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命令和决定法律效力
Ⅰ 人大常委会能否撤销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规章
监督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Ⅱ 人大的“决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其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
(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十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
(十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查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十三)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十四)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十五)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
(十六)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十七)决定特赦;
(十八)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十九)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二十)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二十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Ⅲ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是法律吗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其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四)解释法律;
(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十一)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十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
(十三)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
(十四)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十五)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十六)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
(十七)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十八)决定特赦;
(十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二十)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二十一)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二十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3)人大常委会命令和决定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是人大常委会设立的专门负责代表资格审查的常设机构。
主要职责:
1,审查新选出的下一届人大代表和补选的本届人大代表的资格是否有效并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2,对代表资格终止的情况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全国人大常委会
Ⅳ 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效力相同吗
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能:
1,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的修改举足轻重,这个权力只能由全国人大行使。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且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基本法律是以宪法为根据的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最重要的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制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等等。由于这些法律涉及整个国家生活,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由全国人大来行使这些法律的制定权和修改权。至于上述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但常委会要受人大的监督,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消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3,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
4,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5,最高监督权。
6,其他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职权。
全国人大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的组成部分,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议、制定的法律,其他国家机关和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守。全国人大的职权:
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2,根据宪法规定的范围行使立法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有权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但是不能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3,解释法律。
4,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
5,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和国家决算的审批权,审议审计工作报告。
6,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
7,决定和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
8,国家生活中其他事项的决定权。
9,全国人大授权的其他职权。
Ⅳ 全国人大和常委会制定出的法律效力有差别吗
两者的范围有点不一样。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法律和解释,常委一般是制定部门法等法规和法律解释多一点。
Ⅵ 国务院的令和省人大颁布的条例哪个法律效力更高
国务院令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高于省级地方人大发布的条例。
因为国务院的行政级别高于地方省级机构,国务院令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Ⅶ 全国人大监督权与决定权的区别
全国人大监督权复与决定权的区别制在于两者范围和权限的不同。
全国人大最高监督权包括:
1、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包括:听取和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的各部、委提出质询案,改变或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全国人大最高决定权包括:
1、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计划执行的情况;
2、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执行预算情况的报告;
3、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置;
4、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5、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7)人大常委会命令和决定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包括对前一年工作的总结,也包括对下一年工作的部署。而人大审议体现了监督权,通过则体现了决定权,这两者在这件事上是统一的,不能分开看。
Ⅷ 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吗
《中华人民复共和国地方各级人制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四十四条“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中第七款规定: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第八款规定: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法律明确的是撤销下级人大的决定、撤销本级政府的决定。应该按照法律规定办理。
Ⅸ 行政机关颁的“意见”与“决定”、“命令”相比,法律效力如何对相关单位的约束力有多大
我的理解是来法律效力并不决定于源用什么名称,而是决定于制定文件的机关的级别。一般级别高的机关规定的文件效力高于级别低的。
当然,级别不同制定的文件的名称也不同。《立法法》只规定了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委院及地方政府制定规章条例。