾讯那么多年,在未来是走还是留,我们都无从知晓。但是很多人表示许晨晔应该是不会轻易离开的,毕竟在网络推广方面那么厉害的许晨晔,马化腾是不会轻易放走的。

现在很多企业也都像腾讯一样,最初的创始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可能很多企业都是基于公司的考虑,想要将机会留个年轻人,所以才选择离开,其中包括阿里巴巴。

⑥ 腾讯五虎当初是如何走到一起,是如何分配任务的

一般的话,他们都是会进行一下合理的分配任务的,非常好

⑦ 腾讯董事长是谁

1号人物:马化来腾 网名:pony 所持号码源 QQ:10001 腾讯公司总裁CEO
2号人物:张志东 网名:Tony 所持号码 QQ:10002 腾讯公司技术总监
3号人物:曾李青 网名:kney 所持号码 QQ:10003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4号人物: 陈一丹 网名:Charles 所持号码 QQ:10004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行政官
5号人物:许晨晔 网名:daniel 所持号码 QQ:10009 高级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
腾讯五虎将,是指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五个创始股东。CEO马化腾,CIO许晨晔,CTO张志东,COO曾李青,CAO陈一丹。
2007年,曾李青辞去腾讯COO一职,成为“终身荣誉顾问”;腾讯的另一位创始人陈一丹在2013年3月,也是发完财报后,宣布离开腾讯,成为第二位离开的腾讯五虎将成员。
2014年3月19日,腾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腾讯主要创始人、执行董事及首席技术官(CTO)张志东即将离任。
现在腾讯五虎将只剩两位,马化腾现担任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⑧ 腾讯五虎将的介绍

腾讯五虎将,是指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五个创始股东。CEO马化腾,CIO许晨晔,CTO张志东,COO曾李青,CAO陈一丹。

⑨ 腾讯五虎将的背景介绍

腾讯有5个创始股东: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不过,最开始是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3个全职,到年底,许晨晔和陈一丹才加进来。
他们5个人凑了50万,其中马化腾占了47.5%的股份,张志东占20%的股份,曾李青占了12.5%的股份,其他两个人各占10%。经过几次稀释,最后他们上市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只有当初的1/3的样子,但即便这样,他们每个人的身家都以10亿为计量单位。
首席信息官许晨晔和曾李青是深圳电信数据分局的同事,他和马化腾同为深圳大学计算机系的同学。许晨晔是一个非常随和又有自己观点,但不轻易表达的一个人,是有名的’好好先生’。他最大的爱好是与人聊天,兴趣则多种多样。
首席行政官陈一丹原名陈惠龙,是马化腾在深圳中学的同学,陈惠龙也是在深圳大学读的大学,专业是化学系。陈惠龙后来改名陈一舟,因与另一位互联网名人,创办ChinaRen、现千橡公司CEO陈一舟重名,因此,又改了一次名字,叫陈一丹。陈一丹有律师执照,非常严谨,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张扬的人,他能在不同的时候激起大家激情的状态。

⑩ 腾讯五虎当初是如何走到一起,是如何分配任务的

可以直接去网上查一下他们的故事就知道了。

热点内容
贯彻党组工作条例汇报 发布:2025-07-13 11:35:47 浏览:834
注会经济法2015答案 发布:2025-07-13 11:34:56 浏览:845
行政法的原则分析 发布:2025-07-13 11:19:51 浏览:375
经济法360和腾讯大战案例 发布:2025-07-13 11:19:13 浏览:698
部队文职人员条例 发布:2025-07-13 11:07:45 浏览:308
劳动法对于公积金要求 发布:2025-07-13 11:07:43 浏览:206
2017年会计经济法基础 发布:2025-07-13 11:02:05 浏览:281
法院八一慰问 发布:2025-07-13 10:56:49 浏览:78
用人单位触犯劳动法98条 发布:2025-07-13 10:28:25 浏览:23
新的婚姻民法典 发布:2025-07-13 10:19:31 浏览: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